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李新宁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李新宁

李新宁

身份证号:3203811972****5711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材料是构筑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因此混凝土结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障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相关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且为了避免管理盲目性,要以其中要点为方向,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当前,很多建筑物都采用混凝土钢筋结构,和其它建筑进行比较来看具备很多的优点,由于材料的来源较为广泛,生产制造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可模性,施工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在建设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施工作业效率。但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在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达到完全掌握施工技术要点的要求。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现状

1.1混凝土材料质量强度不达标,导致自缩或产生结构裂

缝。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强度能够直接反映土木工程建筑强度,而混凝土强度又与前期施工原材料配置比例和后期施工养护等工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混凝土结构自缩或产生结构裂缝。因不同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生产和配置的参数要求不同,若在施工时技术人员加入的水和砂石的比例不当,施工时没有按既定规范配置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充分搅拌施工原材料,养护过程中未进行适当的养护作业,这些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问题。

1.2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水泥强度等级高,形成的混凝土就会具备很高的强度,土木工程种类之间的差异导致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必须要结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环境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选用满足实际要求的水泥,水泥规格型号选用的准确,可以为土木工程打下良好的质量基础。除此之外,水灰比因素对于混凝土结构强度之间形成正比例关系,为了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应该科学合理设计出满足实际施工需求的水灰比,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为达到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要求,进行可靠的保障。

1.3温度控制方面的影响因素

温度也是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对温度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构件内部和外部就会形成很大的温差,极易产生裂缝和变形等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具备的强度和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当温度大于混凝土承受极限,具备的抗拉强度就会显著下降。所以,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应该首先对其性能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掌握,从周围环境的温度状况,混凝土在固结时形成的水化热问题,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温度控制方法,从而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1.4施工工序不严谨,施工质量不高

施工工序合理与否,事关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益。据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可知,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要求高,水泥强度、水灰比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序要求更严格,但目前我国一些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序不严谨,建筑企业盲目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缩减施工工序,如在混凝土搅拌水化过程中,水泥会散热,若这部分热量无法及时散失而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集聚,则会在其内外部巨大温差作用下,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影响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原料选择

混凝土原料大致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这些材料是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慎重进行选择。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首先要围绕设计中的强度要求、对水泥、粗骨料、细骨料进行选择,严格控制这些原材料的性能等级、数量以及类型,其次针对水原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其他三项原料的用量来控制水的用量。此外,在现代技术背景下,这些材料的类型有很多,而不同类型的材料在性能上各有特点,例如部分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所以在选择时有必要结合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2.2钢盘模板技术要点

钢筋模板对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也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应该对模块具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模板表面强度满足施工要求,还要保持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由于施工地区温度差别,不同的建筑结构对模板要求也不尽相同,在进行混凝土模板施工之前,应该对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主要对地下的水文、土壤情况进行调查,必须要做好模板的支护,保证模板可以用于施工作业。在对模板所需的钢筋进行搭接,应该详细考虑浇筑和模板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好合理的搭接部位,有效保证搭接质量。

2.3对混凝土水化热现象控制的施工技术要点

为了保证水泥量有效控制,特别是规避水泥的水化热问题,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采用直联更好的材料作为水泥替代物,确保混凝土热量被有效释放,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水化热现象。一般来说可选择低热水泥作为混凝土制取原料,该原料可有效消除水泥中的水化热现象。另一方面可考虑采用水泥降温技术措施,在混凝土制取完毕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例如可在完工的混凝土结构中安装进水管,通过水管水体温度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这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2.4重视和规范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要切实依据具体浇筑规范标准进行,为了避免产生施工裂缝,振捣设备的配备要做到插电均匀。当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反复抹压作业,然后采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对抹压完毕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护。在此阶段,还需定期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防止其由于水分的不断蒸发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因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高度重视和规范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工序前提下,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初步质量检测和后续复检工作,结合工程外部环境,规范作业工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2.5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对其质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混凝土构件完成浇筑后的12~18h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养护,经常采用的办法为浸水、围水或覆盖等方式,养护的时间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所需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周。如果连续5天的温度低于5oC,应该按着冬天的施工作业标准进行养护,可以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或者利用蓄热的办法,防止由于温度较低对其造成不利的影响。

结语

伴随着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竞争,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需求和要求,而在土木工程结构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尤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日益多样化,所以通过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无损检测及混凝土缺陷测试等方法,进一步规范混凝土配制、搅拌生产工序,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可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钮依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8):99.

[2]王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5):147-148.

[3]廖国福.浅析建筑工程中钢混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1+6.

论文作者:李新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李新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