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_尹萍

(重庆市九龙坡中医院 重庆 400050)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干预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的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相关症状。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以及治疗后一周内的下肢体温温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缓解相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93-02

骨科术后患者因为行动不便,手术后多卧床休息,造成血流缓慢,造成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并发症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1-3]。为了更好的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院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的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的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2至75岁,平均年龄(56.3±6.9)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9至80岁,平均年龄(54.3±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如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

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骨科术后三天,对患者的下肢进行B超检查。术后,从未清醒开始,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骨科肢进行按摩缓解,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发生,并记录患者的温度和感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疏导其负面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更好的配合治疗;饮食方面,多饮水,多食蔬菜,少食高脂饮食。定期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放松,鼓励患者多进行下床,进行锻炼[4-5]。

1.3 观察指标

测量肿胀:取患者仰卧位,分别测量髌上十厘米,髌下十厘米、脚踝上十厘米处的肢体周长。测量下肢体温:测量患者髌下位于十厘米处体表温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下肢静脉血栓及下肢肿胀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下肢静脉血栓及下肢肿胀比较[n(%)]

注:*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深静脉血栓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下肢静脉回流出现障碍。致病因素有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6-7]。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近些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开始注意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和治疗。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性不强,文献报道,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8-9]。

在本文的研究中,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以及治疗后一周内的下肢体温温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8-10]。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缓解相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丽艳,王景成,刘文英.护理干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3):2607-2609.

[2]邓月香,曾玉娥,卢小燕,等,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14.

[3]易海华,葛清花.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136-137.

[4] Manninen H,Juutilainen A,Kaukanen E,et al.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of proximal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Aprospective trial with venographic and clinical follow- up[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6):1197-1202.

[5]韩亚萌.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12-113.

[6]袁训芝,吴新民,等.压力梯度长袜和间歇充气装置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2):103-106.

[7]叶明,况丽。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723-2725.

[8]WestrichGH,SculcoTP.Prophylaxisagainstvenousthromboembolicdisease:costsandcontroversy[J].JBoneJointSurgAm,2002;84-A(12):2306-2307.

[9]汤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27:83-84.

[10]李建群,周怡,丁旭云,等.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4,12(6):1240-1241,1242.

论文作者:尹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论文_尹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