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研究论文_胡利华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研究论文_胡利华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以2015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患8例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本组所选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措施。结果:本组10例病患,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比体征早出现,所有病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与气促等症状,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血气分析检查为低氧血症,且巨细胞病毒-DNA和巨细胞病毒IGM检测提示阳性。通过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同时应用大剂量甲强龙亦或者是丙种球蛋白等综合疗法,当中有6例治愈,本组的临床治愈率为,有2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咳嗽与发热乃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病情进展后,可引发低氧血症、高热、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高热等症状,若不能及时诊治,将会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治疗措施;艾滋病;临床特点

现阶段,人们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概率非常高,特别是在机体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情况下,病毒复制非常活跃,可引发诸多的症状[1]。而艾滋病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存在多种机会性感染的情况,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艾滋病患者当中,约有16.7-73.7%的病患通水合并有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情况[2]。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发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临床需加强对本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治的力度。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特点及其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患8例,包含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在24-69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2.75±3.18)岁;艾滋病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者,6例;同性性传播者,1例;静脉吸毒传播者,1例。所有病患都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中国艾滋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艾滋病诊断标准,对此研究知情同意,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排除标准[3]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2)病灶周围肺大泡者。(3)严重支气管阻塞性疾病者。(4)肺动脉高压者。(5)有其它严重心肺疾病者。(6)肺纤维化者。(7)病历资料不全者。

1.3 临床表现

本组10例病患都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7.5-40℃之间,伴咳痰、口唇肢端紫绀以及咳嗽症状,活动后气急,且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静卧且不吸氧情况下,氧饱和度小于临床正常值,通常在85-92%之间。病情进展后,静卧出现明显气急症状,呼吸频率为35-40次/min,且口唇肢端紫绀症状加重,高流量吸氧时氧饱和度为80-90%。患者双肺听诊时无干湿性啰音,但存在呼吸音粗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肺CT检查

本组10例病患胸部CT检查表明,肺内为弥漫性分布斑片状以及片状病灶影,病灶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亦或者是表现出间质性改变的情况。

1.5 实验室检查

患者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降低者有3例,中度贫血者有1例,白细胞升高者有1例,血小板偏低者有1例,白细胞正常者有3例。血沉检查提示,8例病患都存在血沉明显增快的情况。CD4淋巴细胞检测提示,8例病患都<100个/ul,当中有1例为4个/ul,有1例为78个/ul。痰培养提示白色假丝酵母菌者有3例,经抗真菌治疗后再次痰培养提示阴性,且多次进行痰涂片检测没有发现卡式肺囊冲、糠酸杆菌、真菌和细菌。8例骨髓和血培养提示阴性,HCV-RNA阳性者有1例,HCV-Ab者有2例。血气分析发现,本组8例病患都有低氧血症。8例病患血巨细胞病毒-IGM抗体为阳性,巨细胞病毒-DNA为阳性者有8例。

1.6 治疗

起初,予以8例病患常规抗细菌治疗,并予以巨细胞病毒DNA和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待检测结果均提示阳性后,立即停止对患者施以抗细菌治疗。对于明确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病患,7例予以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用药量为250mg/次,2次/d。1例予以静脉滴注膦甲酸钠治疗,用药量为3g/次,2次/d。短期予以10例病患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用药量为120-240mg,采取静滴冲击治疗的方式,1-2次/d。若患者条件允许,可予以免疫球蛋白治疗,用药量为15-20g/次,静脉滴注给药,亦或者是静脉滴注胸腺肽,60-120mg/次,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同时予以患者无创呼吸机亦或者是面罩吸氧治疗,以对患者的缺氧状态进行有效的就诊。待症状明显缓解,且肺CT检查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后,予以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此外,还需对患者施以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

本组8例病患中,有6例治愈,1例好转,1例死亡,本组的临床治愈率为75.0%。因患者的肺部病灶中没有明显结节状,且存在严重低氧血症的情况,故,未对患者施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处理,无法开展肺部病理学检查。

3 讨论

相关资料中提及[4],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缺乏具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且和其它类型的肺炎进行比较,本病没有前驱症状,且还具有病程长以及发病隐匿等特点,通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情况,经抗生素治疗无法取得理想成效,但通过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治疗则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5]。因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危害性非常大,可引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临床需要加强对本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治的力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此,方可有效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减少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陶鹏飞,雷素云,杨欣平等.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42-243.

[2]林艳荣.AIDS合并CMP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58-1360.

[3]乔俊康.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5,(9):968-969.

[4]杨萱,王丽,李超锋等.抗病毒后 HIV/AIDS 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3):463-465.

[5]王建宁,门同义,李广云等.巨细胞病毒DNA动态监测在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7):462-466.

论文作者:胡利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研究论文_胡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