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论文_战岑

浅析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论文_战岑

战岑

黑龙江省建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57100

摘要:现代建筑物中的电气电力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多,使用频率也稳步上升,使得电气设备的运行负荷与压力越来越大,建筑电气所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在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因此对于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开展相应的维护与检修,降低由于设备线路老化带来的短路故障引发火灾事故的几率,防范潜在的火灾隐患,要有针对性的部署好防火、灭火的各种设施或者策略,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关键词:火灾;建筑电气;线路;防范

1建筑电气火灾的成因

1.1接地故障引起建筑电气火灾

建筑电气系统里的带电导体与金属管、钢管、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出现短暂时的短路现象就称为接地故障,这类故障发生在设备内部,难以在第一时间察觉,并且很多时候原因不详,一旦出现短路现象,那么就会在某一部分聚集大量电流,从而引发火灾。这种短路现象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所以一旦爆发,其后果比其他火灾更为严重。这种接地故障会影响到通过电气系统的PE线、N线,同时还会让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各类金属部件产生故障。一般来说,接地短路故障的电阻十分高,因而阻碍了电流的流动,此时,设备中的短路保护器就无法探测到电流的动向,也无法及时切断电流,所以短路故障的电流并不会消失。从部分研究不难看出,小到0.5A的故障电流,其也能产生很高的电弧温度,有的会到2000℃,这自然就会引发火灾。

1.2供电线路长期过负荷引起火灾

我们在诸多工程施工里发现,供电线路常常出现超负荷运作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擅自改变线路或是在设计图纸的时候没有涉及后期环节等。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家用电器分门别类,家电功率也只增不减,因而频频出现了擅自修改电路,随便从别处拉电线的情况,导致家庭无法符合这么多的电量,远远超过了供电线路的负荷能力,在这样大规模的输电状态下,电线的绝缘性钝化,导致了火灾。再设计建筑电气系统时,有时候会对后期环节设计不够细致,比如在设计电线截面的时候,处于节约成本的目的考虑,常常会没有严格保证富裕容量,致使后期用电设备无法负担高负荷的运作状态,导致供电线路绝缘体钝化,丧失绝缘作用,导致火灾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有时雷电也会引发火灾,建筑物会因为雷电的电压击穿和电流热而遭到损坏。在雷雨天气里,若建筑物的避雷系统不够完善,那么雷电就可能破坏建筑物,引发建筑物的坍塌、起火、爆炸,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为建筑物设计避雷系统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指标来进行设计和施工。为了避免雷电打击破坏电路系统,从而影响电气系统的稳定性,要在电气系统里增设一个电源过电压保护装置,或是增设一个高能浪涌设备来提高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压性,以免出现突发事件时导致电气系统停止运作。

2重视建筑电气照明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照明已经成为建筑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火灾。建筑电气照明是把电能转化成为光能而发光的一种光源。照明灯具在工作过程,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致使其玻璃灯泡、灯管、灯座等表面温度较高。其火灾危险性十分显著。防止建筑电气照明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根据灯具的使用场所、环境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第二,照明灯具在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都伴随有能量损耗,致使灯具表面温度较高。所以要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来选择照明灯具,而且照明装置应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第三,灯具应安装在不燃的基座上,尽可能安装表面温度较低的灯具,采用埋入式安装在吊顶里面的灯具,与吊顶之间应作隔热处理。第四,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和容量应相匹配,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能让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第五,安装有表面温度较高的灯具时,应对灯具正面和散热孔加装铅丝防护网或不燃材料制作的挡板,以减轻灯具爆裂时玻璃碎片和炽热的灯丝飞溅造成危害。第六,采用霓虹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一般霓虹灯的工作电压高,火灾危险性大,安装霓虹灯的灯柄、底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或对可燃材料进行阴燃处理。第七,要避免在灯光装置区域悬挂旗帜或发射彩带等空中移动物体,以防这些物品与高温灯具直接接触并发生缠绕或碰撞而引发火灾。

3抓好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的火灾防范

要做好整个电气系统的辅助设备的防火工作,首先就要根据规范的部署来安置各种电气设备,注重环境变化相关要求,保持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提高设备安装和选址的合理性,要便于操控,保持人们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其次,还应该避免一些临时辅助设备的使用,在满足基本用电需求基础上尽量减轻系统运行的负担与负荷。最后,要注重各种辅助设备自身的性能和质量情况,防止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

4加强建筑电气的监督管理

首先,应该注重提升监督监管强度的就是针对设备线路开展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因为建筑电气整个系统包含大量设备和线路,还有很多辅助装置和器材,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解决常见的故障和问题,那么就会逐步形成更为严重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通过定期的巡检和细致的检修来及时的发现建筑物电气系统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要迅速采取解决方案排除这些不安全因素,使得电气系统能够始终处于正常、顺畅的运行状态,要制定更为合理和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原则和具体程序,重视细节处的科学处理,防止因操作失当和错误做法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生。其次,提高准入工作人员的门槛,要求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有行业认可的资质,在工作中遵循操作程序和相关规则规范,禁止更改程序和流程引发不良状况,要明确分工和职责归属,每个辖区都要设置负责人,加强各个建筑内各个区域的巡检和检修力度,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的设备操作步骤或者检修工作环节,要设置相应的审批和审核机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开展工作。

5结束语

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采纳和应用,是全面消除建筑电气火灾的必由之路。只有在不断强化电气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意识,建筑电气防范措施成为广大民众常规的责任与要求,长抓不懈,就能将建筑电气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浅析建筑电气线路设计中的火灾防范.门窗,2016.05.95+101

[2]张朋,王亮.试论建筑电气线路设计中的火灾防范措施.民营科技,2016.3.165.

[3]王云雄.浅析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福建建材,2013.09.60-61.

论文作者:战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4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论文_战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