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大力发展论文,国内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2107(1999)04—0037—04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邓小平同志积极倡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产业基础坚实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格局,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997年我国国际旅游接待入境人数达5 758.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0.74亿美元, 约为1978年的46倍;国内旅游人数达6.44亿人次,出游率为50%,国内旅游收入达2 112.7亿元人民币,是1985年80亿元的26 倍多; 旅游业总收入达3112.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16%; 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31.8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660万人。旅游业经过20 年的发展获得了辉煌的成绩,尤其是国内旅游业,虽然发展道路曲折,其产业地位和作用仍在不断提升,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两大主体之一。
一 国内旅游发展回顾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施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发展方针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在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中,由于经济发达程度、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文化背景、国土大小、社会制度等多方面不同,形成了多种旅游发展模式。我国在发展旅游业时选择的是以国际旅游市场为重点的创汇导向型模式,国际旅游优先发展,获得了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倾斜,一直占据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地位。而对于国内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是“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随着8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的兴起,国家政策从上述的“三不”过渡为“因地制宜,正确引导,稳步发展”的政策,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旅游条件的进一步成熟而过渡为“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政策,国内旅游市场由此进一步启动,国内旅游迅速发展。
1.国内旅游人数迅速增加。198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4 亿人次,1997年达到6.44亿人次,增幅达168%,平均每年增长14%, 出游率由1985年的24%提高到1997年的50%,这种发展速度在以国际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业中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它反映了我国人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也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国内旅游收入增幅惊人。1985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80亿元人民币,1997年为2 112.7亿元人民币,1997年是1985年的26.4倍, 平均每年增长211.7%。从各年的数据看,1985年至1992 年的国内旅游收入比较稳定,逐年上升(1989年例外),平均每年增幅达30.4%;1993年至1997年国内旅游收入迅速上升,由前期1992年的250亿元增加到1997 年的2 112.7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49%。两个阶段的增幅均明显高于国内旅游者人次的增加,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其增幅仍是相当惊人,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国内旅游能够起到稳定市场回笼货币的作用。
3.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数量增多。1988年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三类旅行社只有718家,1997年达到了3 995家,1997年是1988年的5.56倍。如果以1997年完成旅行社类别转换后的数据来计算, 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国内旅行社达4 333家,是1988年的6倍,净增3 615家, 平均每年增长55.9%。国内旅行社数量的增长反映了国内旅游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国内旅游业务的迅速扩大。
4.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在1992年以前的各年中基本上是徘徊在1%左右,1993 年有了很大的突破,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到2.49%,以后几年也基本上稳定在这一水平且有上升趋势,可见国内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旅游产业内部看,国内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也处于不断提升的趋势中,从表1可见,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要高于国际旅游收入, 占50%以上,且逐年提高,1997年达68%,足以说明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平分秋色,是不可偏废的两大主体,国内旅游也应获得“大力发展”,与国际旅游并驾齐驱。
表1 国内旅游产业地位比较
年份1994 1995 1996 1997
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重(%)
2.19 2.35 2.39 2.83
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 3.78 3.59 3.63 4.16
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 57.9 65.5 65.8 68.0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二 国内旅游需求现状分析
1.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是国内旅游需求旺盛的重要客观因素。旅游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旅行游览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要量,也就是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愿意按照一定的价格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因此,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主要是人们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多少。我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两方面的条件获得了明显的改善。
(1 )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决定其旅游能否实现及其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996年达4 377.2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96年达1 926.1元,与1978年相比,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均有大幅提高,城镇指数为296.7,农村指数为558.6,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城镇居民大。此外,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多,1997年达45 800亿,是1978年的217.4倍。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均获得了大幅提高,表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人们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为国内旅游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此前提下,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地改善,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用于食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得到提高。199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60%, 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所占比重提高到近19 %, 1996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56.3%,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正在逐年稳步上升,1996年达13.44%, 变化幅度较城镇居民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蕴含着我国城乡居民对包含行游食宿娱购等要素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的可能性增大。1996年4 月北京市旅游局对旅游咨询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20~40岁居民中只有13%的人认为经济拮据,不便成行,在其他年龄段中这种比例均不到10%。由此可见,经济原因已不再是目前制约多数人出门旅游的主要因素了。
表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年份
1985 1990
1994
1995
1996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52.25 54.25 49.89 49.92 48.60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57.79 58.8
58.9
58.6
56.3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我国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尤其是进入90 年代以后。 1993年在1992年的基础上有很大的突破,人均消费水平达210.73 元, 1997年人均消费达328.06元,表现出较快的上升态势。从表3 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国内旅游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高出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也有较快的增长。
表3 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
年 人均消费(元) 城镇居民农民
份 (元) 比上年增长 人均消费 比上年增长 人均消费 比上年增长
(%)
(元)
(%)
(元) (%)
1985 33.3
1990 60.71
1991 66.67
9.8
1992 75.76
13.6
1993 210.73 178.2
1994 195.23 -7.4 414.67 54.88
1995 218.60 12.0 464.0211.9 61.47 12.0
1996 256.38 17.3 534.1015.1 70.45 14.6
1997 328.06 27.96 599.8012.3 145.68 106.8
(根据《中国旅游年鉴》有关数据整理)
(2)闲暇时间增多是导致国内旅游需求趋旺的第二大客观因素。 闲暇是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及经济学等诸多方面的一种客观现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张捷等人认为可以从3 个方面对闲暇进行界定,闲暇作为时间,是当工作约束、睡眠及其它需求被满足时个人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也有专门研究休闲问题的学者认为闲暇是指人生中除谋生和自我生存所需时间以外的时间,是用于追求闲情逸致的自由时间。这些论述都说明闲暇应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支配的时间”。但这种定义往往不便于统计和比较,因此我们通常把工作约束之外的自由支配时间认定为余暇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实行新的劳动工时制度以来,我国居民的余暇时间迅速增加,职工每年的法定休息日达111天,约16周,占全年日数的30.4%, 如果加上各单位的职工公休假、特殊节假日、学生及教育工作者的假期,人们的余暇时间就更多了。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社会各阶层拥有的余暇时间数量不同,贫穷阶层3 600~6 400小时/年,小康阶层6 400~6 816小时/年, 富裕阶层6 816 小时/年以上, 而我国目前人均拥有的余暇时间达到了6500~6 700小时/年,已经进入了拥有余暇时间的小康阶层, 即平均每天拥有17.81~18.36小时的余暇。“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研究”小组对我国40个城市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也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工作日每日平均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为5小时11分, 与上述结论基本吻合。
实际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因而对闲暇时间进行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1995年10月15日南京鼓楼封闭式双向隧道竣工开放,据估计当日游人达18.5万人次。1998年11月8 日长沙平和堂商贸大厦隆重开业,参观者达几万人。上述事例说明城市的闲暇消费存在着较强烈的未满足需要,若能对这种潜在需要进行开发利用,推出各种类型的国内旅游产品,将会极大地推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国民旅游意识日益增强,国内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热点之一,农民旅游消费也有较明显的增长。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旅游动机则是驱使人们有意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罗伯特·W·麦金托什认为人们的旅游动机有四种类型,即身体方面、 文化方面、人际方面以及地位与声望方面的动机,动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同人们的心理类型、文化修养、阶层、年龄、性别等个人因素有关,而社会历史条件、经济状况和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它也有重大影响。我国为发展国际旅游而展开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宣传促销等,同时也唤醒了国民的旅游意识,意识的增强驱使动机的产生,从而进一步表现为对国内旅游的需求,刺激着国内旅游的进一步增长。
自国家旅游局推出各项专题活动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的规模都得以迅速扩大,1993年的国内旅游收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1992年增长245.6%,旅游人数比1992年增加0.8亿人次,都明显快于以前年份,在随后几年中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说明旅游宣传促销和“积极发展”政策与国内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前者能增强国民旅游意识,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并推出相应的措施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
表4 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专题旅游活动与当年国内旅游
年份 主题活动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数)
1992 友好观光年 250
3.3
1993 山水风光游 864
4.1
1994 文物古迹游 1023 5.24
1995 民俗风情游 1375.76.29
1996 度假休闲游 1638.46.39
1997 中国旅游年 2112.76.44
1998 华夏城乡游 2390 6.59
2000 神州世纪游 2500—2600(预测值)9.5—10.3(预测值)
1997年8 月《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关于旅游的调查报告》显示:88.6%的被调查者知道1997年是中国旅游年,80.4%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65%的被调查者表示有生之年要游遍中国。这项调查说明我国国民的旅游意识日益增强,旅游需求潜力巨大。 表3的资料同时也显示: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些均表明:国内旅游正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之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也有较明显的增长。在旅游消费条件日趋成熟时,国内旅游消费的巨大潜力必将带动国内旅游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三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导向型旅游发展模式不同于创汇导向型旅游发展模式,它不以创汇为导向,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主要根据具体面临的市场质量来定,不特意区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它既依据市场导向原则,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来引导资源的投入使用和旅游生产力的布局,一般能够做到渐进发展,并与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提供的条件相适应,从而使旅游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国国内旅游经过20年的发展,需求条件、消费条件逐渐成熟,因而必将越来越突出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1.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是提高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的边际效益的必要途径。以国际旅游为导向的我国旅游业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基础: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12 573个(其中企业11 671家),固定资产原值2 147.68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 527.63 亿元; 旅行社549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 163家,国内旅行社4 333家; 涉外住宿设施5 201家,客房70.17万间,有床位141.17万张;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131.85万人;饭店和交通等制约因素正在逐一改善,我国已建成空中航线967条,全国有135个内地城市通航,国际航线达31个国家和地区的57个城市,主要景区已开通国际直航班机,火车、海运能力成倍增长,已形成海、陆、空相配套的旅游交通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和完善对于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提高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本的边际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发展国内旅游是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活动,旅游度假已经不再是有钱阶层独享的专利,而是普通大众人人都可享有的权利。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宣言》明确提出:旅游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要之一,各国应将旅游纳入国家发展内容,使旅游度假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经济发达国家其居民的旅游活动非常活跃,人均每年达6~7次;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的国家如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组织“社会旅游”,向贫困家庭提供旅游资助或补助以帮助他们实现旅游活动。我国到1997年止的人均出游率仅为0.5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从发展潜力看,国内旅游需求旺盛,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笔者认为国内旅游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3.发展国内旅游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引起一国国际旅游业的波动,国际旅游业的这种敏感性往往是一国政府难以控制的,因而必然带来整个旅游产业尤其是以国际旅游为导向的旅游产业的波动,而通过发展国内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国际旅游业波动而导致的整个旅游产业的波动,使得国家的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始于1997年7月的泰国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它的邻国印尼、 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而且还波及韩国、日本,对中国的国际旅游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不仅使得中国旅游产品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价格的竞争力下降,而且使得以上述各国旅游者为主要客源的中国国际旅游人数减少。例如,泰国在危机后征收出境税2 000 铢/人次,办理出国护照的手续费由1 000铢增至10 000铢,机场税由250铢增至500铢,同时加强国内旅游宣传,动员国人在国内旅游和度假, 马来西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韩国强化海关管制,控制出国外游和留学的过猛增加。1997年来华的泰国旅游者人数比上年减少12.8%,1998年这些影响将继续显现,因而必将影响到我国1998年的国际旅游业绩。
国内旅游在全国有着普遍的增长点,市场广阔,便于开发,而且见效快,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投资者的重视,这是旅游产业地位提高的基础。我国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的村庄超过1万个,人口达300多万,占7 000万贫困人口的4.29%, 一大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通过发展国内旅游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江苏的吴县、吴江、昆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如湖南的衡山、张家界通过旅游兴市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番禺、东莞等地方旅游景点开发力度较大,也是以日益庞大的国内旅游者为主要客源的。
因此,以国内旅游发展为基础,国内国际旅游同步发展,互为补充,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方针。
4.发展国内旅游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是旅游业顺应和参与到国家结构调整战略中的实际行动。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第三产业已由1985年的28.5%提高到1996年的30.8%,而旅游产业在GDP中近5%的比重,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达8%,将更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发展国内旅游不失为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增加居民消费支出的一条有效途径。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与间接从业人员的比例达1∶5,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必将要求有更多的直接从业人员,因而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有企业下岗和就业的压力,同时还可起到调节分配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城市家庭收支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的家庭月收入在999元以下,28%的家庭月收入达1 000~1 499元,22 %的家庭月收入达1 500~1 999元,15%的家庭月收入达2 000~2 499元,15%的家庭月收入在2 500元以上。 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不平衡,悬殊较大。家庭收入越高,出游的可能性越大。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通过鼓励国内旅游消费,增加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一方面可以满足高收入家庭的旅游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低收入家庭带来就业和增加收入,从而起到调节分配、平衡收入的作用。此外,我国也可借鉴泰国、韩国等国家的经验,不鼓励和提倡出境旅游,通过征收出境税、增加签证手续费和出境机场税等方法来引导出境旅游者转向国内旅游消费,同时通过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建立旅游服务体系,增强旅游企业素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来扩大国内旅游需求,增加国内旅游收入,把促进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拉动旅游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启动国内旅游的新一轮增长,才能顺利地实现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0~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 万亿元的战略目标。
四 结束语
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市场条件已经趋于成熟,国内旅游业在旅游产业内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能否获得迅速发展仍须从战略上加以调整和政策上给予扶持。目前阶段我国应该转向经济发展导向型的模式,由“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过渡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平等存在、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稳定持续地增长。
〔收稿日期〕199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