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论文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文/李洁清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运用,打破了物理空间与服务空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是传递文化的地方,是信息与知识的集散地,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积极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确保图书馆的智能化。并精准服务定位,打造数字化阅读环境,为有阅读需求的用户打造一个智慧图书馆。

(3)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河北省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天然气发电装机比例达到5%以上,装机折合150万千瓦。目前河北已有华电石家庄、国电投廊坊等在建项目。建议结合地方政府能源政策调整以及在建项目投产后相关配套政策和运行情况,在有供热需求的城市和工业园区加快前期布局并适时稳妥推进。

当前,基于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当前社会出现更多元、更融合的战略发展模式,基于此“互联网+”应运而生。透过对先进设备、及技术的运用,使各行各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趋于智能化、信息化。特别是教育领域,是为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地方,更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学生除课堂学习以外,高校图书馆成为他们重要的学习、阅读场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对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重新建立认知。并能结合学生及其他校内职工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应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重点打造智慧图书馆,为学生及更多有阅读需求的人,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确保图书馆的智能化

“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进行重新建设,目的就是使其不断智能化、信息化。不仅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满足阅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他们是伴随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丰富、多样化。基于此,高校若想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到图书馆进行学习与阅读。应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发展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将此作为建设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参考目标。任何领域的改革,都是基于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高校若想高度体现出新型图书馆的先进性与现代化,必须有效融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注重打造更为智能化的图书馆,形成智慧图书馆,从而为广大师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与服务。

而智慧图书馆的实现,需搭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图书馆的信息整理、查询等一切管理工作,逐渐从人工化转为人工智能化。因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建设图书馆过程中,应加强终端服务设备建设力度,并给予云计算以及其他传输设备的合理运用,有效构建信息化的网络平台。

高校可强化其网络服务技术与投放力度,有效借助语义分析等先进技术,科学计算海量数据库中的有效信息,精准划分用户特征以及他们的需求等。通过不断对图书馆网络服务技术的完善与融合,提高图书馆网络服务精准度。同时,加强对用户阅读行为等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基于阅读终端层面,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精准服务定位,打造数字化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服务任务,是广大教师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思想境界的地方,更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互联网+”背景下,又给予高校图书馆新的功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在满足用户阅读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受众群体的创意孵化器。因而,高校在建设图书馆过程中,除重视硬件设备的完善与更新外,更要注重服务精准定位。高校领导层、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并有效运用信息化智能平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并不断提升其社会价值。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对高校大学生的阅读需求重新建立认知,他们对信息的需求载体更趋于电子化、阅读方式呈现移动化,以及他们的阅读需求更具个性化。因此,高校应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不断调整馆藏结构,并运用创新意识,逐渐完善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便捷、数字化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管理人员可增加其电子文献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阅读资源。同时,基于信息化操作平台的建立,高校可融入更多市面上可穿戴设备。除具备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外,还可利用声音辨别方向以及视频通话等,用户只需借助相应的手势,即可浏览新闻。基于这种强大的智能设备优势,可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模式,并可在线上进行及时反馈,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与此同时,高校可订购一些电子阅读器等设备,并开设专门的数字阅读空间提供给用户使用。使他们可在更舒服、更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环境下进行阅读。这样,高校图书馆通过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

结语

总之,高校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管理理念,对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建立正确的认知。并对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学习习惯等形成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硬件设备、优质服务两手抓,积极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定位。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

基金项目: 2018 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课题:“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课题编号:GXKS2018ZD001,项目负责人:李洁清。

标签:;  ;  ;  ;  

“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