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个建筑工程都需要项目管理,而我国的项目施工管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顺应社会的发展,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创新、改革、发展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走“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工程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国内建筑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2 创新是建筑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等,常常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与公平;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总之,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自身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起步较晚,其具体的施工管理并不完善,悠悠受到来自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总的来说,其主要体现在施工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几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其具体细节进行简要的介绍:
首先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上存在的问题。纵观我国的整体建筑建设,我们可以发现,建筑质量普遍不高,因为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建筑质量的监控管理力度不够,加上相应的施工党委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并没有严格把关,常常出现公路里面破损、桥梁坍塌、楼层破损等质量问题。这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其次是建筑工程承包商在使用合同签订上所出现的管理缺陷。因为我国目前的市场经使得相关施工单位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将具体的合同内容和条款有个很好的认识,这样在之后的施工环节中出现突然更改合同以及合同撕毁等现象,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工程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这对项目质量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最后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所带来的问题。由于整个建筑工程当中,无论是在技术人员还是在底层的施工建筑工人,其素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对相应的施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监控和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整个施工的管理水平太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项目质量的相应创新。总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进行相应的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建议
3.1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创新施工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目前,企业需要不断吸纳专业性强的高水平管理人才,令建筑施工管理队伍中具有较大比例的高等人才,才能促进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在引进施工管理人才的时候需加大对其的审查力度,令所引进的管理人才不仅熟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操作,还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员才能胜任复杂的施工管理工作,并了解与掌握目前各个企业的管理现状。另外,还要针对企业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加强对在职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使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3.2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士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3.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优化质量管理措施
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方法,能够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人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施工前,做好工序安排,必须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明确各个环节的细部做法和注意事项,尤其要定期组织学习各项技术验收规范。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提前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对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有方法可依,有方法可治。除此之外,样板引路工作对于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是十分有帮助的,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控制。因此,只有严格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3.4 编制合理进度计划,实现动态化进度管理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够有效控制进度的顺利进行。项目根据合同协议工期要求,编制整个施工进度计划,进而合理编排每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将总工程量逐步细化落实。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项目应严格按照计划贯彻实施,项目各管理部门相互配合,确保与进度计划同步。同时,需要提前做好与政府部门、各家分包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满足各项工序的衔接要求,为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转,创造有利条件,避免延误工期情况的发生。此外,项目也可以建立相关制度,通过每周每月的项目协调会议,对进度中的偏差及时通报和调整,将进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最终保证进度计划顺利实施,实现项目进度的动态化管理。
3.5 建立监督制度,落实监督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监督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防止建设工程存在质量和安全事故。首先,安全监督工作首当其冲,及时排查和整改对安全隐患,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制止,落实安全监督工作。其次,应充分阅读与了解工程施工图纸说明,熟悉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检查及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制度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避免返工,使施工质量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最后,在材料质量监督管理中,应当对进场的材料进行监督,保证材料质量,对不合格材料,必须进行退场。因此,从各个方面落实监督管理措施,将事故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低点,这对于项目管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周国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2]关力罡.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
[3]黄新红.新形势下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5~146.
论文作者:张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市场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