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队伍的“稳”与“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队伍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 科技队伍;稳定;流动;编制
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必须稳住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从事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则有助于学术交流,促进基础性研究水平的提高,那么,这一“稳”一“动”有何内在联系?如何相互促进?这一问题的探讨,无论对科技队伍的建设,还是对科技工作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稳”中有“动”,“动”利于“稳”
“稳住一头”和“放开一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科技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具体部署。“稳住一头”包括稳住研究机构、科研项目、科技人才和队伍三个层次的内容,稳住人才、稳住队伍是关键。就国家这个大科研系统而言,“稳住一头”的目的就是要在人才竞争中保持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从事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因此,“稳住一头”是动态的,它是在竞争中稳住人才、稳住队伍。科技人力资源的竞争,实质上就意味着科技人员的流动。
科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国际性,一方面国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各国的科学研究又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共同促进和提高。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科技人员流动是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和重视科技人员的流动问题。例如,美国从本世纪初就很重视吸引外国科技人才,它在国际科技上的领先地位,与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物理学家弗兰克、贝蒂和拉比诺文兹等科学家的“流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国内科技人员的流动为例,探讨科技队伍的“稳”与“动”问题。科技人员的流动是双向的,一是科技人员从本科研系统流到其他科研系统,即“流出”;二是科技人员从其他科研系统流入本科研系统,即“流进”。就整个国家而言,在这个大科研系统中,科技人员的“流出”与“流进”是相对的,本科研系统(单位)的科技人员“流出”,必然就会有其他科研系统(单位)的科技人员“流进”。大科研系统内的这种流动(无论“流出”或“流进”)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促进创新性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在提出“稳住一头”的同时,鼓励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科技人员流动,这反映“稳”中有“动”。另外,科技人员流动会促进科技人员的合理组合,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其最终结果,将形成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这说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利于“稳”。
(二)构建“动”的机制,达到“稳”的目标
科技人员的流动是绝对的,而科技人员的“稳”是相对的,因此,“稳”的实质就是在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中稳住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这也是“稳住一头”的最终目标。促进科技人员流动有多种因素,如建设新的研究基地或新的学科点、课题组的重组等,但是这种流动是短期的,而且是通过“外力”的推动。为使科技人员持续、合理的流动,必须构建合理流动的有效运行机制,让科技队伍自我“新陈代谢”,在“动”中求“稳”,以保证“稳住一头”的贯彻落实。
科技人员“流进”或“流出”均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动力,目前最常见的是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活水准和科研工作条件存在地区差和部门差,因此,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能够吸引科技人才,促进科技人员流动。但这种流动是不稳定的,还可能随着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优厚的生活待遇而流动,即使象美国这样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仍然有科技人才的流动。这就说明,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并不是影响科技人员流动的唯一因素。我国绝大多数科技人员都热爱科研事业,有很强的事业心,他(她)们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更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就是良好的学术气氛和互相合作的研究群体。因此,构建促进科技人员流动的有效运作机制,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科研定编是根据科研任务核定、下达各科研单位的编制数,它一方面能够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积极争取承担科研任务,以保持编制数的相对稳定,否则,单位的编制数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另一方面编制数的波动,则可以促进科技人员的流动。但是,一些科研单位定编后,仍然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绝大多数科技人员终身“稳定”在其工作单位,没有合理流动,一些科技人员聘为正高职称后就不再集中精力搞科研,从而影响单位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很多影响因素有关,也说明科研定编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如果把科研定编与聘任制、待遇结合起来,即定编与聘任制、待遇三位一体,那么,其效果如何?我们不妨作一分析。一个具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的科研单位,若其科研任务不足,则其编制数就小于目前的科技人员数,即超编,那么该单位就必须负担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或者科技人员“流出”;若其科研任务过于饱和,则编制数就大于目前的科技人员数,即缺编,那么,或增加科技人员的工作量,或增聘科技人员,科技人员“流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稳住一头”科技方针的形势下,科研单位为优化队伍结构,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必然会选择科技人员的“流出”或“流进”来解决缺编或超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科研效率低下的现象。另在这种定编情况下,科研单位也能根据科技人员完成科研任务的情况和研究水平的高低而决定聘任与否,这也将促进科技人员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避免出现科技人员聘为正高职称后就不再集中精力搞科研。这样,科研单位的研究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承担相对稳定的科研任务,力争保持相对固定的编制数。
可见,单一的科研定编虽能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但难以促进科技人员的流动,而在定编与聘任制、待遇三位一体条件下的科研定编,会成为科技人员流动的杠杆。
(三)高校中“动”与“稳”的实践
在贯彻“稳住一头”的过程中,不少高校为在“动”中求“稳”,把科研定编与聘任制、工资待遇挂钩,构建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以甲、乙两所高校为例,说明其基本思路。
为了贯彻“稳住一头”的科技方针,稳住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两校根据“稳”与“动”的内在联系,通过定编与聘任制、待遇三位一体条件下的科研定编,促进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科技人员流动,在“动”中“稳住”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它们根据国家、省、校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需要以及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研究水平的需要进行科研定编。它们把编制数与聘任制和工资挂钩,即学校按编制数定岗,聘任科技人员;只发给在编人员的工资;超编人员的工资,由超编单位自理;缺编单位,学校照发缺编人员的工资,学校财政从而甩开长期负担超编人员工资的包袱。随着定编和聘任制的完善,各单位逐渐根据科技人员的贡献大小决定聘任与否,并根据需要引进急需的科技人才。两校的这种科研定编,形成了“动”——“稳”的良性循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吸引了一批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这样的优秀科技人才,科研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的比例不断提高,优化了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二是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逐步形成如环境地学、数学生态等交叉学科。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承担科研课题,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数和研究经费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其中甲高校尤为突出,随着承担科研任务的增加,学校总科研经费每年以大约25%的速度递增,从1992年的936.5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2 479万元。四是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发表的科技论文不仅数量增加, 而且质量也不断提高。 如甲高校1994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达到65篇,在全国排第16位,1995年被收录的论文数则达到73篇,排第15位。
根据“稳”与“动”的内在联系,本文提出要“稳住一头”,必须建立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有效运行机制,当然,有效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聘任制是定编、聘任和工资待遇三位一体的关键,这需要我国科技界,甚至各行各业实行全面的聘任制,否则会限制“动”的力度和流动的范围,使得科技人员的流动只能在小科研系统内甚至小单位内流动,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全面、公开的聘任制度,以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流动的良好外部环境,以促进“稳”与“动”的良性循环。
本文1997年6月13日收到初稿,1997年9月8日收到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