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发展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培养论文_兰凤云

浅谈初中道德与发展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培养论文_兰凤云

吉林省梨树县第四中学 兰凤云

摘要:构建法治社会离不开法治教育支撑,法治教育应当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必备内容之一。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断向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发展,值此改革阶段,融入法治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补全其对法律知识的空白,助力我国法治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然而,现如今我国初等教育现状仍偏向于应试教育,受其影响导致学生对于掌握应试之外的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因此目前初等教育中法治教育的效果不甚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学生在法治内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以期能提升我国法治教育水平,促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部大力推行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更好地对课程进行改良使之更适合于广大中小学生,不仅将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修改为道德与法制课程,而且在适当修订并维持原有的大部分内容的同时在课程中增添了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等的相关内容。这种变更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让广大中小学生尽早树立法制思想和法律意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其执行过程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因为其社会阅历尚浅,一般并未能形成良好的是非观、价值观法制观,对其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大多只是被动地学习,存在明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和一些授课教师确实存在部分教学水平不足的原因,这就导致其课程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思政课程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自己为主体,不能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授课技巧,使得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欲望,造成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其二在于初中生自身的年龄性别特点。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三观往往还在塑造阶段,没有成型的是非观;部分学生过于追求个性,而且对个性的追求存在误区,存在很强的叛逆情绪。此外,由于现代科技社会的进步,初中生在互联网上能接触到巨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就使得其心理和认知情况更加复杂。

2、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1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内在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能推动其自发地学习,和汲取知识。初中生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时缺乏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内在的学习需求。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其综合成绩的提升效果不大,不愿将在其上分配更多的时间。诚然,相比于数理化等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耗时长而短期的成绩收益不明显。对于这种思维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予以修正,要让学生理解思政课程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意义,学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问题,了解其对于学生一生甚至对于整个法制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往往没有将思政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要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观念的缺乏可能酿成的重大后果;通过生活实例来让学生意识到其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将内在的学习需求转化为学习动力,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2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环境

作为一门帮助、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是非观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技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保证课堂学习效果,可通过开放式教学方式,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得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深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改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双方都应参与的活动;友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要点之一。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印象往往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其课程的印象,甚至会发展为对其所授课程的喜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和经验进行授课,而学生基本只能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不平等关系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甚至激起其逆反情绪。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打破原有的僵化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握学生真正的需求,削减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真正主动自愿地进行学习。

2)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应当得以更新,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新鲜感,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和平台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详尽的解答,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要给予恰当得体的分析和评价,深化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观念的理解,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3)调整教学模式。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一切以成绩说话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基于其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层面和将知识结合实际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对提高初中道德法制教育的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师而言,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习来强化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思想观念,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实践探索[J].王云.新课程(上). 2017( 09) .

[2]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教学方法[J].程琳.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 19) .

[3]初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J] .于长男.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6(79) .

论文作者:兰凤云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道德与发展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培养论文_兰凤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