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贫困人口反增长现象_贫困人口论文

如何看待贫困人口反增长现象_贫困人口论文

如何看待贫困人口反增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看待论文,贫困人口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中旬,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坚同志公布的一组数字表明,在2003年,我国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也就是人均年收入在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这是自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扶贫开发历史上,第一次贫困人口未减反增。情况一公布,立即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对我国扶贫工作应该如何看,对贫困人口未减反增现象应该如何看?社会上众说纷纷、莫衷一是。这里谈点我个人的想法。

一、我国扶贫工作成绩斐然,更趋务实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解决温饱问题是天字号头等大事。为此,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历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调整好了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几年之内使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台阶,达到人均700多斤粮食的水平,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成绩举世瞩目,让世界震惊。那个时候,农村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在大好形势背后隐藏着不少隐患。由于大幅度减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由于政策逐步由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转到了向城市和工业倾斜。这种政策倾斜度的调整,使农业生产的成本逐渐加大,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加大,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差距逐渐加大。结果是“三农”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在这期间,由于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徘徊和增幅的不稳定,而我国人口却年年大量增加,使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又多了。对此,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使贫困人口总数大幅度减少到3000万人左右。应该说,这又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其一,由于形式主义盛行,由于浮夸风的肆虐,有些地方的有些干部,为了虚造政绩,为了自己的升迁,不顾事实,不愿面对实际情况,在上报脱贫人口时,不惜造假。所以过去每年上报统计数字,贫困人口年年下降,对此种情况不能不存有疑问。其二,国家下拨的扶贫开发资金,未能全部用在扶贫开发工作上,中间存在漏洞。扶贫款被挪用、被克扣、被贪污的事例,未能全部杜绝,致使扶贫效果严重受到影响。其三,各种灾害,在人力难为的情况下,难免又造出新的贫困人口。由于这些原因,在扶贫工作总的趋势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其间贫困人口有增有减,本是正常现象,本是客观存在,不必为贫困人口一时有反增现象就认为扶贫工作形势不好了。

公布去年我国贫困人口增加80万,是件好事。其一,敢于公布贫困人口未减反增,表明扶贫工作领导人不掖不瞒,敢于面对实际,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对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向社会公布,是领导干部对扶贫工作充满信心的表现。其二,公布贫困人口反增数字,说明整个扶贫工作更加扎实,统计工作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这两点表明我国整个扶贫开发工作更加务实,更加讲究实际成效。这是整个扶贫工作加快进展、加大力度的基本条件,是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绩的基本保证。

二、我国扶贫工作不存在什么“边际效应”

针对我国贫困人口未减反增80万的事实,有的专家认为,扶贫工作如同吃饭和一切投资一样,初始阶段最管用,越到最后效益越低,甚至到最后无论你尽多大努力,不但没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应”。他们认为,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由于“边防效应”的作用,总会有一部分贫困人口根本无法脱贫,会一直贫困下去。他们认为,我国贫困人口反增80万,就是所谓的“边际效应”在作怪。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不存在什么“边际效应”。

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个人口大国,虽然经济总量不算小,但平均到每个人,在世界上就列在了一百多位之后。世界上划分国家是贫困,还是中等、富裕,不是按一国的经济总量,而是按人均占有的经济量。因此,按照人均占有,我国在世界上还属于贫困国家,还远未达到中等,更不要说是富裕了。

其次,划分贫困线的标准是个变数,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一个标准,当社会发展到高一阶段时又是一个标准。是否属于贫困,是相对而言的,有富裕、比较富裕、中等,比较贫困、贫困、赤贫等等的划分。每个层次的具体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变化。

再次,就目前世界上划分贫困的标准来说,我国扶贫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一国有一国的国情,我国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更何况在整体生活水平偏低的情况下,还有3000万左右人口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贫困人口反增80万是什么“边际效应”在作怪。因此,在扶贫工作上,我们不应受任何干扰,只能矢志不渝地、一门心思地把扶贫工作进行到底。

三、我国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需精心策划,持续努力

我国的扶贫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由于整个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偏低,都可以划分在需要脱贫致富的人群之列;从狭义上讲,虽然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还有3000万左右的人群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部分人口可算是贫困人口中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如何尽快解决少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当务之急,如何解决大部分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长期任务。

为推进整个扶贫开发工作,贯彻好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扶贫工作是全党的工作,需要全党动手,齐心做好

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三农”是我国国民经济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和政权问题,是我国一切问题中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三农”问题始终在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其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由于现在“三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城乡差距过于悬殊,已经严重制约着和影响到我国各方面的正常发展,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为了及时抑制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并使之能够不断缩小,为了社会稳定和加快各方面的发展,中央及时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是“三农”问题中最艰难又极为关键的工作,“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以说,扶贫工作是全党的工作,需要全党动手,齐心做好。

第二,扶贫工作需要严肃纪律,提高实效

鉴于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严肃扶贫工作各个环节的纪律,防止出现各种疏漏。对于各种违法违纪现象,要严格查处。

据审计署的一项审计报告称,从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向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488亿元。经审计,查出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和私设“小金库”共达43.43亿元,占被审计扶贫资金总额的20.43%。另外,在扶贫工作中,一些地方用扶贫款吃喝、买小汽车、盖楼堂馆所等,在扶贫工作中摆花架子、讲排场,使扶贫工作扭曲走样、效率低下,也有因工作水平太低,工作能力太低,使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影响到扶贫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除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的能力之外,必须加大对违法违纪现象的惩处力度。

第三,做好扶贫工作,需要激情和感情

扶贫工作是人情味十足的工作,需要对贫困人口充满感情和激情。否则,就缺乏搞好扶贫工作的动力。

为解决“三农”问题,为搞好扶贫工作,必须了解“三农”的实际情况,必须深知贫困人口的所急所需,这是一。其次,只了解情况还不行,还必须对广大农民、对贫困人口充满感情。只有既了解实情,又充满感情,才能做好“三农”工作,才能做好扶贫工作。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许多干部对“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有的下去调查,往往也是浅尝辄止,很难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农民想什么,有什么难处,需要解决些什么问题,有些干部既不了解,也没有体会,和广大农民群众总是隔着一层皮,对农民也缺乏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的一些措施,要么不切实际,要么贯彻得不好,甚至出现了形式主义、走过场等现象。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我们所做一切,应该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这方面,我们不少干部往往把关系搞错了,把位子摆错了,这样,当然也就谈不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搞好,更谈不上把扶贫工作搞好。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大从政策和资金上的扶贫力度

鉴于我们过去在“三农”和扶贫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应继续把政策的倾斜度向有利于解决“三农”和扶贫工作方面调整。特别是要加大对“三农”和扶贫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调整好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是保证解决好“三农”问题和扶贫问题的最根本的条件,也是个前提条件。现在,政策上已在调整,从政策上会越来越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工作。问题是在资金投入上。当然,我们整个国家需要办的事太多,而资金十分紧张。但这种状况恐怕会长期存在。问题是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使用好有限的资金,必须把要办的事分个轻重缓急,先保证急的、重要的事所需资金,再酌情办那些轻的缓的事。重要的是认识要统一,行动要一致,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三农”和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就会在实际行动中切实把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标签:;  ;  ;  

如何看待贫困人口反增长现象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