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久的土建施工工程实践中,人们总结了一套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些管理模式已经渐渐落后,跟不上新时代土建施工中的管理现状,对大多数土建工程来说,其管理缺乏系统的模式,仍存在粗放式的管理,产生了许多经济和材料上的浪费,因此优化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
引言: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以及质量,优化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模式,提高现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保证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控制方面存在问题。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专业面广、操作工序繁琐的工作,并且对施工现场的全面检查和全面控制都具有很大的难度,并且现行的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通常采用抽检的方式,这样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遗漏的质量问题,这种缺乏科学性的不合理的现场管理模式,并不能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经常导致土建工程经常出现返工重建的状况,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1.2缺乏现场监管。土建工程的现场操作具有劳动人员多、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并且所有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不尽相同,这样给现场操作人员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难建立统一的监管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这样就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违反施工计划和步骤的施工、不根据现场的规章制度以及施工标准进行随意操作、建筑材料和施工器具随意堆放等方面的问题,并且没有制定严明的纪律以及严格的组织,致使施工现场出现施工人员随意搭配、组合松散、缺乏合作的状况。
1.3淡漠国家法律法规。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工艺措施以及设计方案并没有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定,通常只是次用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的管理模式,安全教育和分项交底只是为了应付相关单位的检查,再加上有的检查部门以权谋私,导致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出现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合格、施工方案不到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此外,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也没有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经常出现搭设错误的状况,再加上相关单位并不重视材料的质量,这更给施工现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目前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约有3500万,其中有近2500万是农民工。相比之下,建筑方面培养的本科生、专科生每年约3.3万人,而技校生每年只有近3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相当稀缺的。
2.2对国家法律法规意识淡漠
施工现场的设计方案、工艺措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走过场,形式上较为简单和千篇一律的。存在施工现场不符合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其次是搭设为施工专用的脚手架时,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搭设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和不完整的。脚手板搭设过于简易或者脚手板上堆放大量杂物、材质差和不牢靠、无排水措施等违规做法,是导致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监管
土建工程项目现场操作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存在施工工具、材料随意放置、施工现场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和计划、不按照标准和规章制度随意操作的混乱现象;此外,还有施工人员组合松散,随意搭配,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的约束,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
2.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土建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操作工序多、专业面宽、工作量大,对每一个层面控制和实现全面检查的难度大。采取抽检的方法,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现场缺乏对施工过程实时的、科学的、合理的全面控制,即对施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目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及对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三、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3.1完善组织结构,加强现场的组织管理
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思想建立高质量的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并保证各项规则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严格执行。制定并落实生产责任制,将每一个工序环节责任都落实到个人,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安全施工、科学施工的良好氛围。同时应加强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根据工艺流程对各专业的工序特点和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最优搭配,从而实现土建施工现场的分工合理、协调统一。
3.2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指导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减少由不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引起的建筑材料浪费和工期的拖延,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因此,在组织施工前要组织设计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单位人员等进行充分的现场考察和讨论研究,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执行。同时,应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对施工材料的采购、进场、运输和存放等各个程序严加管控,使建筑材料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得以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工序的管理,严格对工程的每到工序都进行质量预控,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3.3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加强土建工程施工队伍建设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前提,因此,施工单位要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大重视力度,对于新入场的员工和调换工种的员工,在其上岗前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格落实“三级教育”。从而使施工从业人员能够从思想上和操作实践上进行安全生产。同时,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做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的文化环境,使施工人员时刻谨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日常作业中树立安全防护意识,从而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4定期排查质量和安全隐患,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除了依靠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外,还要充分利用和依靠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施工企业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充分利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安全科学的技术装备,定期排查质量和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切实做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提高建筑质量,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应该重视对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成功的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不仅需要专业、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施工企业具备尖端的专业技能,通过对现场管理方法的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对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德军.土建施工中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交际,2013(3).
[2]罗添明.议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研究[J].2015(1).
[3]余杰柳.浅谈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3(2)
论文作者:王晓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土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质量论文; 操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