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科技发展与辩证思维_辩证思维论文

论高科技发展与辩证思维_辩证思维论文

试论高科技开发与辩证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试论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高科技的竞争。本文针对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对高科技与高新技术开发中的不同认识,从辩证思维角度阐述了高技术和高新技术概念的涵义、划定的范围和高科技与传统技术的辩证关系。并对我国高科技发展中的不平衡性以及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新技术 高技术产品 高科技 辩证思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实现生产力迅速转化,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高科技的竞争。高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实力,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①]。

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其中学术造诣较深者,都能感受到辩证思维在科研活动中的作用。高科技研究中辩证思维的鲜明作用在于它对理论思维上的启发以及能转化为科研活动中某一具体信念或创造性思维。

近年来,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使用了高科技或ATP(Ad-vanced Technical Product)这个词[②]。高技术、高科技与高新技术这些术语在许多场合常常同时出现。本文试图从辩证思维角度,阐述高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定义、划定的范围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高新技术开发中的不平衡性以及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等进行论述,可望得出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高新技术的定义和范畴

什么是高新技术?至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严格界定的定义。根据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初步考察,目前见之于书面的高技术的说法或定义多达五十余种[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定义:“高技术一般包括在某一历史阶段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而从技术进步的相对性角度定义来解释:“高技术是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一种新兴的、尖端的技术。”从辩证角度看,技术本身是变化的,今天是高技术,明天也可能成为一般技术。西方国家SIC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ion)的观点是:“高技术企业科技人员的比例高出普通制造业5倍,研究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则高出10—12倍[④]”。世界各国公认的对高技术比较全面的定义是:“高技术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技术群是指每种技术涉及到若干方面的技术领域。如航空技术群就包含空气动力技术、发动机技术、航空电子技术和航空新材料技术等。有关专家从八十年代开始对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进行研究,我国“八六三计划”中提及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概念相近[⑤]。国家科委从1988年7月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它与“八六三计划”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火炬计划”中将高技术产业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将高技术产品变化为“高技术、新技术产品”。高技术产业的概念由狭义的一般高技术产业演变为广义的、包括一切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有两层含义:高技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水平较高、反映当时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技术;新技术是相对原有旧技术而言的,指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

高技术也是新技术,而新技术未必是高技术。高技术与新技术在概念划分上属交叉关系,在难以截然分开时采用了高新技术这样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概念。高新技术是由传统技术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从根本上更新了传统技术。

高技术的范畴有多大?世界各国的划定都不一样,但又有共同认可的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空技术和新材料等。我国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高技术范畴在“八六三计划”中明确了七个领域,即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⑥],作为我国今后高技术发展的重点,为2000年后我国形成具有相当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

对于高新技术的划定范围,国家科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划定了11个技术领域[⑦]。将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划定范围相对照,也可以看出二者的明显差别: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客观条件,将高技术和新技术放在一起,采用了适合国情的高新技术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高科技是一个范围较广、边界不易确定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概念。一般认为,高科技是指那些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上,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综合国力起战略性作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开拓性的现代技术群。高技术与高科技也有差别,高科技含有科学、技术两种含义。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两个词,但又是辩证统一的。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高技术项目事实上包括了一部分接近开发阶段的基础科研成果,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的。比较确切的提法应该是高科技,但这一名词的内涵太广,易被理解为覆盖了所有的基础研究,因此,高技术和高科技两个词应该同时并存。

二、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辩证关系

从科技进步和人类整体活动的角度看,高科技的突破比传统技术或一般新技术的开发有更重大的意义。但是高技术研究的难度大、周期长、投资大、风险也大,许多极具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不具备广泛应用的条件。从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实践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往往不仅是从事基础和高技术探索性研究的国家,更多的是重视并能够较早地将其推进到实用性阶段的国家[⑧]。

考察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可以发现,日本在七十年代以前高技术研究较少,但却实现了世界经济史上奇迹般的高速增长。这有力地说明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看,不仅应重视高技术的先进程度,更应重视开发那些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新技术和传统技术,注重高新技术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建设中的平衡发展。

高科技之所以冠以“高”,是由于它具有高势能、高效益、高风险的特征。高势能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处于很重要的战略地位。高科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号称“高科技之巅”的航天技术投资效益比约为1∶14[⑨]。高科技还具有高风险,例如,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1分钟后突然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12亿美元的飞行器顿时化为乌有。高科技有其显明的内涵与特征,将一般科学技术说成是高科技显然是不恰当的。

完整地理解高科技开发中的辩证思想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求实意识,也就是严格依据实验或客观实际的结果而追求真理的意识。二是批判意识,即敢于怀疑原来的认识,大胆提出新的设想,并依据事实消除错误的意识。高科技与传统技术是相对存在的,事实上,现代社会并不是纯而又纯的“高科技社会”,高科技与传统技术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固定的界限可以截然分割。今后高科技与传统技术并存的局面也不会消失,这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科技在其领域内部需要大量的传统技术作支撑,而且在其外部关系上也需要各种技术的协助。

高科技的本质乃是物质微观层次运动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是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要由固体物理、微电子学、现代光学、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提供技术基础,生产过程中需要单晶硅的超纯和微细加工环境的超净,其烧结、扩散、离子注入等工艺,也只能在超净、恒温、防磁、防震等条件下进行。高科技产业的跨学科研究开发的组织者应善于沟通各个技术领域,从中找到结合点。各学科联系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许多原来看似互不联系的学科,但在高科技的相关发展中,可能成为密切联系的要素,导致相干效应(协同或合作效应),乃至形成独立的新学科或交叉学科。

三、高科技发展不平衡性的辩证思考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新中国诞生以来,在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诸种原因,科学技术的重要生产力功能尚没有充分显示威力,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还没有占主导地位。据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约占30%,仅相当欧、美等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水平[⑩]。近年来我国高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靠发展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加工业很难求得长足发展,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高新技术来弥补人均资源的劣势。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政策等诸方面的原因,我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应用,积压的科研成果达70%[11],造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为高科技创业者提供了用武之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发展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伴随着科技信息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科技成果中心的形成,这对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与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以及其它世界著名高技术开发区的比较可以看出,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收益高但风险性也很大的事业。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还需有风险资本大量投入的环境,切忌一拥而上。硅谷的成功引起了“硅谷热”,全美各地纷纷效仿,兴建类似硅谷的高技术产业区,如“硅山”、“硅原”、“东硅谷”、“北硅谷”、“硅沙漠”等,企图通过移植而不是创业来实现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其结果都不很美妙。

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有诸多方面的表现。近几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数量过多(达到预期目标的为数不多[12]),仅山东省就有大大小小18个开发区。开发区的质量与数量不同步,真正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很少。有些地区甚至不顾主、客观条件竟相攀比、盲目发展,致使许多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产业特色和区域分工。

当今世界处于高科技发展时期,但由于受经济环境制约,同时也充塞着幻想及各种伪科学,高技术开发中的一些“误区”是难以预料的,良好愿望获得不尽人意的后果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尽管失败之责任不在高科技本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还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市场本身的非万能性和人们对市场经济地认识要有个过程,高科技发展中新的矛盾也会不断产生。忽视这一方面,不防患于未然,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可能陷入重重困难之中。

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科技

高技术产品本质上是高新技术的物化,高技术产业之所以被称作“知识工业”是因为这种产业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我国高科技发展只有与经济发展在总体上协调一致、相辅相成,才有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科技的重要特征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投入高科技领域的资金有限。1993年我国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52个,国家投入资金仅2亿元人民币[13],使一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高技术,如美国SDI(即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等,对正在发展中的我国来说并不一定适用[14]。在发展高新技术时,若一味强调“高”字,则意味着以自己的劣势去和经济发达国家的优势竞争,其后果显而易见。明智之举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科技之路。

综观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占相当比重,并已出现了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效益严重滑坡的问题,极需大量适用的高新技术和资金对其进行改造。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社会提供各种新的高性能的产品,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为传统产业的更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可能使我国获得比发展高、精、尖技术更大的效益。引进高技术是必要的,适当的引进可以使我们超越某些发展阶段,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决不能盲目引进。而应先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做起,以此为起点带动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高科技研究必须要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围绕高科技的一切活动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尤其是要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贡献,作为检验其得失的基本标准。

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发展自己国家的高科技制定了相应地发展战略与政策,以求在这场波及全世界的高科技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我们应把握良机,有针对性地跟踪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及高科技研究领域的动向。我国发展高科技在观念上必须突破经济发达国家对高技术的认识,立足国内,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集中力量,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科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路。

标签:;  ;  ;  

论高科技发展与辩证思维_辩证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