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中心医院 重庆 408099
【摘 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缺陷,寻找消除或减少缺陷的对策。方法:将2012-2013年涪陵区基层医院手术室质控检查到的护理缺陷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手术室管理及平时工作情况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寻找对策。结果:总结出手术室所存在的护理缺陷55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不断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对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还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缺陷;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6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人们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医疗安全成为工作的重点,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1]。但手术室护理工作涉及人员多,范围广,人员普遍年轻等特点,也是护理缺陷高发地。笔者通过总结涪陵区基层医院手术室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两年期间护理缺陷,发现有管理松懈、法律观念淡漠、安全核查执行不好、责任心不强、无菌操作不严、沟通不畅、清洗消毒不规范、准备工作较差等八大类护理缺陷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共发生护理缺陷55例次,其中以护龄为5年及以下的护士居多,发生护理缺陷37例次,护龄为5-10年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12例次,护龄10年以上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6例次。护理缺陷以管理松懈、法律观念淡漠、安全核查执行不好、责任心不强、无菌操作不严、沟通不畅、清洗消毒不规范、准备工作较差等八大类。
2 方法
涪陵区护理质控组组织三名副主任护师职称对两年期间手术室质控活动发现的护理缺陷逐条筛查、归类,结合科室管理,护理人员结构以及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3 结果
统计分析后发现手术室护理缺陷主要与管理不当关系较大,占所有缺陷的21.82%,安全核查执行不好和沟通不畅次之。详见表1
表1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缺陷分类统计
4 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4.1管理松懈
4.1.1人员配备不足
医院、科室为了节约成本,节省开支,随意缩减人员,一员多用,一个护士经常承担多种职责。加之护士排版缺乏弹性,忙闲不均,从而导致不良的工作状态,过闲、过忙都容易出现差错[2]。
4.1.2业务能力低下
手术室人员更新频繁,组织培训不及时,许多手术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在紧急情况下表现紧张,手忙脚乱,不能有效应对紧急情况。
4.1.3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
护理部不懂手术室工作性质,对手术室管理缺乏知识和经验,没有针对手术室重点环节、重点操作的质量评价标准和监测手段,导致质量监控不好所致的护理缺陷偏多。
4.1.4环境不安静
手术治疗需要安静场所,由于管理上的疏忽进入手术间工作的医护人员常常高谈阔论,不顾患者感受,给患者身心带来伤害。同时更影响麻醉和手术医生的情绪,使他们分心,给手术安全带来危险。
4.1.5 设备管理、培训不到位
设备管理没有做到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导致设备的完好性得不到保证而增加了手术风险。手术室对设备、器械操作、管理等知识缺乏,特别是新调入或轮科护士对设备、器械名称不熟悉,配合跟不上手术的进展,传递不及时而耽误手术时间。
4.2法律观念淡漠
4.2.1手术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项目填写不全面,术中用药、术中抢救以及手术过程描述等词不达意[3],最严重的是和手术记录、麻醉记录不一样。没有意识到护理文书在医疗事故和纠纷中的重要作用[4]。
4.2.2手术用物记录不详
术前不认真记录已清点了的手术用物数目,术中添加用物不及时记录,经分析,常出现术前,器械,缝针等清点有误,护士凭自己的记忆清点,这种现象是导致异物遗留体腔最严重的隐患。
4.2.3手术护理记录不及时
记录不及时,有涂改,漏记,错记,手术结束核对用物无清晰的记录依据。因为手术护理记录不及时,不重视护理记录自己量给医疗安全埋下很大的隐患,也给医疗纠纷留下文字依据。
4.2.4越职行为
护理缺陷发生后,护理人员不及时请示上级,相互隐瞒现象时有发生。
4.3安全核查执行不好
4.3.1错接患者
接送患者没有仔细对好姓名,床号,导致错接患者。尤其是病人术前紧张及用镇定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错接[5]。
4.3.2做错手术部位
手术室护士不严格执行核查制度,将没有手术部位标记的患者接入手术室,麻醉、手术开始前也不核对患者手术部位,不监督麻醉、手术医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部位发生错误事件虽然不多,但隐患严重,一旦发生错误给患者、家属、医院以及手术组成员均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4.3.3异物遗留体腔
巡回、器械护士不认真核对术中器械、用物等,或者器械物品没清点完已经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并随意向台下丢垃圾等。导致手术结束时因清点用物而浪费时间,医疗差错事故中明确规定,寻找手术物品超过30分钟应定为差错。
4.3.4清理伤口不彻底
对患者深部组织中填入的物品没有及时取出,对术前污染伤口未及时进行清理,给术后伤口感染和愈合带来隐患。
4.3.5用药、输血有误
执行口头遗嘱不复述。输血前血型查对不清,药物摆放位置错误,或者标识不清等导致误用药、用血错误,对病人的伤害非常大甚至是致命。
4.3.6交接班不清
不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主要表现在患者交接,术中巡回、器械护士因工作需要而更换等交接工作上。往往出现对手术病人病情的变化没有及时发现,术中用物清点以及带入手术室的药品、物品等的交接不清[6]。
4.4责任心不强
4.4.1护送病人不当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可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中电刀烫伤等。手术室对患者的责任应从接患者开始到手术后安全返回病房为止。
4.4.2标本遗失
手术室护士没有妥善保管,不仔细贴标签,填好病检申请单,病理标本未上锁,自己在没有询问医生的情况下自行将它丢弃等现象时有发生。
4.4.3手术体位安置方向有误
体位安置不当造成意外伤害,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约束带过紧造成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或者引发褥疮。
4.4.4遗漏物品
手术结束后不仔细检查患者是否有什么物品遗漏,如术后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导致送患者回病房后手术室护士又返回手术寻找,再次送用物回病房,费时费力。
4.5无菌操作不严
4.5.1术中操作不严谨
无菌原则不强,无菌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皮肤消毒、铺巾,术中器械传递、污染器械的处理等操作上,给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造成很大的隐患。
4.5.2外科手清洗、消毒不规范
⑴手卫生时不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指甲未修理。⑵外科手消毒不规范,手部皮肤消毒不完全。⑶手套穿戴有污染,术中手套破损更换不及时等[7]。
4.6沟通不畅
4.6.1医护沟通缺失
由于各科医护人员平时没有注意沟通,造成术前用物准备不足或过多等情况,加之每个医生也有其特殊的习惯,如不加强沟通不但影响手术时间,还会影响医护关系。在实际工作当中,就有些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不符的情况而影响手术开展。
4.6.2医患沟通不畅
术前医生就手术流程、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要先和患者或家属沟通,有时候由于医生工作忙而遗漏了次环节,一旦手术出现问题需要家属了解情况时,家属就抱怨术前不清楚而情绪激动。
4.6.3护士缺乏同情心
年轻护士沟通知识缺乏,沟通方法简单;高年资护士对患者的病痛司空见惯,缺少同情心。当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安排不了解,或等候时间稍长对手术室有意见,护士不是耐心细致的解释,而是和患者或家属赌气。
4.6.4语言不当
医务人员在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或谈论病情时语气改变,清醒病人会认为医务人员对其手术不认真,或认为病情有变化而激动,影响病人情绪。
4.7清洗消毒不规范
4.7.1器械卫生
手术结束后没有及时处理器械,导致器械上血迹、污垢干燥,增加了器械清洗的难度。器械清洁是灭菌的前提,如果器械清洗不彻底,血迹、污垢形成生物膜,严重影响灭菌效果,而这些器械将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染源。
4.7.2消毒不彻底
供应室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若消毒不彻底,将引起腹腔内感染等严重的后遗症。护理人员在消毒的时候,不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消毒,急于求成致使消毒时间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4.8准备工作较差
4.8.1手术设备、仪器未处于功能状态
术前没有试运行仪器设备,准备不足,导致术中仪器没能及时开启运行。护理人员对新仪器不熟悉不及时,或是新护士还没有来得及学习仪器操作,导致对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不能及时救治患者,延误治疗。
4.8.2术前准备工作不全
手术室没有严格按照手术需要准备药品、用物以及各种器械、设备等,等到手术需要才到处找所需物品,从而影响手术进展。
4.8.3急诊抢救手术准备不足
当有急救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时,手术室必须在0.5h 内准备齐全,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药品、抢救器械及其他物资。但是往往因为手术客观原因如:手术台次多,护理人员不足等没有及时做好抢救准备,导致抢救不及时、不顺利。
5 对策
5.1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5.1.1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教育,组织学习孔繁森、林秀贞等先进人物,强化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意识,以表扬先进,处理不足等手段来提高手术室护士道德修养与情操,使其主动执行规章制度,有自觉的慎独精神。
5.1.2增强服务管理意识
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感,尽量避免出差错。巡回护士责任重大,一定要坚守岗位,在术中避免外出取物,在平时,则认真观察病患的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随时了解病患的情况,避免临时突发状况。遇到有手术要交接时,巡回护士要详细交接手术进程、仪器使用情况等。
5.1.3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培训
结合实际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护士学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护理行为的出错率。
5.1.4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每周组织业务学习1-2次,邀请专家到医院进行业务讲座。除此之外,还邀请各个仪器厂家,进行技术指导,介绍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提高护理技能与业务水平。
5.2合理分配人员
对护理人员合理分配,合理排班,实行层级管理的护理方式,保证手术室人员配备满足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薪资政策,切实解决护士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手术室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护理安全。
5.3重点环节查对制度
5.3.1严格核对患者信息
手术室护士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通知单对照病历及腕带与病房护士、手术患者三方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 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和术前准备执行情况、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病房护士在《科间交接单》上签名;患者送至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据《科间交接单》再次核对上述各项;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程序,即在麻醉前、手术切皮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三次执行暂停程序,以大声唱读方式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 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备血情况等信息,要求病历、 腕带、患者自诉三者相符以及其他信息确认无误,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确认,以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5.3.2认真检查、清点手术用品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检查、整理,做到定位、定量、分区放置 ,与手术的第二助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 2 次,巡回护士将数目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术中临时增加的物品应及时补记。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的第二助手应认真清点手术记录单上的所有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皮下时及手术结束后再各清点1次[8]。
5.4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5.4.1实行护理安全责任制
实施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护士护理安全责任制,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处罚奖励规则,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服务是病人选择一个医院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认真执行手术人员的无菌原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接送病人制度等。
5.4.2防止意外伤害
手术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灯等,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不要将酒精灯靠近麻醉剂,氧气筒。使用气动电钻时,注意检查气体有无漏气。检查个手术间的电路,不可缠绕胶布在高温处,术中保持手术间干燥,防止漏电。严格掌握禁忌问题,使用气压止血带前要检查气囊、显示表是否完好。绑止血带于正确的位置,皮肤表面垫一块厚紗垫。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时间,不要超过时限。使用中常观察压力指数。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合理使用仪器。如有心脏起搏器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发生接触,肢体用床单包裹,以免发生意外。
5.4.3防止用药、输血错误
输血时应仔细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3遍,取血人对一遍,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对一遍,加血者再对一遍。取血人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两个混淆。输血时,要两人共同核对输血,并观察输血反应。护士应掌握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以及配位禁忌等,以利于配合抢救。严格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要向医生重述一般,确认无误再执行,手术结束后,才可以丢弃使用过的安瓿。
5.4.4加强病理标本管理
病理标本由器械护士交予巡回护士保管,手术完毕交给主管医师。术中无论取下任何的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保留标本,不可自行处理和丢弃。所有的病理报告要以正式的报告形式上报。病理标本应专人锁在标本柜,送检,登记,然后由送检人和病理科人员都签名。
5.5认真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分类放置、标识醒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手术器械应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确保灭菌合格率 100%;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与手卫生管理规范;每个手术间控制参观人员在3人以内;保护性隔离患者的手术和特殊感染手术不得安排参观,特殊感染手术用物必须采取就地处理原则,严防感染扩散。
6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护理知识,法律意识,严格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用法律知识来约束和保护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9(3):727.
[2] 胡素芬.手术室医疗护理缺陷分析及安全管理策略[J].当代医学,2012,18(18):120-121.
[3] 王红霞.护理记录书写中潜在的法律问题[J].浙江创伤外科,2007,(2): 184-185.
[4] 王春红.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03-10.
[5] 吕松芬.手术室护理缺陷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9(14):68.
[6] 沙绍香.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管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8,16(4):24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S].200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S].2010.
论文作者:刘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缺陷论文; 器械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