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莱芜供电公司)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链的环节越来越多,导致各个流程环节越来越难以协调。电力企业从而物资采购到电网建设,其中设计到较多的物资运输,如海上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同时还需要不同运行方式的衔接。在我国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链上存在物资价格和电力销售价格,但其相关脱节,致使采购链条存在一定的断裂风险。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系统、先进的管理思想,促使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一、供应链管理与电力企业物资供应内在机制
(一)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根据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商流的控制和把握,并对供应链中的主体交易进行计划、组织和协调,从而形成的管理过程。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实现物资交易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的均衡。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将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进行高效率的优化和整合,并针对供应链功能进行重新配置,从而保障供应链条中所有成员合力发挥作用,并需要将采购物流环节和其他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从博弈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让供应链条中各个主体处在纳什均衡状态中,从而保障所有成员的利益。
(二)内在机制的概述
电力企业物资供应中供应链管理的要点,主要是根据其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物资供应特征进行明确。其中电气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物资供应特征能够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调畅通软硬件机制的构建。在物流环节中,首先要注重将相应的物资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输到相应的场所,并需要在运输的过程中,确保其经济效益。物资供应管理主要是指,供应商根据电力企业的采购清单提供物资和材料的过程管理,其是供应链条中的主要环节。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主要是指根据物流信息的掌控,实现对电力物资的控制。在供应链条中,企业不仅需要了解下游客户对物资的需求,还需要注重考查上游供应商对物资的供应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保证其有效运行,才能给电力企业物资供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对安利企业在传统物资供应中,其驱动因素主要是库存,通过反复询价的方式,进行采购,造成采购成本偏高,且电力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比较短暂,信息交流也不准确。而电力企业供应链下物资供应,其驱动因素是生产需求,与供应商构建战略合作关系进行采购,具有长期合作特征。在选择供应商时,也主要是通过评估和评价的方式进行选择。
二、我国电力企业物资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的“零”库存管理模式问题
电力企业为了降低库存物资存量和运输成本,常常会采用虚假的“零”库存管理模式,该种模式是指供应商根据订单要求,将相应的物资运输到目标位置,其中所产生的资金流消耗量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在此管理模式中,供应商拥有库存所有权,可以保障物资库存供应及时,但会提高供应商库存运营费。而电力企业所承担的费用,主要是物资消耗后,所产生费用,以期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虚假的“零”库存管理模式,虽然是电力企业库存管理成本得到降低,但供应商的库存压力和风险将会影响增加,此时供应商会通过提高物资价格的方式,将相应的费用在此转换给电力企业,因此实际上电力企业库存管理成本并没有减少。而且这种模式还会导致电力企业与供应商因为价格问题产生矛盾,无法进行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同时还会在市场出现大变化时,供应商会为了短期利益进行博弈。另外在虚假的“零”库存管理模式中,库存的离散分布特征,会导致电力企业的成本相应增加,并且会影响电力企业与供应商独立体系的兼容性和匹配性,从而致使资源整合达不到要求。
(二)交易主体协同性差问题
由于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互相不信任,且缺乏高效率的信息平台,致使交易主体存在协同性差的问题。由于供应商之间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致使各个企业的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不符合如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导致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链条难以针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做出反应。
供应链条中各成员企业之间都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某种情况下,还会产生利益对抗,导致各成员之间难以彼此信任,致使市场出现波动时,各成员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博弈。
三、以供应链管理为导向的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改善措施
(一)供应商选择和考核方法
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物资供应商资源的整合,其应当根据物资供应的质量和标准,对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和协调胚胎等能考察。同时供应商的产品研发能力、工艺控制、产品生产、安全环保等都是店里企业需要评估的方向。在对供应商的评估方法中,主要有层次分次发、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等。电力企业还应当根据自己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协助供应商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保证电力物资供应的质量、价格都符合电力企业的要求。
(二)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电力企业及各个成员需要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为了减少企业之间的界限,需要将物资需求信息、决策信息和操作信息都转移到网络信息平台中,提高同步化的效率。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采购信息化主要包括内部运作信息化和外部业务运作信息化。电力企业应当利用网络进行采购信息系统的整合,将供应商的活动转换为电力企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确保电力企业和供应商都能够随时了解所需的物资变化,从而有机的进行物资的采购和生产。网络信息平台还应当具有申报管理功能、资金管理功能和仓库管理功能等。
(三)库存管理方法
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化集成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上游供应商对下游客户的订货和库存管理进行指导和协助计划。电力企业物资管理需要结合电力企业生产需要,明确电力企业全面的物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随后结合供应商考核方法和框架协议的签订,建立电力企业虚拟化库存,同时电力企业需要根据物资的供应情况,支付给共因伤相应的费用。电力企业及供应商通过建立信息化物资库存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对所需库存信息和余缺情况进行监控和调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方式,即需要提高供应链管理在物资采购环节中的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物资供应中存在虚假“零”库存管理模式问题和协同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供应商选择、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等方法,促进电力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优化。
论文作者:李兴业,刘峰,闫传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供应商论文; 物资论文; 物资供应论文; 库存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 链条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