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内的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43例展开研究,依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家长对此次干预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5.2%,对照组7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对照组36.3%,P<0.05。结论 对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先天性肠闭锁;肠狭窄;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研究证明: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畸形疾病,目前手术为治愈该病的主要措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有效恢复肠道的通畅。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完全肠道外静脉全营养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致使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患儿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且对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在治疗期间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疗效的同时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整体减少和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内的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43例展开研究,依干预模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21):男/女(11:10),日龄5-52天,,平均(28.56±10.36)天。对照组(n=22):男/女(11:11),日龄5-53天,平均(28.89±10.48)天。对比分析43例患儿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按照我院科室规章制度实施相关的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围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基础护理:出生后腹胀、持续性呕吐、不能正常进奶等现象均为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患儿临床主要表现,所以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和脱水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儿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确保患儿皮肤清洁,做好相关保暖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②加强营养干预:对患儿机体营养状况给予全面评估,而后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一定的营养干预措施;例如补充血浆、脂肪乳、蛋白质、氨基酸等高营养食物,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尽量低盐,多食用优质蛋白等食物,每日饮食量严格控制在300g左右;帮助患儿全面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严格遵医嘱给药,叮嘱患者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切勿随意更换药品种类或减少药品数量,服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③术前准备:手术前4h禁食禁饮,静脉滴注10%的葡萄糖溶液从而有效预防患儿出现脱水和低血糖现象,给予胃肠减压措施,必要时可以用温盐水洗胃,从而有效清除胃内附着于胃壁的钡剂,减轻患儿胃粘膜水肿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上述措施时,帮助患儿取斜坡卧位,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呕吐现象。(2)术后护理:①转运护理:患儿在做完手术后需立即运送至NICU病房进行观察和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因此在转运过程中一定要携带各种抢救工具,并且转运时速度尽量快、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到达儿科NICU病房后立即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病情较严重者可以实施呼吸机辅助治疗。②呼吸管理: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出现呼吸道水肿、充血、排痰困难、气管分泌物增多、窒息等现象,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确保其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做到每2h帮助患儿翻身,每6h给予一次雾化吸入治疗,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主要检测内容为机体血氧饱和度以及换气功能。③疼痛护理:手术会对患者造成极大创伤,因此术后疼痛为患者常见表现,临床护理措施实施时应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一定的镇痛措施,疼痛较轻者通过音乐等干预行为,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疼痛较重者严格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镇痛。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家长对此次干预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医院自制,分值0-100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区间),不满意(≤70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总满意度。
1.3.2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两组患儿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膜炎、硬肿症、吻合口瘘[3])发生率;
1.4统计学
此研究用SPSS系统,计量资料以(x±s)体现,采用“t”值统计分析并做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体现,采用“x2”统计分析并做检验;组间比值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家长对此次干预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95.2%,对照组72.7%,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新生儿接受肠道闭锁术治疗后临床死亡率较高,究其原因发现与手术本身密切相关,但部分患儿与术后护理不当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此次研究中我们选择特定时段内的43例患儿展开研究,对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手术前开展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例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干预措施,从而显著增强患儿手术抵抗力,并有效预防术后机体出现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与此同时术前还实施常规胃肠减压,从而有效避免患儿术后由于误吸所引发的呼吸系统感染或窒息加重等现象[4]。由于新生儿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差,加之手术会给患儿机体带来一定的创伤,所以患儿在围术期生命征各项指标变化很快,因此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导致手术疗效欠佳和患儿后期并发症较多。
此研究旨在分析对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43例患儿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疗效显著,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9.5%,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6.3%,并且观察组家长对此次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5.2%,对照组仅为72.7%,由此可见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较常规护理好。究其原因,发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儿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真正将以人为本[5]的护理干预理念贯穿于患儿整体护理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还有效减少了患儿后期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新生儿临床效果较好,因此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钱小芳,陈亚岚,刘桂华,等.先天性肠闭锁、肠狭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4):17-20.
[2]高林,李炳,蔡久英.腹腔镜诊治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1):69-71.
[3]吴晓燕,张翠凤.循证护理用于小儿先天性肠闭锁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17-319.
[4]郑丽丽,诸纪华,钟菊红.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1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1):38-40.
[5]刘亚庆,陈海燕.一例先天性肠道多处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6.22(12):42-43.
论文作者:罗淑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患儿论文; 先天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狭窄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措施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