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枯燥讲解模式。因此,必须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让传统教学问题迎刃而解。以加快课程改革的进程,这是信息时代给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使命。信息技术,它可以使语文教学情景交融,使抽象变形象,变乏味为趣味,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中,教学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所以倍受教育界的瞩目。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利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课堂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缺乏生活体验,远离社会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阶段目标中将"综合性学习"单列出来,是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从目标中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如果把课堂比作是"一掬水",课外学习就是"江河湖海",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才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策略。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策略
2.1用信息技术提升互动水平
新课程改革后,特别强调一个理念,就是"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是一种教学本质的回归。要体现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除了给他们自学、探究的机会之外,最直接、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操控的就是互动。通常,实现互动的方式很有限,要实现师生互动,就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交流互动,课堂上下师生使用语言一问一答、一启一发,进行互动;另一种是书面互动,就是教师用测试、作业等形式,通过批改、评价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而要实现生生互动,则就是游戏或小组讨论这样的方式。而如今,有了信息技术这个教学工具,互动的方式就能够有所突破了。用信息技术可以明显提升互动的水平。比如,师生和生生间可以在课堂下通过网络进行异地即时的互动交流,这就是以往教学条件下所不能实现的。而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互动的情态。
2.2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外指导
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不仅在课堂上,现在,除了个别条件学生,基本上家庭中都有电脑网络了。这又为我们实现跳出课堂的教学指导准备了条件。过去,指导学生课外学习、课前预习只能是通过留纸面作业的形式,然后转天教师再批改作业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这个形式效率就比较低,而且还占用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课下学习也得不到及时指导。而有了信息技术就不同了,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语文学习的微信群。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与学生建立跨空间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进一步,教师还可以制作微课,公布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下载后,在家里观看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不见面,就实现了教学和指导。
2.3用信息技术搞活学习氛围
小学生天性就比较活泼,他们在学习中不喜欢单调枯燥的学习形态,而喜欢富于变化的、趣味性强的学习形态。所以,很多教师都知道,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构建一个活跃、愉快而灵动的教学氛围是保障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比如,教师们经常采用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表演教学法等,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在没有信息技术条件的时候,搞活学习氛围的方式也就不过是这么几种。教师再怎么创新,也没有太大的突破空间。最多,再时不时给学生讲两个笑话,增加一些幽默的互动而已。
2.4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逐步消除学生的学习弱点。
在人们的记忆中,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心生畏惧的。他们谈"文"色变,一提作文就感到害怕。其实,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后,可以弱化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精彩的优秀作文,向学生展示出来,让他们借鉴学习。我经常查找一些比较好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参考学习,并搜集一些精美的语句让学生通过晨读加以朗诵学习。此外还有写字教学,更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使其大放光彩。比如,一些难写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的领会也十分有限,也会消磨教师的精力。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难写字的笔画动态地演示出来,提高写字教学的直观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也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效率。
2.5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性认识比较强,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们的思维能力仅仅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思维,如果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直观、形象、生动、唯美的学习材料,启迪他们对学习材料进行逐次加深地领会学习,并将课外的知识予以引进,从而丰富与拓展他们对知识学习的接触面,使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丰盈起来,他们的领悟能力也会由此得到良好的训练。
3结束语
总之,使用信息技术,能激起智慧的火花,开发学习潜能,学习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学习行为变"被动"为"主动",为学生学会学习,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语文教学内容,使它们的各自优点得到充分的融合与发挥,并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世莲.巧用电教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J].学周刊,2012(4).
[2]曹芳.试析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2(11).
论文作者:杨桃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综合性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