摘要: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建筑业也已然成了中国经济极具魅力的一环。建筑企业应该在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目前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施工现场的开展上,这主要是由于现场往往是同时进行多个子项目的建设工作,管理工作难以覆盖所有的项目,同时安全管理还关系到现场的所有人员,人员自身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给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目前对于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是通过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来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但是就目前各施工方所开展的具体工作称成效而言,存在的缺陷仍是十分明显,在现场虽然标明进入施工区域必须佩带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仍有不少工人没有佩戴,是施工方没有发放或是工人自身的不重视都有可能,但是无论哪种原因都是不利于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
1.1 缺乏有效地管理体系
由于施工方的不重视,对于现场的管理机制未能有效的利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对施工方的态度上予以更正。历来对于管理体系的缺陷都是最大的安全管理问题。纵观国内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都不甚上心,除了保证基本的安全措施之外就没有其他方面的建设。
1.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目前在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上做的较好,进入施工区域都会佩戴相关的保护措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人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尤其在施工现场有些人员为了方便,随意的在现场私拉乱接线路,埋下了甚多安全隐患。纵观目前大部分的施工群体,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其在安全意识上的树立明显不足,而施工单位在招手工人时并没有刻意强调这点的重要性。虽然施工方为工人都购买了意外保险,但是这并不能降低对于现场的危险系数。
1.3 安全施工的组织流程不规范
在施工现场对于施工的具体步骤都有相关的规定,但是纵观目前所之制定的计划,对于施工中很多细节都没有明确的表示,存在模棱两可的地方较多,这说明施工方在组织施工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收入研究相关事宜。
1.4 建筑从业者素质非常低
安全监管人员缺乏,综合素质低下,无法达到安全施工需求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均属于现今中国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的真实写照。此外,我国建筑工地上甚至还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具有整体素质低下的特点,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均为农民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群体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他们所具有的安全意识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等不足亦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序运转带来了特别大的阻碍。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2.1 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在施工中,要把制度建设贯穿活动始终,用制度固化成果。施工单位为责任主体,要从职责上理清安全管理责任。在总结经验和成绩的同时,要改善这些现象,首先,建筑企业要以宣传新《安全生产法》为契机,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深入挖掘工程施工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规章制度。好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想要保证管理工作的成效,就要注重对于相关人员工作的监督,如从施行考核监督制度以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时对于单个工人的责任划分一定要明确到位,对于员工所负责的管辖区域,一切安全责任都可以归属于员工个人,除了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员工有责任排除现场的一切安全隐患。再是加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关键岗位的安全监管,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使用安全系数高的施工技术是改善现场安全情况的有效措施,目前所有使用的技术都有待进一步的升级,尤其是在高空作业中中所使用的技术,应当是考虑的主要目标。
2.2 增加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
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要求能够调动整个建筑施工队伍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同时要求能够从横向和纵向施工建筑中都将安全管理置于首位。一方面是工程施工前期要求能够重视安全管理,不论是前期的勘察还是设计、投招标工作都要涉及到工程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要求能够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支持,让安全管理能够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所以说,增加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主要是从统筹全局的角度上来说的,把握住生产管理的全局性至关重要。
2.4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关键。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定期的召开安全施工工作会议,尤其是在新工程开始的时候,通过动员的形式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管理意识。其次,建筑企业在选拨工程施工人员时,尽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既要施工技术过硬,又要责任心强。此外,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通过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数。
2.5 改善环境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施工工作的强度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施工过程过,建筑企业应该尽量改善施工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降低安全隐患信息数。一方面,建筑企业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管施工人员的状态而持续工作,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施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天气、施工环境、工作强度等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实行人性化管理,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 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落实不但可以确保施工员及设备的安全,并且亦可以较好地减少建筑单位安全事故处理开销,让其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中庆,黄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2,19(5):265-266.
[2]薛雄飞.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6):85-86.
[3]余忠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3,19(7):200-201.
论文作者:赵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方论文; 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