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论文,产业发展论文,世纪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00)03—0016—03
所谓文化产业,指为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根据我国目前文化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把文化产业归纳为科技文化产业、教育文化产业、媒体文化产业、文学艺术产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设施产业、文化服务产业、公益文化产业、文化基础科研产业10类。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在此仅就21世纪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甘肃文化产业初步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现状
1.甘肃文化产业初步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甘肃文化产业的初步兴起首先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于80年代中后期全省文化馆(站)、剧院(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场、电影公司、出版社和广播电视等部门“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经营活动的逐渐展开。其次是90年代初期文化市场、文化企业的兴起。准确地说,文化市场在甘肃的兴起主要是指以文化娱乐市场为代表的。90年代初期,以歌舞厅、卡拉OK厅、游戏厅等最为典型的文化娱乐场所风靡全省,向人们提供各种有偿服务,从此文化市场在我省迅速兴起。与此同时,全省文化事业单位纷纷在领导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一大批文化企业又由此应运而生,使文化市场进一步扩大。再次,甘肃文化产业的初步兴起还与当今世界大文化经济与技术的兴起密不可分。其一,大文化经济的形成,带来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一体化。其二,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大潮迭起。其三,技术文化的高度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升华,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出现了技术化、文化化、全球化的热潮,高技术文明正在大量吸收文化因子,促使商品文化化。
总之,通过上述情况我们可以把甘肃文化产业兴起的基本因素简单概括为:一是全省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革开放。二是甘肃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文化消费的需求。三是改革开放后,我省社会生活与外部世界社会、文化生活的接轨、转型、一体化的结果。
2.甘肃文化产业的现状。自90年代初期甘肃文化产业的初步兴起至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科技产业方面,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相当多的科研单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面向市场走出了徘徊不定的困境,一些非国有制科技企业正在向规模化、国际化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具规模。教育方面,普及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加强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贯彻“共建、调整、联合、合并”八字方针的基础上,又加快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使高等教育的规模更加适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媒体产业方面,“1998年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总投资17.8亿元,建成了兰西拉、兰成、第二进疆长途光缆干线甘肃段和汉西兰数字微波干线工程甘肃段,建成了省内长途SDH 光缆三环一链骨干传输网,加快了本地中继传输网的建设”;[1](p171 )“全省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也分别达到了73.63%和74.14%。”[2 ](p177 )在旅游产业方面,初步形成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 出境旅游三足鼎立之势,仅“1998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2.24万人,国内旅游者584.76万人,组织出境旅游2357人,总收入达17.46亿元。”[3](p182 )其它方面,如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保护,文物、图书的展出、使用和交流,各种文化设施的改造与建设、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演出,文化市场的建设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据统计,全省现有影剧院、开放礼堂俱乐部160个,文化事业机构96个,图书馆90个, 艺术创作机构、表演场所14个和48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文化馆、文化站)1274个,文化娱乐市场自《甘肃省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颁布后,也结束了甘肃文化娱乐市场长期以来法规不健全,管理混乱的局面,并使其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营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上述情况来看,我省的文化产业建设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它起步晚,全省经济、社会等其他方面又较为落后,所以,甘肃的文化产业与国内发达省区相比,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为此,大力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已刻不容缓。
二、发展甘肃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依据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速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甘肃的现代化建设乃至西部大开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开创我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几十年基本未变的文化体制及运行机制、比较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省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面对21世纪和西部开发的逐步深入,我省的文化建设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只有适应世界文化产业化的潮流,加速我省文化产业的建设,才能不断满足全省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才能开创我省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把我省的文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有利于加强我省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建设。首先,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化,可以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建设融入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正确方向,有效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渗透,克服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分离、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相分离的弊端,培育“四有”新人。其次,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有效刺激我省的文化消费,使文化消费在社会总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大。当代经济的竞争其实质是教育和科学发展的文化竞争。因此以大力发展甘肃的文化产业,就会从根本上奠定我省综合实力竞争的坚实基础。
3.有利于加速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文化产业是关联度、扩散性、覆盖面很大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以及直接与此相关的各种服务业的发展,将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我省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我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三、发展我省文化产业所要遵循的原则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它既具有其他产业的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我省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立足省情的原则。本文前面在对甘肃文化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了我省的文化产业尚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故决不能忽视它原有的基础,进行盲目建设,一定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本省具体的情况出发全面展开21世纪甘肃的文化产业建设。
2.科学化的原则。文化产业作为商品经济的有机部分,尽管有其精神文明生产的特殊性,但作为商品生产者,就要时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同时,也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树立文化经营观念、确立文化市场意识,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参与、市场导向、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有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就有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尽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另外,作为一项产业我们研究它的发展时,不仅要从产业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还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思考,不能只对经营性的、进出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做研究,也要对非经营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做研究。
四、发展甘肃文化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速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使其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充分发挥它对本省经济、政治的先导、促进和保证作用,就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放思想、树立文化产业观念。长期以来,我省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思想保守、信息封闭,加上在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尽管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但直到现在,我省的文化产业仍没有完全按照商品经济规律运行,在现代化的建设上还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为此,必须将解放思想、树立文化产业观念作为21世纪发展甘肃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来抓。
2.根据本省实际,科学地制订21世纪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目前,我省许多文化部门和单位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筹集资金,创办经济实体,已初步形成了“以工补文、以商补文、以农补文”的多业助文格局。据统计,1997年时,“全省文化系统已发展各类经济实体500多家,经营纯收入达1650万元,其中80 %用于补文。”[4](p251)因此,新世纪我省的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要在调查、总结、研究现有文化产业的规模及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一个详实的发展战略,并将其纳入省内各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个“近期抓项目、中期抓规划、远期抓思路”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体系。
3.根据文化产业的分类,建成一批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现阶段,我省大部分地区才刚刚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文化产业正处在一个萌芽状态。但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和甘肃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逐步发展,21世纪将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创始、崛起的创生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必将对甘肃的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为此,要根据我省经济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初步建成一批有特色的、自我积累能力强的、能够带来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推动我省21世纪的文化事业建设。
4.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是新世纪我省文化事业走向繁荣的根本出路。改革的措施应根据各类文化产业的经营目的和所担负的社会职能的不同来定。对文学艺术产业、娱乐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设施产业、文化服务产业,要使其完全进入市场,在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下,按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则进行文化企业的运作。对事关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科技、教育、媒体文化产业,在按市场规律组织生产、流通的同时,还必须加以约束。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文化产业、文化基础科研产业,政府应当予以资助,使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结构和方向,为公众无偿服务,决不能盲目推向市场。
5.要形成新的投资格局。多年以来,我省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几乎所有的文化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拨款,这极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建设。为此,在政府拨款支持的同时,要积极寻求商业赞助、私人捐赠、引进外资和充分利用市场回报等新的投资格局,为21世纪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经济动力。
总之,21世纪甘肃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立足本身现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决不能贪图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也不能安于现状或任其自由发展,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建设者的生产积极性,在政府兴办、社会参与的大环境中,全面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收稿日期]200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