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呼吸衰竭急诊行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王瑞娟

安阳市中医院 455000

【摘 要】目的对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在治疗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40例急性呼吸衰竭儿童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码,其中单数号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双数号码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的是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两组患者人数相同,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的缓解时间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但对于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情况,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采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病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儿童急性呼吸衰竭;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78-0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越来越多,这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使得我国的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率逐渐上升。呼吸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功能,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的生理机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通过有关数据得知,当前儿童死亡最多的就是呼吸衰竭症状,传统的气管插管手术等方法会对患者损伤较大,而采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会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本文作者对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34例和106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6d到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达到了16.4个月。对于参与研究的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气短和喘息加重等症状,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急性喉炎伴喉梗塞或者支气管肺炎合并肺发育不良等病症。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机编码,其中单数号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对于双数号码患者,其采用的是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其在年龄和性别等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其在住院之前全部进行平喘和吸氧等常规治疗方法,然后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高流量透照等吸氧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然后选择S/T-D30型呼吸机,对患者进行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首先是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定,氧流量控制在3到5L/min,然后将吸气相压力设定在3到5cm H2O,然后对其进行缓慢增加,直到增加值10到15cm H2O,然后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可抑制进行吸氧治疗,需要在治疗4到5小时后对患者进行停止吸氧30,min。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等进行记录【1】。

1.3 疗效判断标准

对于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疾病,其临床治疗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治愈,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其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胸片照射完全正常。然后是显效,其指的是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其临床症状消失,且患者的血气恢复正常,但对其进行胸片检查发现其病灶并为完全消失。然后是有效,其指的是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胸片检查发现其病灶有一部分被吸收。最后则是无效,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其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些患者病症有所加重【2】。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通过t间组间数据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采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要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对比分析

对于两组患者,其在治疗完成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对于呼吸衰竭症状,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部的β-内啡肽激增所导致,往往会使患者出现通气障碍或者呼吸冲动骤减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当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NPPV,该方法在治疗呼吸衰竭疾病是病人保持在自主呼吸状态,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肌衰竭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等。而在进行急诊治疗时,采用该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40例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疾病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氧疗和NPPV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得知,采用NPPV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治疗时间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3】。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对NPPV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其高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几率。

参考文献

[1]李琼.儿童呼吸衰竭急诊行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5,05:95-96.

[2]韩晓玲.非侵入性正压通气在治疗儿童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03:181-183.

[3]吴曲虹,李庆文,梁雪枫.可变流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6:698-700.

论文作者:王瑞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  ;  ;  ;  ;  ;  ;  ;  

关于儿童呼吸衰竭急诊行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王瑞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