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分析及护理论文_刘建湘

(湖南省娄底市康复医学一病区精神科 417000)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拒绝服药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主要原因,精神症状所致次之,药物副作用、精神科知识认识不足、担忧出院后工作能力降低、再次复发治疗信心不足、蓄积药品存在自杀倾向等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扔掉药物或直接拒绝服药、将药物留在手中或吐在水杯中、将药物藏在两侧颊部或舌下、咽下后呕吐出、收集并藏匿药物、收集并藏匿药物有自杀倾向等为患者拒绝服药的手段。结论 针对拒绝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拒绝服药;护理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会出现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为症状,病程迁延,容易反复发作。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比为50%,且女性发生概率比男性高[1]。针对精神分裂症,抗精神药物治疗可起到良好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拒绝服药现象,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2]。对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20例,女35例,年龄最大为65岁,最小为18岁,平均年龄为(31.5±5.3)岁,病程最长为5年,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为(2.6±1.3)年;婚姻状况:30例已婚、12例未婚、8例离异、5例丧偶。

1.2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以及拒绝服药原因,发放问卷55份,回收55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2.1拒绝服药原因分析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主要原因,精神症状所致次之,药物副作用、精神科知识认识不足、担忧出院后工作能力降低、再次复发治疗信心不足、蓄积药品存在自杀倾向等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见表1:

表1 拒绝服药原因分析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原因如下:①药物因素。患者对疾病及药物治疗的认识程度不足,部分患者认为无需药物治疗病情可自行好转,部分患者则认为药物不能根治疾病,另外部分患者认为药物存在较大副作用,对自己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②疾病因素。多数患者均存在自知力不足情况,即认为自身无病症,因此拒绝服药,在精神症状支配下出现幻觉,认为治疗药物是毒药,因此拒绝服用[3]。③生理因素。女性患者用药后会表现出月经延迟等副作用,患者害怕自身生育能力、性功能等因素受到影响;男性患者担忧用药后出现早泄、阳痿等情况;老年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口干、便秘、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拒绝服药;儿童则担忧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因此拒绝服药。④心理因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患者因长时间用药担忧周围人不理解,容易产生消极、悲观、自卑等心理,因此拒绝服药。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原因,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针对新入院患者,应做好病情评估工作,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患者家中表现进行了解,掌握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不依从的行为、倾向等,对待患者应保持热情的态度,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并说明管理模式,告知患者用药治疗的目的和方法等,使患者对用药治疗的恐惧心理得到消除,以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据相关研究指出,自知力不足的患者容易出现用药不依从情况,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应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通过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患者对精神疾病和药物治疗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加深其对精神症状的了解和认识,针对药物治疗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做到经常性宣教,使患者的顾虑得到解除[4]。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干预过程中注意使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用药应耐心劝导,使其尽量配合,必要情况下则可以通过鼻饲的方式给药。针对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严加管理和看护,避免其藏匿药物。②在服药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责任心,掌握正确给药方式,对患者拒绝服药原因进行了解,并通过对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因人施护。发药过程中应做到准确无误,一名护理人员负责发放药物,另一名护理人员则负责核对,同时帮助患者倒水,监督患者用药。先为安静合作患者发放药物,再为兴奋躁动患者发放药物,最后为拒绝服药的患者发放药物。针对拒绝服药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和说明,使其情绪得到稳定,注意喂药技巧,避免因患者躁动而出现误吸现象。确保药物送至口中且咽下,针对可疑患者需要对两颊、舌下等部位进行检查,确认其服下[5]。另外严格看护服下后欲呕吐出的患者。③针对药物服用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其这些不良反应均为正常现象,并指导患者做好防治工作,如针对出现口干症状的患者,则可以通过多饮水的方式缓解;针对便秘的患者可通过多食用粗纤维、新鲜果蔬的方式缓解;针对流涎患者,则在睡觉时应选择侧卧位,避免窒息。用药之后,嘱患者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避免晕倒,了解患者用药的副反应,并落实好防治措施。如果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使患者痛苦程度减轻。④经过一阶段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自知力逐渐恢复,此时患者更加担忧用药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或认为症状好转说明自己已经康复,不需要继续用药,部分患者担忧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容易出现拒绝服药现象,对于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使患者认识到拒绝用药可能导致疾病复发,使患者了解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巩固疗效,避免疾病复发。

结语:

针对拒绝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肖秀梅.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与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02(25):335-335.

[2]谭锦青.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17):166-167.

[3]冉红霞.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1):164-165.

[4]梁月好.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2):160-162.

[5]傅瑶,孙英明.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1(23):216-217.

论文作者:刘建湘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拒绝服药分析及护理论文_刘建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