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与指导_大学生现状论文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与指导_大学生现状论文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团论文,发展现状论文,高校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团的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大批增加,活动质量和活动规模不断攀升,凭借其“社团精神”的历史沉淀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愈来愈受到师生的喜爱,成为了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而正确认识社团,准确引导社团,合理管理社团,大力发展社团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强调的是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优化结合,要求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既“肯干”、“能干”,又“实干”加“巧干”;强调人才必须具备开拓性、创造性、适应性和发展性。大学生社团以其具有的自发性、群众性、民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使其成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1.社团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但发展状况良莠不齐。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社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成员几乎覆盖了校内不同的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在一些高校有近50%的学生注册为社团成员。大学生社团发展较快的原因主要是:(1)高校十分重视社团建设,团委、学生会积极为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2)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逐渐突出,开始酝酿产生体现个性化的组织。(4)学校与社会的快速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支持。单纯的课堂学习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而积极投入社团活动不仅能更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也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一种培养。在大学生社团有了较快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规模大小不一、效益不明显的现象。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没有章程,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从参加社团学生的年级来看,低龄化现象明显,高年级学生除了担当社团骨干力量之外,继续参与社团的比较少。再从活动形式和影响效果上看,尽管面向社会及全校同学开展的活动较多,但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却屈指可数。

2.社团类型多样化特点突出,但活动质量有待提高。类型多样化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社团出现的突出变化之一。大学生社团由单一的娱乐健身型社团逐渐向理论学习型、文化艺术型、专业研究型、实践参与型社团和管理服务型社团等新兴、多样化学生社团转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并把自身成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2)成长成才已经成为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3)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显示出了较好的规模效益。近年来,高校中的社团文化艺术节为社团活动增添了新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目前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缺乏独立意识、缺乏凝聚力,或表现为活动形式过于简单、缺乏精品质量、不能显现创新精神,或表现为指导老师投入精力不够、缺乏整体策划,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因此需加大对社团的指导力度,吸引更优秀的同学参加,锻炼出高水平的骨于,打造出更具品牌魅力的社团。

3.管理日趋规范,队伍不断壮大,但社团的物质条件匮乏持续发展不够。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管理,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社团队伍不断壮大,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日趋规范。但目前大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资金与物质条件的供给形式单一的问题,所以活动空间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80%的社团目前普遍存在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并且因为学校的一些活动场地需租赁,社团捉襟见肘的财力无法支撑,造成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因此对大学生社团提供物质上的必要支持和帮助,尽量解决制约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大学主社团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许多社团还比较轻视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一些社团前几年活动轰轰烈烈,但近几年却销声匿迹,很大原因是由于该社团的核心成员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而不关注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以至于往往一些核心成员毕业后,使得一个社团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这是在社团建设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对大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的指导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从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

1.高校党团组织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高校党委、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要正确把握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作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整个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团委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社团的政治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社团组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不使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通过大学生社团或社团活动散布、传播,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等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提供必要的指导。学校后勤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组织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关心的管理格局。

2.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规范社团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青联2005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是团中央、教育部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高校应依据文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大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在社团成立、审批、活动开展、工作考核、评优评先、财务管理和监督、队伍建设等环节明确管理办法,规范校级社团管理制度。并督促学生社团制定、执行《社团章程》和工作制度,对大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保证大学生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从而建设出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在校园有广泛和积极影响的社团,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3.积极支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首先,高校应支持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大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在大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把握正确方向,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社团建设,创造条件,提高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再次,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社团在指导老师帮教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在选拔培育优秀的社团学生骨干的同时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在实践中考察发现有专长、才能的优秀学生,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学生的民主评议、民主推荐,挑选出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的学生,并有计划地对大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纳入到团干部体系,在推优评奖和综合测评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从事社团工作的实践经历及其业绩,通过他们联系更多的学生,使社团团聚在党团组织周围。最后,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积极提供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经费,保证大学生社团活动正常开展。支持、引导、监督大学生社团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募集活动资金,并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社团以优惠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应建设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为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总之,高校大学生社团是一个长期、复杂发展的过程,只有在高校党、团组织的重视指导下,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工作,实现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大学生社团才能蓬勃健康发展,在校园中充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一个恒久的闪光点。

标签:;  ;  ;  ;  ;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与指导_大学生现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