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的结构与管理模式_图书馆论文

现代图书馆的结构及其经营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模式论文,图书馆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BS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position forlibrarie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ettingup of modern library construction,the functions of internal relationsand the managing pattern of a modern library,putting forward aflaring fallout pattern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with ″8 departmentsand 1 office″and modern library patterns to produce documentaryinformations and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It is of reference valuefor the library reform in this country.

SUBJECT TERMS Library construction-Changes Modern libraries-Managing patterns

CLASS NUMBER G250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个理论和实践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图书馆与经济关系的问题。资料表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正遇到由传统的纸文化保存型向电子文化传播型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图书馆商业化和因电子文化产品价格高而导致经费紧张、馆员精简和薪水低等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图书馆因为缺少经费,造成馆藏数量下降,自动化进展缓慢而处在进退维谷的状态。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危机或挑战。实际上,这种“危机”和“挑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图书馆提出更高要求,而使图书馆在改变原有结构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阵痛”。图书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总是按照“适应→不适应(阵痛)→适应”的模式前进,其中的每一次循环,都是在前一基础上而产生的更高级的重复(适应社会需要)。因此,要想摆脱“阵痛”,首先应改变观念,将图书馆置于社会经济活动大系统中,理性地认识图书馆的地位及其作用,摆正图书馆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为此,现代图书馆不仅应成为经济活动的信息传播者,更应把其中的部分工作作为产业化来经营。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图书馆的性质,而旨在把文献信息转化为生产力,并随之增强图书馆的自我生存能力。与此相适应,现代图书馆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结构和经营模式。

一 现代图书馆的结构及其特征

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除了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外,其自身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否则,就不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人们正在努力探讨的问题。

所谓图书馆结构,是指图书馆各个工作部门的设置、部门间的关系和功能问题。现代图书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已改变图书馆的原有结构。根据国外一些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和我国图书馆的改革经验,现代图书馆已成为、而且将继续是一种外倾型结构(见图)。

1.采编部。负责文献采购、分类、编目和与信息开发部协作,建立和管理本馆的机读书目系统,并利用采编部的特殊窗口为信息开发部提供文献出版信息。这样,采编部名称虽与原来的相同,但所负责的工作却与以前的大不相同。

2.流通部:利用现代化技术管理文献实体,包括文献排架、文献借阅和保护等工作。

3.信息开发部。负责搜集和整理文献信息,开发社会需要的文献信息系统,与其它文献信息系统联机,互通信息,扩大信息产品。通过发放磁盘、信息报和信息目录等,向用户传播各种文献信息。

4.用户联络部。根据用户需求,为信息开发部提供生产文献信息的依据,负责用户的文献信息咨询和文献查寻。有时,还要把信息和文献送上门。它是现代图书馆对外的窗口,它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5.自动化办公室。负责自动化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和材料管理,而以维修为主。

6.培训部。是增强图书馆员能力和提高用户检索水平的部门,可由原有的研究辅导部转化而来,主要负责举办各种提高职员工作技能的和用户检索技能的培训班。

7.馆际协调部。负责与其它图书馆的联系,组建馆际互借系统,使图书馆间建立密切协作,相对地扩大单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开发部收藏量,全方位地为社会服务。

8.福利部。以为职员谋福利为宗旨,负责职员工薪之外的创收,以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

9.财务预算部。负责图书馆的一切财务管理,如购书经费的使用、发放工资、附属企业财务收支、社会捐款的使用和信息成本核算等。

上述这些机构之间关系,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合作。每个部门都在馆长领导下,实行部主任负责制,通过馆务会协调部门之间的分工。在“八部一室”中,采编部、信息开发部、流通部、用户协调部和财务预算部是主干部门。它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代图书馆在保存文献基础上,已经而且应更积极地走向社会,站在文献资源开发的前沿,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以形成外倾型特征。

二 现代图书馆经营模式

现代图书馆经营模式,是指图书馆进入社会大系统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向社会输出更多更好的文献信息而所采用的习惯性的管理行为。

过去,我们总谈如何管理图书馆,但却没有使用经济学中的“经营”概念,原因是还没有把图书馆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从文献保存者变为文献信息传播者,从而进入了信息市场。在信息市场中,虽然图书馆之间存在着竞争,但更主要的是图书馆与其它信息企业之间的剧烈竞争。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收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5%,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也在日益发展。落伍了的图书馆要想在第四产业中存在和发展,没有科学的经营模式不行。一般来说,适宜采用直销文献信息产品的模式。就是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不要中间环节,应有目的地直接推销信息产品。这样,可降低信息生产成本,有利于竞争。各类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图书馆更适宜采用这种经营模式。

参加图书馆网络,或者使用其它信息库的图书馆,可在本地区搞直销。这样,不仅降低传播成本,而且提高了传播速度。

图书馆与其它信息企业相比,收入大都小于支出。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从税收或其它财政支出中拔给图书馆一定经费。那些以财团为股东的图书馆,每年也必然由财团拨给经费。这种吃“皇粮”状况,目前还不会因图书馆进入信息市场而改变;因为销售文献信息所得的收入,只能与增大了的经费支出持平。所以,在生产文献信息时,要依据信息市场需求,来避免无用信息生产。

总观国内外图书馆实践,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信息产品,采用直销方式,已成为大多数图书馆共同遵从的经营模式。

三 图书馆间的协作

作为信息产业组成部分的现代图书馆要实行经济核算,必然会产生竞争。但为了扩大图书馆的整体实力,相互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因为在信息市场中,图书馆还面临着其它信息企业的挑战。所以,图书馆间的协作十分必要。

同时,不论是大型图书馆还是中小型图书馆,馆藏文献数量总是相对的,若想建立全方位的文献信息系统,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活动输送信息,就必须实行馆际协作,弥补各自的文献信息差。而馆际协作正从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馆储信息量,增强了图书馆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

(来稿时间:1994-01-18。编发者:丘峰。)

标签:;  ;  

现代图书馆的结构与管理模式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