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损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相比于输电网,节电潜力巨大,降损节电量多。我们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降低线损量,这就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力量,使线损的计算方法准确,才能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降低线损置。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形成的主要原因
1.网架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城市负荷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市电网建设速度,然而电网建设改造资金又严重缺乏,使得电网发展不能与负荷发展相匹配,出现长期滞后的局面。致使中、低压配网网架结构薄弱,线路老化严重,供电半径过长,许多10kV线路长期处于满载及过载状况,尤其是居民区低压配网配置水平偏低,容量不足,低压引户线年久失修,导线截面小,进而导致电网线损增加。
2.配电设备不能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以往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多半考虑满足地区负荷增长的要求,并未考虑电网节能问题,造成配电设备的资源浪费,设备利用率低、损耗大,主要体现在:①变压器未能采用节能经济容量,造成容量冗余,损耗增加。②变压器未能采用经济负载运行,由于电力系统具有时变性,有时变压器处于轻载或完全处于空载状态,这使运行时变压器损耗增加。③线路未能采用经济截面积及经济输送距离,致使加大设备损耗的同时也加大了设备投资。
3.三相负荷不平衡
配电线路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在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会增加线路损耗。当不平衡度超出相关导则规定的20%时,就会使得线路中线电流逐步增大,从而导致线路损耗不断增加。
4.无功补偿容量少
目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呈剧增趋势,为满足各行各业用电需要,城市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其中工矿企业大量使用感性用电设备,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行中除了要消耗系统大量的有功功率之外,还要向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功率,迫使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系统无功功率的缺失加重了电网损耗的增加。
5.理论计算精度低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面向客户,网络庞大复杂,具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而对电网线损进行理论计算是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路损耗、制定线损率指标的有效手段,与统计线损计算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科学性。理论线损率通过采用电网各元件负荷、电流、电压等日实测为基础,计算每个元件的损耗,最终得到整个电网损耗。
10kV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损耗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为计算方便大多采用简化算法,如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值电阻法等。但在这些传统方法计算中,往往会对网络中的数据采用些假设、等效和简化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由于计算网络电阻等效的方法不同,得到计算结果的精度也不同。因此,在常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从无功角度考虑对系统损耗的影响,考虑无功经济当量的线路损耗计算方法是现在一种比较前沿的计算方法。
二、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措施
1.做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相关设备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相关设备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网线路的耗损量,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首先,企业应该提高对材料和设备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对设备材料的控制工作。其次,制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相关设备材料的标准,提高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性能,做到电力工程要求的稳定性、绝缘性和节能性,保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思维整体安全。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计量设备,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同时,要想更好的完善计量设备,将线损降到最低,还要将计量表和GPS负荷相结合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和远程付费,从而防止出现抄表数据虚报和用户偷电行为的发生,提高计量的精确度,维护供电企业的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培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上,而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导致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偏低,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运行和管理上都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让管理人员认识到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以便在电网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另外,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对有可能对人身造成危害的隐患及早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加强周围环境的保护,对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处理,将环境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输配电网运行的质量。
3.加强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网络改造,不断改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结构布局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网络进行改造是减少线损的重要手段。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力设备和网络的检修,及时更换一些老化的设备和线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线路漏电和耗损,而且还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对一些比较落后的设备进行改造,使用节能型的变压器和复合线路。另外,电力企业要不断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结构布局,尽量缩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距离,减少迂回路线,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结构的合理性,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功能,以便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
4.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的线损管理规章制度是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线损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针对线损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任组长,直接对线损管理负责,从而将线损管理提高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当中。其次,实行管理责任制度,将线损管理的责任层层细化,具体到岗位和个人,同时还要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要追究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从而使管理人员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线损管理的质量。最后,加强对线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能力,从而为提高线损管理质量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同时,还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去,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线损量。
5.做好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网络改造
要结合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实际,加强对设备和网络的检修,做到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持续更新,特别在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线路、绝缘体、器材的老化和变性加以控制,在避免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漏电和损耗的同时,提高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效率与安全。要加强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网络重要设备的改造,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和复合线路,达到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能耗的控制,进而提升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6.健全抄核收费管理制度
线损主要是由于线路在输电过程中,线路自身结构格局不合理以及输电线路质量问题造成大量的电量损耗,这被称之为主要线损原因,但有些统计的线损是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所以要不断加强电量统计制度的建设,加强对线路的检测检查,定期做维修工作,建立健全的反漏查制度,用高科技的手段提高反窃电和反漏查电的工作效率,来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偷电、漏电导致的线损率提高。
结语:
加强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的管理至关重要,对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并且还能够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强化线损管理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因此对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11,(15).
[2]张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1,(9).
[3]申军伟.预防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
论文作者:王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输配电论文; 线损论文; 工程论文; 电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