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化的几个理论问题_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关于国际化的几个理论问题_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有关国际化的若干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国际化的概念与内涵

国际化是人类社会打破国家与民族界限,持续地、全方位地拓展合作范围的趋势。古代的雅典与罗马曾经是各国进行合作的交汇地。唐朝的长安更是让许多东西方国家心往神驰的国际圣地。当时的这些城市都称得上“国际城市”。但那时并没有出现国际化的概念,因那时拓展合作范围的努力没有能够持续地进行,而且也不是全方位的。那时的合作是断断续续的、局部的,当然也就算不上国际化。

如果给国际化下定义的话,可以说国际化指的是人类打破国界,持续寻求全方位合作的趋势。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停止。这是由人的本性及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人类有追逐最大利益的本性。国际化可以给人们带来比局限于本国(或本地区)时更大的利益,人们当然不会再去就小弃大。价值规律是最重要的经济规律,它告诉我们: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当人们通过国际化使自己的产品大大低于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时,人们自然再也不会丢弃国际化这个法宝。国际化还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各生产要素都能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而参与国际化的各方都不会因此遭受损失。这就是国际化注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过程的主要原因所在。

国际化的定义中有“全方位”一词,是因为经济活动不可能孤立地进行。伴随经济合作,必然出现政治合作、外交合作、军事合作以及文化合作。前边说到的唐朝的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城市,但不能说唐朝就有了国际化,正因为那时的国际合作比较简单,各国不过是做一做简单的贸易,没有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早已不再局限于贸易,几乎渗透到一切可以想到的领域,无所不包。

由于未搞清国际化内涵而出现认识混乱的事屡见不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国际化”一词的滥用。有的人因国际化涉及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就想当然地制造出诸如“军事国际化”、“政治国际化”、“文化国际化”之类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有问题的。国际化用滥了,就会造成混乱。如果想在“国际化”的前面冠以特定修饰语的话,必须看一看它符合不符合“国际化”的定义,特别是符合不符合“持续”与“全方位”两个限定。上面所列举的几个国际化的说法之所以都不成立,是因为在上述领域根本不可能进行全方位与持续的合作,只能进行局部与暂时的合作。现在学术界还有“城市国际化”、“国际化城市”之类的说法,笔者也在非正式场合使用过这样的词汇,现在看来需要反省。城市本身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空间场所,不是经济活动的领域。国际化的主体只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领域,不能是活动场所,人们只能在城市中从事国际化的活动、完成国际化的过程,不可能让城市变成国际化的主体。如果一个城市成为国际化的交汇点,可以说它是国际城市,而不能称之为国际化城市。判断一个城市是否称得上国际城市,主要看其能否为国际化活动提供合格的场所与设施。我们将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叫做国际城市。国际城市有疏导国际化潮流的功能。比如我们可以把巴黎、伦敦、柏林、纽约等城市称为国际城市,但不能称其为“国际化城市”。我们也不能因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在城市中从事国际化的活动,就称这样的现象为“城市国际化”。

概念上的歧义产生于对国际化本质认识上的偏颇。国际化是人类组织行为发展演变的产物。组织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人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以组织为单位展开各种社会活动的,人类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各自为战的阶段。人们通过组织互相协作或互相排斥。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组织的规模与结构不断改变,组织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就是人的组织性发展到高级阶段后的产物。当受国家、民族或地区局限的组织容纳不下日新月异的新生产力的时候,人类就开始了在更大范围构筑组织的巢穴。换言之,组织向整个世界开放了。人们在更大范围里协作,创造更大的产出。国藉、民族等对经济行为并不构成太大的障碍。当然,必须有“公正”作保证才谈得上国际化。通过侵略等野蛮手段实现国家与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做法与国际化风马牛不相及。当今的跨国公司就是国际化的结晶。国际化的内在动因是追逐利益。人们发现,打破国界实现新的人际协作后可以达到互利。从这个角度看,旨在谋求单方利益的侵略战争将越来越不得人心。可见,国际化不仅是获取利益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人类进步与维护世界和平的手段。

二 国际化的发源及主体

国际化发源于人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是人类的主体社会活动,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国际化最早渊源于市场。人类很早以前就发现,国际贸易可以使双方获取利益,尽管早期的贸易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丝绸之路就是早期国际贸易的产物。但对等贸易的利润终究有限,它后来被战舰贸易取代。战舰贸易利润甚丰,但它违反人的良知,违反公正的法则,是典型的单方受益。战舰贸易终于本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后国际化的嫩芽才真正被萌发了出来。

国际化定位于七八十年代。特别是80年代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信息、人才、高精尖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然被著名学者维纳誉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的飞机、计算机、电话已经为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些,不同地域的沟通就不再存在不可逾越的阻隔。企业组织终于冲破樊笼,完成了新的组合。跨国公司这一新的企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现在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约5万家。 以国家为本位的资源配置体系正在被以区域或多国籍集团为本位的体系所替代。资本、技术、劳动力乃至市场等正迅速脱离狭隘的国籍,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被更大范围实体之间的竞争所取代。这一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资本的迅速增值,它同时唤醒了人的正义与良知,使人在追求高效益的同时不失公正,破天荒地实现了经济行为的多元受益。人类从而摆脱了此消彼长的利益争夺模式,越来越互相依存。跨国公司不仅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也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得到优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得到了统一。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因此而加深了理解。

经济领域正全方位地趋于国际化。比如市场国际化早已不再局限于产品市场,几乎无所不包。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发展,现在,世界各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总额已超过1 万亿美元;年世界贸易额已超过4万亿美元。再如金融,已构成了包括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金融资产、金融收益在内的全方位国际化。金融中心行情的变化往往要影响到全世界。现在,在我国开设的外国金融机构已近200家,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已逾500家,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的网点已逾650家。总之,几乎在一切领域都形成了汹涌潮湃的国际化浪潮。 其中起到重要催化作用的是信息国际化。电信市场的国际化与计算机联网功不可没。

以上都不过是表象,在国际化大潮的背后,深藏着这样一个规律:人类已结束了热衷于强权政治的时代,经济成为了世界舞台的主角;以强凌弱,单方攫取利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互利互惠(当然离绝对公正尚有一定差距);贸易、贷款、援助等传统的经济沟通手段虽然不会消失,但在经济交往中所占比重正迅速下降,直接投资将日益普遍;贸易壁垒将逐渐瓦解,价值规律将在更大的范围起作用……

综上所述,国际化的主体是经济,国际化是经济要素进行横向新组合的一种趋势。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军事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外交一体化”的尝试,但都未形成真正的国际化。这雄辩地证明,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及地域(国家与地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都不容自身或外力(不管是军事的还是非军事的)任意对其进行新的组合。只有经济可以进行这样的组合。这是因为,追求最大产出永远是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与目的,为了满足这一目的,人们宁可打破国界。一俟打破国界的条件具备,就会形成国际化的浪潮。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并不会因此失去民族自尊与民族传统,只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既然已经进入了国际化时代,就只能顺着这个潮流走下去,别无其他选择。

三 国际化的意义

国际化的意义并不能完全通过国际化已经给人们带来的高产出的现实来加以确认。这是因为,国际化才刚刚开始。从本质上说,国际化开创了互惠互利的新时代,但现实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国际化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也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非常像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刚刚出现时,把人的自私本性张扬到极至,从莎士比亚到巴尔扎克,都对由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引发的罪恶口诛笔伐,在那时的人看来,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简直乏善可陈。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市场经济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国际化情同此理。现在发达国家分享利益的大头,有如当初资本家分享利益的大头。不同的是,现在的不公平比那时轻得多。国际化臻于完善之后,不公平也就会自然消除。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际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国际化是世界范围的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它的意义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加以领会:

A 国际化解决或缓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市场经济本身有无限扩大供给的功能,但市场经济解决不了扩大市场需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供给是无限的,但扩大需求却是有限的。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发达国家主要靠发展第三产业解决这个矛盾。第三产业的确可以扩大需求,但光靠第三产业十分有限。它基本没有刺激与带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功能。它不可能把经济发展总水平引向新阶段。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市场需求作后盾,但更需要形成激烈竞争的客观环境。只有充分竞争,才能刺激人的创造性与潜能。在世界的大范围竞争,通过国际化,会不断地刺激人们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拓宽人们的需求。从本质上说,扩大需求的根本途径是开发新产品,而不是发展第三产业(当然第三产业也是必须发展的)。国际化把产品的市场大大拓宽了,同时也大大地刺激了需求的总量增长与需求的多元化。而且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剂需求的作用,使需求富有了弹性。

B 国际化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地球的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总的说是南贫北富。按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各国都把国门关闭起来,以“自给自足”为原则的话,能够维持生存的国家一定是寥寥可数。自然资源的不均比较容易解决,通过贸易即可互相补缺。但如今的“资源”早已不再局限于物资,它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甚至无形资产在内的全部生产要素。从现实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占有技术与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势。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源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按照经济规律,将这些资源统筹配置才可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直接投资完全可以使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同时受益。直接投资把资源配置的范围扩大了,使资源配置的选择余地增多了,从而使资源配置的行为被优化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单项资源优势可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最佳组合。

C 国际化促进了人类的交往与理解

传统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主要手段有以下4种:战争、外交、文化、贸易。外交与文化交往是超稳定的,这两种交往方式永远不会消失,甚至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战争与贸易这两种方式则随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战争甚至有可能在某一天从地球上消失。即使就当前而论,战争的作用已远远不如半个世纪前那么重要了。90年代的海湾战争实际只打了几十个小时,短得像划天而过的一道闪电。它说明征服已近于没有意义。从国际交往的意义上说,贸易与战争是对偶的。二者都是谋求利益的行为,一个是用公正的手法,一个是用野蛮的手法。国际化其实就是贸易的发展与延伸,是用公正、和平的手段进行国际交往。尽管在国际化过程的初始阶段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作为战争的对偶物,她前途无量。国际化把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紧紧地连接到了一起。共同的利益完全可以跨越种族、风俗、思想意识的障碍,使地球的各个大家庭能够和睦相处。当两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国家通过直接投资或合资建厂双双获利时,他们自然会在无形之中变得亲密起来。

四 国际化的走向

国际化是指经济领域的一体化趋势。但随着它的不断深入发展,会引起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方式的变化,择其荦荦大者可归纳如下:

A 跨国公司促使地球大家庭诞生

大概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所进行的跨国公司组织规模上的调整。为优化国家企业规模,美国大约花掉了100年的时间。日本是发达国家中优化企业规模花费时间最短的国家,但也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在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下,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与国家内部的资源配置在原理上是相通的。一旦扫除了政治、宗教、文化与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障碍,人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纳入到经济规律的轨道上来。经济规律并不因人种与文化而异。有人将跨国公司也称为多国藉公司,实际上“公司”并不是国际化的唯一载体。随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将会出现更多的经济沟通方式。贸易、资本、金融、电信的国际化进程将会越来越快。因此,原来的国家内部的产业结构布局将被全球范围的新布局所取代。这种布局是动态的,不断朝着最佳效益重新分化与组合。通过这样的不断组合,最终会实现“地球村”、“地球工厂”的目标。

B 经济将成为不同国度往来与交流的主要媒介

21世纪是经济的世纪,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民族的自尊与国家的强盛都只能靠经济实力来表现。炫耀武力越来越不得人心。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战争会牵扯到诸多国家的利益,许多国家都有大量的其他国家的不动产,许多企业都有多重国藉,因此一场战争会牵动许多国家。更重要的是国际化已经给许多国家带来利益,受益的国家还会变得更多,这些国家不欢迎战争。国际化的受益国会对闭锁的国家形成巨大的压力,致使国际化的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互惠的经济合作是最理想的交流。

C 国际化将进一步促使大国势力的均衡化

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已成明日黄花。拿美国来说,它虽然在军事、经济上仍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它已经不能像五六十年代那样一国主宰世界的全部事务。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爱国者导弹,有一部分技术就是日本的。离开欧洲、日本,美国的高精尖产业立即就会陷于瘫痪。这种均衡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下一个世纪,世界会进一步均衡化。国际化将赋予后进国家更多的发言权,因为后进国家也是世界范围资源配置的一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下一个世纪亚洲将成为世界重要的一个极。因为亚洲不仅具有劳动力与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具有企业管理方面的优势。

D 国际化将把人类带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组织与科技是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纵观历史,每次组织结构调整与新科技的推广都能使社会大跨步地前进。股份公司就是企业组织的重大变革,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是无法计算的。近几十年来,高科技有了迅猛的发展。旧的组织体制严重阻碍着新技术的发展。因为现代技术往往涉及多种学科、多种产业,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国际化能最大限度地优化组织,从而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不久的将来,遗传工程产品将走进普通家庭,超导也将实用化。当打破了人才、资本、技术、设备的国界,实现了组织上的最佳组合的时候,生产力必然产生质的飞跃。那时谁知人能创造出什么奇迹来呢?!国际化将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五 加强对国际化问题的理论研究

我国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开放”就是对汹涌澎湃的国际化大潮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近20年来,我国从开放中受益几何实难计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曾经历过与世隔绝的年代,其结果是停滞与贫困。闭锁与开放所形成的差别应在云泥之间。可以说,近十多年来,我国是从国际化中受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化使我们得以“避短”——它弥补了我们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信息不畅;国际化使我们得以“扬长”——它使我们的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皆可尽其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就可以顺风满帆、高枕无忧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化大潮中如何操作?如何迎接新机遇的挑战?怎样在企业重组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特别需要加强对国际化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应当说,我们对国际化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尚属薄弱环节,笔者的初衷就有抛砖引玉的意思。比如我们在强调开放国策不变时往往是从政策连续性的角度加以阐述的,较少从国际化的本质出发加以论述。从理论上说,国际化不是历史某阶段的产物,它不会昙花一现。只要人类走到了这一步,就再也不可能走回头路了。国际化具有刚性。只有搞清楚国际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才可能坚定“开放”的信心,在国际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化有如市场经济,也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就像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低级阶段一样,我国的国际化同样处于低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国际交往时我们往往难免吃一些亏。为改变这种局面,我们也必须加强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国际化是动态的趋势,它的走向没有固定模式。在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一个国家扮演什么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应越来越多。类似这样的问题都是急需研究的。

在历史上中国为国际交往作出过很大贡献。有一位日本实业家就对我说过:“在理论上,最早提出互利思想的是你们中国的墨子,他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倡过‘兼相爱,交相利’。”这位实业家对墨子推崇备至。其实丝绸之路就是对“兼相爱,交相利”的伟大实践。从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始我们落伍了,万幸的是我们现在又重新和世界文明融为一体了。不过,我们必须去除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情绪,扎扎实实地做好国际化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标签:;  ;  ;  ;  ;  ;  

关于国际化的几个理论问题_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