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重、难点的教学论文_董华珍

浅谈初中数学重、难点的教学论文_董华珍

(云南省保山市第七中学,云南 保山 678004)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数学教育功能的实现。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以及实践与应用四个部分,教学重难点分布于各个部分。逻辑性和抽象性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特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难点,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重难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教学重难点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因此,破解教学重、难点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掌握教材结构

(一)抽象内容具体化,碎片知识系统化

对于教材内容抽象化、知识碎片化以及学生知识经验不足等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观察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内容为具体,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数学中的很多符号、定义、概念、公理、定理等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很难抓住知识的本质,难以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在遵循教育的科学性与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展示数学模型、实物,列表、画图、做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或者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展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从而系统化地学习知识,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

(二)掌握思想方法,探索解题策略

数学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学科,很多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方法的合理使用。同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能会影响解题的效率。而且数学中很多思想方法比较独特,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研究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适应的条件。比如在推导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时,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将多边形转化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结合多边形中分成三角形的个数,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这一课的教学中就用到了化归的思想方法。教师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探究多种解题策略,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知识经验,使学生一步步理解教材的本质内涵,从而逐步掌握教学难点。

(三)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把握好教学重难点的根本依据。因此,成功教学的关键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而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师能否突出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内涵,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抽象且知识点分布广,如果不能明确教学目标,不了解一节课的真正目的,就很难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如果连一节课都上不好,就更难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结构。《课标》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这三个目标不是相互孤立的,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起奠基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中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系统掌握教材结构,突出教学重难点,在设计教学时,必须同时兼顾三维目标。

二、设计教学环节

(一)设计导学案,强化课前预习

预习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习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步入新知识中,避免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知识经验而难以掌握教学重点的问题。进而在听课的过程中,对教学难点产生顿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导学案,将教学重难点融入到导学案中。让学生在预习时,先做对应的导学案,对教学重难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可以很好地强化课前预习。导学案可以围绕重、难点设置几道思考题,这些思考题必须是运用旧知解决不了、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主动预习新知,联系旧知。当教师讲解教学难点时,下意识地启发学生积极展开思考,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学生一堂课下来就会产生顿悟的感觉,轻松掌握教学重难点。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事物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学生也具备了数学学习所必须的知识与经验。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比较熟悉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背景为依托,创设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充满趣味性,又能够充分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情境。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将教学重难点逐级分化,由易到难,层层突破,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转化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从而学会学习数学。通过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弱化教学难点,将难点分解为学生经常接触的或者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转变学生过度追求学习成绩,忽视教学过程的现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做课堂教学活动的小主人。

三、转化学生经验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尤其当学生对难点存在分歧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好,能够合理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这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B层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C层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学习数学较为艰难。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向学生公开分层,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较强、情绪容易冲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避免学生因为分层而产生心理负担。当然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个别学生,使他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利用迁移,弱化难点

很多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常常在潜移默化中运用迁移规律。当新知识中的某些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内容相互联系时,就可以将旧知迁移到新知中,通过类比、分析与综合,学生能快速掌握重点知识,难点也将被弱化。如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首先要将二次根式进行化简,然后观察化简后的二次根式。这时候有些学生可能会发现,式子中有被开方数相同的项。在此教师点拨学生类比初一所学的知识,同类什么来着?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同类项,对于没有想到的学生也会在其他学生的提示下回忆起。这里面将同类项的概念迁移到二次根式中,仿照同类项的定义自然引出同类二次根式概念,这样学生自然想到要将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在这里利用迁移,以同类项这个旧知来解决同类二次根式新知,同类二次根式的化简与合并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

四、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学又作为这一阶段的必备课程,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点分布较广,因此,能够正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顾泠沅.要重视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J].上海教育,1996:11-14.

[2]沈慧仙.中学数学难点教学的探讨[J].大理师专学报,1996(2):37-38.

[3]周小华.高中数学难点教学的案例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4,09:20.

论文作者:董华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重、难点的教学论文_董华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