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展开讨论,分析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意义,探究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最后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理念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方法,旨在为建筑业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绪论
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一种定额计价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引进于20世纪50年代初,通过对该模式吸收与消化,已形成中国式的定额计价管理体系。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个地区的造价管理部门在全国统一的基础定额与基本工资、材料、机械价格的水平上编制单位估价表,较依赖定额,然而建筑工程的定额往往表现为相对滞后的状态,导致工程计价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市场最新价格信息。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依然是在实施阶段,并不包括亦或不重视决策阶段与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近些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下,已逐渐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只关注建设期的成本管控,对运营与维护成本的消耗关注较低,这实质上是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认识的偏颇所在,因而也就谈不上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再,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静态管理,导致的结果就是项目决策的不科学,工程设计的不合理,并易造成投资失控,进一步影响到工程质量,最终使得整个建设工程不能达到设计需求或者产生大量返工,那么整个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与传统模式的工程造价管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的管控,包括工程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也就是建设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前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维护与保修阶段。运用到综合的学科与知识,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投资成本、预期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并不断强调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最优化。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像是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建设周期,从各个方面节约成本,令有限的资金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最早源自于1975年后,在世界顶级工程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专家的研究下,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探讨与研究,不断使其理论知识更加丰富与丰满,其体系建设也在进一步完善中。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模式是建设工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当前发达国家已全面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演变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4~1977年,这一时期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诞生的时期,也是全身名周期思想的萌芽时期。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皇家特级测量师协会学者A.Gordon在《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中发表的《31概念的经济学》一文中。随后在1977年,该名词再次出现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一书中,并被给予了初步的定义与概念,有了基本的思想与内涵,还指出了基本的研究方向与分析方法。
第二阶段是1977~1986年,这一时期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与方法基本形成为体系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获得了实际的应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英国测量师协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推动该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建筑师协会的合作下,组织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深入研究活动,正式全面推广该理论体系。表现在建筑师协会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文章,并出版了《建筑师全生命周期造价核算与初略设计手册》等刊物、专著与指南。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与报告。
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尤其是从1986年进入第三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建设完善阶段,像当前业内通用的工程造价模型化、数字化,并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引入仿真系统开始了新型的工程管理体系,BIM技术的大力发展正是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支持。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设方案的选择,根据可行性研究决策出最优化的经济方案,这是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意义所在。项目决策阶段不仅需要考虑到成本因素,还需要对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使用成本,甚至社会因素的考虑。运维成本一直是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被忽视的一项成本来源,因为其在整个建设工程投资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据西方权威机构调查资料表明,贯穿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运维费用竟然是建设费用的几倍,当考虑到它的社会成本之后。因而需要在决策阶段,全面考虑到各个环节的费用成本,尤其是易被忽视的运维成本。
(二)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对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十分缺乏经济观念,对于造价管理的认识完全不足,许多设计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其内部管理机制存在许多弊端,缺乏奖惩机制。设计方案往往直接决定项目的投资成本,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并不会对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如果不对设计阶段采取严格的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最终总投资。设计阶段应当以投资估算为主控制初步的设计工作,以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纸的设计,同样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中的施工成本、运营回收成本等,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设备的租用费用,并且考虑建成后的维护拆除等成本,最后就是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减少返工率,节约工程造价成本。
(三)施工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成本直接消耗的主要阶段,此时的工程造价管理应当把计划工程造价控制额作为目标值,定期对工程造价的实际投入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包括任意一笔资金的运用都应当计算其合理性。要充分考虑施工全过程、施工后变更计划、投入运营后的成本,控制工程变更与进度款的支付,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造价始终控制在目标值以内。施工阶段应当着重关注各个施工环节成本的动态消耗,因为施工阶段是成本支出最多的阶段,造价管理必须从各个施工环节与相关因素中予以全面的考虑,尽可能减少无用功或无效的经济活动,消除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造价成本。此外,还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的消耗、人力的消耗、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持下保证经济的合理性。
结论
在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过程中,这种模式的转换必将带动整体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随着新兴理论与方法的提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的被推广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们或者是学者们做的就是对这些新理论与技术进行掌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建筑工程行业,其所管理的具体内容能够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特征,进而形成更好地管理体系,为人们建造出质量优异,成本更低的商业化和家庭化建筑。
参考文献
[1]印东伟.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9):164-166.
[2]姜宏伟.试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6(8).
论文作者:宋露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生命周期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阶段论文; 成本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模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