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社桥
(大名县西付集乡中户村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制定对策,减少错误率。在平常教学中,学生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素质评估中,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很多老师都归结为学生做题时不够细心,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试试:
1. 感知比较粗略
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的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应注意重视首次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他们感知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生动、鲜明的首次感知材料,突出学生容易忽略的部分,加强其刺激强度。在作业批改方面,要尽量挖掘他们的优点,评价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处,要正面引导。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作出肯定的标志,如用“√”“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地培养学习兴趣,更加努力地认真感知学习对象,从而减少因感知错误造成算错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时,忘了加1或退1;有时在草稿上计算是正确的,可抄到作业本上抄错了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注意知识的学习,也应重视能力的培养。
2. 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如每节课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计算错误
数值计算有一定的艰苦性,内容枯燥,情况复杂,一步有误,全盘皆错。因此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是正确计算的保证。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应包括四方面:即细心审题、认真计算、正确估算、仔细检查。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生计算时,记住这样六句话:计算之前先看题,先算乘除,同算加减,有了括号要先算,能够简便则简便,老师可要求在计算时要有责任心,计算时充满信心,对每一道题都要做到一看(看数字、看运算)二想(想怎样计算)三算(根据想好的,仔细书写)四查(看计算是否正确),有时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验算。计算要有耐心,一道题未做完做不对决不罢休。还有要学生书写一定要认真,因为只有书写认真,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这样学生的答对率就提高了。学生久而之久就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算理的强调是必须的,但算法的指导不可缺。
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干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苏教版2年级下册教材“两位数乘1位数”中,教学20×3时,要让学生明白算理:20是2个10,2个10乘3得6个10,6个10是60,所以在计算20×3时,只要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1个0,也就是20×3=60:又如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这是在学生学会“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的。
4. 增加计算器的使用是必要的,但学生的笔算不可取代
我们知道,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概念和法则: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计算器的使用,其目的是通过使用计算器让学生从繁琐的纸笔计算中解放出来,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以前,学生比较厌烦大量机械重复的计算,也不喜欢那些复杂的习题计算。所以新课标对计算降低了要求,计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稍复杂一点就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这样的安排,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但有时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学生为了方便和省事,上数学课常常带着计算器,偷偷地使用,用计算器代替了大多数的笔算。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计算器的计算方式可以代替笔算呢?当然不是的。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但作为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笔算要求是必须要达到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以及计算技能的形成,必须建立在1些必要的训练基础上。所以,在适当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训练和练习是必要的。否则,对学生所学矢口识的巩固;技能技巧的形成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也会逐渐降低学生的笔算正确率,导致学生笔算能力的明显下降,因此,计算器的使用是不可取代学生的笔算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要经常让学生板演,在课堂作业上多练习,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等,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论文作者:于社桥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学生论文; 计算器论文; 作业论文; 错误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