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水利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要加深对于环境的保护,因此水利的工程项目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加强群众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却也给生态带来了很多污染,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缓解和解决这些问题,一定会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加深对于保护环境的认知,才能够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和谐的相处。
关键词: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 相关概述分析
水利工程的环保问题主要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气候的影响,工作人员要弄清楚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确保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目标。
水利工程在当前社会各项工程中占有重大比例,可以为建筑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水利工程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现在一些新型企业还运用水利进行发电同时,水利工程还可以进行水利养殖,增加一些旅游资源等。伴随着世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我国在任何工程建设中都需要重视起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将环境保护问题放在工程建设的前提。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方面,不仅仅只是表面对生物的影响,对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比如气候、水位等。这种工程影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水利工程后期可能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调查表明分析出了有以下主要方面的影响:
2.1 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需要建设在江流湖泊河道上,而在建设水利工程之前,江河湖泊等都有着其平衡的生态环境。在江流河道上建造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河流原来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会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变化以及可能会影响到上游和下游的地质变化、水文变化造成河道泥沙淤积等问题。更有甚者,会造成水温情况的上升,从而对河中生物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河中生物的死亡或大量水草的蔓延。
2.2 对陆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之后不但会对水文地质产生影响,也会对陆生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后果。因为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周围土壤的挖掘、运输,包括水流的阻断对下游产生的灌溉以及周围陆生动植物的给水供给都会产生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给水不到位,就会造成生态环境链的断裂,即便是后续施工结束,也很难恢复到以前的生态环境。在注重施工过程中保护水文环境以及陆生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植被破坏、动物迁徙以及动物在迁徙途中因为食物或水的缺失而死亡。这些问题都应该是我们所更加关注的,人与生态环境应该互相并存,因此,我们在施工中应该尽可能的减小施工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场地都要大于建设用地。因此往往要占用一些土地来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便利。在水利工程中,一般会对部分的沿岸居民以及可能会受到工程施工影响的居民提出安置迁徙的要求,这也是水利工程施工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最直观的影响后果。其次就是对沿岸耕地的影响,会将沿岸耕地的土质变为土地盐碱化或者直接变成沼泽地。与此同时,也可能对当地的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如果出现安置调配不合理的情况,还可能造成二次破坏的后果。
3 维护生态环境的方法
3.1 维持生态环境承载力
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该地区的环境进行科研调查,尤其对于施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细致的调查,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的实际环境进行分析,因地制宜,明确水库的承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进行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就需要加强生态环境自身承载能力,以此来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期间,一定要保障河流的需水量,以此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有时候有些水利工程需要居民迁徙或占用其耕地,这样的事情是必不可免的,这就需要对于这些居民进行赔偿,这样就会加大工程的支出,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把环境承载力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选择最恰当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的开发。
3.2 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权
所谓的水利工程供水权就是所有者的财产权力。其主要的义务包括治理弃水(洪水等)、防治退水(废污水等)。首先针对的是水利工程的消费者,他们是废水的直接产生者,他们应该对于废水进行达标排放,这是从源头上面来控制这个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就是水利工程的所有者、经营者应该承担的义务,在这个上面实施退水,废水的合理排放。
3.3 正确理解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制约
矛盾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的,在水利工程对于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对于水利工程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例如上游的污染问题和土地的腐蚀化对于水质的影响。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对该地区的环境做出重点的分析。水利工程对于环境有很深的影响,在新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个新环境是否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是否能够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的相处。当前的水利工程的实施者一定要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一定要充分的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最终达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的统一化。
3.4 提高技术研究水平,突破现有的生态保护工作格局
据相关报道,在世界很多发达的欧美国家,其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配套设施的设置也具有相当高的科技水平。但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科学技术的利用率远不及发达的欧美国家。因此,我们可以总结欧美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经验教训,引进先进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加强高科技的投入力度,在永久性拦河闸坝的建设工作中,通过利用该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增加分层取水口的数量,从而保护周围环境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分层取水技术仍处于落后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学习该技术发展完善成熟的国家,引进建立研究中心的施工模式,提高我国的分层取水技术的质量水平,最终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向着环境友好型而迈进一步。
3.5 生态调度,补偿河流生态,缓解环境影响
我们在调整水利水电现在的运行方式的过程中也应该多向发达国家学习,通过他们的成功案件总结经验结合我国情况将工程的调度管理加入生态管理,同时应早日争取实现以修复河流自然流域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工程建设中应合理安排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借鉴我国成功的水利工程建设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分析水利学对水文,土壤,生态平衡等的影响表明,水利工程的建设肯定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只能相应避免和减少。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对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协调有效地将人类的工作,水利资源联系在一起,以改善环境保护,促进水利工程的稳定,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安琪.目前水利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与问题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
[2]曾南平.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
论文作者:张艳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环境论文; 水利论文; 会对论文; 河流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