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主动抢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唐学磊

配网主动抢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唐学磊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酒泉供电公司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大,社会各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故障停电的容忍程度不断降低,配网抢修管理现状与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且随着配网架构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对配网的运维管理和抢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障提前发现、检修快速开展、问题一次解决能力强化成为了摆在配网管理单位面前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配网;主动抢修;关键技术;应用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目前,用户报修信息主要通过95598热线,故障地址及故障现象描述不够准确清晰,用户报修信息渠道单一,抢修过程管控和闭环管理能力不足,配网故障研判、优化派单等信息支撑手段不足,现场抢修信息互动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为提升供电可靠性,缓解供需矛盾,强化配网精益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开展配网主动抢修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性提高配网抢修的事前预控、事中处置和事后跟踪能力,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国家电网公司配网运维管理现状来看,配网网架基础薄弱,自动化水平低、检测手段相对落后,配网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维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发电、输电、配电方面差异较大,尤其是配网方面欠账较多,随着近年来配网资金的不断投入,配网运行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主网相比,基础仍显太差,设备线路老旧、自动化水平较低、故障原因和位置判断手段不足以及故障自动隔离恢复能力欠缺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配网运维管理和优质服务的水平,国网公司下属各网省公司广泛开展了配电自动化改造、标准化建设、网架优化、设备更换、带电作业、一体化抢修和信息化规范等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配网管理水平。公司目前开展的配网一体化抢修工作,实现抢修业务模式、作业流程、体系建设和信息平台的规范统一。当前配网抢修工作由国网客服中心95598热线统一受理报修,形成抢修工单,工单流转流程为国网客服中心(-省客服中心)-地市抢修指挥中心(-县抢修指挥中心)-抢修队伍工单派发。国网浙江公司充分应用营配贯通成果,通过在配网抢修指挥平台上整合配网设备台账、拓扑以及运行信息,实现了线路、公变、低压总保等异常信息的综合监控。对于各类监控终端上报的设备运行信息进行预警,形成故障工单和异常工单,进行派工处理,开展流程管控。

三、项目关键技术

项目主动抢修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中,其核心是对于线路故障的及时发现、实时预警、有效研判和快速定位。因此配网故障研判是项目开展的重要实践基础。以下简要描述研判初步思路。配网线路发生故障后,线路中会流过暂态电流并且线路电压会发生改变,根据这些暂态现象可以判断该位置的线路是否发生故障。配网线路发生的常见故障包括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故障判据和参数设置的原则可以描述如下。

(一)相间短路故障检测判据

配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相当于两个电源直接短接,变电站和故障点直接的回路上会流过很大的电流,同时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会按照实现设定的规则启动保护,使得线路跳闸断电。

(二)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判据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根据不同的接地条件(例如金属性接地、高阻接地等),会出现多种复杂的暂态现象,包括出现线路对地的分布电容放电电流,接地线路对地电压下降,接地线路出现5,7次等高次谐波增大现象,以及该线路零序电流增大。

(三)三相电缆线路零序故障

电缆线路单相接地(变电站零序电压报警或者不报警);电缆线路两相或三相高阻接地(变电站零序电压不报警,出口未启动速断或过流保护);电缆线路单相或两相断线(变电站零序电压不报警);电缆线路杂散电容泄露电流不平衡(变电站零序电压不报警)。

(四)过流

雷击及线路松动等原因,造成线路瞬时过流跳闸,但又正常供电,没有造成永久短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结合国网公司营配贯通成果,研究配网主动抢修策略及体系,从抢修业务模式、体系建设和信息平台的规范统一方面提升抢修效率和服务质量。着重研究主动抢修在配网信息源端收集、异常信息综合监控、报修工作先于用户、故障信息智能研判、抢修资源优化配置、抢修过程流程管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高配网抢修的事前预控,事中处置和事后跟踪能力,进一步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并与客服中心、各级抢修指挥中心信息实时传递,使95598、抢修指挥中心能够快速掌握停电范围、原因、抢修进度。

五、项目建设目标

(1)探索配网主动抢修工作互动信息收集方法,实现营配贯通、用电信息采集、GIS空间信息及其他相关平台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2)研究配网故障智能研判策略,形成各类异常信息的综合监控前提下的拓扑故障分析、异常甄别等方法。(3)形成配网主动抢修全过程流程管控,明确过程节点及职责内容,积极探索自主派单、抢修资源优化管理方法。

六、配电网抢修管理优化

配电网的抢修管理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问题,需要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制约都会影响配电网的抢修管理的效率的提升,对其管理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环节的各个部分。抢修故障的处理流程可以分解为五步,即到达现场、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物资到位、现场施工。抢修管理的优化,减少抢修的时间应该从每一个步骤入手,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对配电网行管理机构职能进行整合梳理,综合处理配网供电和抢修服务的管理部门,实现机构和人员精简,业务流程缩短,强化对配电网的监控手段,整合配网的故障处理业务流程,实现配电网一体化抢修管理。以下是针对不同部分的优化。

(一)配电网抢修业务流程的管理优化

抢修流程管理和物质管理的优化,能够有效的提高抢修效率。策略主要有:1)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故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转供或停电方案以及现场故障排除方案,且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相关处理人员的职责,制定严格的规范以及时间定额,这样在遇到故障时不会乱,且能够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处理方法;2)及时更新配电网线路现状,实现“一线一册”,计算每条线路的薄弱部分,做好预防和应急预案;3)充分利用外部单位的施工力量,制定相应的联动机制,加强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对一些技术复杂的故障抢修可由外单位集中研究处理,这样就需要建立完备的联动机制以及联动策略,提早与政府部门以及公安部分建立合作机制,这样在一些抢修过程遇到的民事纠纷能够及时处理;4)加强物资储备,建立绿色通道。这样可以减短抢修过程物资等待时间,提高抢修效率。

(二)配电网抢修人员管理优化

配电网抢修人员管理优化策略有:1)优化运维抢修组织结构,精细化管理水平,撤销传统的专业划分的抢修机制,采用针对化的有区域特点的架构城市配网抢修班,明确工作范畴和职责,避免出现抢修工作互相推诿和流程冗长的情况;2)建立常态化的运维抢修考核机制,加强抢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抢修人员质量评估机制,监督每一个抢修员工的抢修质量;3)引入健康的竞争机制,鼓励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人充实到技术骨干中,提高相应的待遇,提高人员的积极性;4)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事务的处理,监督抢修人员的规范。

七、结论

对配网主动抢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成功实施,提高配网抢修的事前预控,事中处置和事后跟踪能力,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元祺,陈志樑,张麟,等.利用故障抢修管理系统优化配电网故障抢修流程[J].供用电,2012,29(3):51-54.

[2]张敏智.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探析[J].电子测试,2013,11:47-49.

[3]潘湛荣.配电网抢修模式研究[J].电气技术,2012(11):86-87.

[4]肖礼荣.提升运行效率为目标的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J].通讯世界,2015(6):197-198.

论文作者:唐学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配网主动抢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唐学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