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冯丹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冯丹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实施,影响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汉语国际教育共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人们对这三个发展阶段中语文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区别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同时还有对汉字书写的忽视问题。想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以汉语学科的创新发展作为基础,区分学习人员的国别、文化水平差异,较全面的考虑其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和动机,基于此,深入探索更具时效性的汉语教学方式。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教学方式

引言: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外汉语”的教学体制已经拥有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对外汉语无论是从教学规模、层级结构、影响范围等角度来看,都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与发展。2002年,我国为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成立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国家汉办以孔子学院为基地。其名称于2013年改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并将“对外汉语”调整为“汉语国际教育”,并把相对应的学科定位、目标培养等方面也做出一定程度的整改。于是在汉语国际教育整改期间,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育资源都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在这些转变出现之后,不仅与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建立了重要的关联性,同时大力促进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有效探究。

一、当代汉语国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区别

根据我国现存的对外汉语教育相关资源分析,当前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以志愿者身份从事境外教学的施教者身上,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拥有本科学历水平的应届毕业生,再者就是一些在读或者刚毕业的研究生。实际上鲜有和留学生接触的机会,即便是有,也都是以临时教师的身份去参与相关教学活动,和真正的教育从事者在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这些志愿者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其教学经验的不足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且自身汉语知识体系并不完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较为缺乏。另一方面,因为多数的汉语学习者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所以对汉语专业以及自身从事的教学工作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基于此,教育工作者经常在教学实践中将对外汉语教育和国内语文教学相混淆。对于我国当前的中小学语言教学来说,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所以其认知能力比较缺乏,但是他们从小对汉语耳濡目染,自身的口语水平及语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在对汉语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语感的有效应用,解决了语法学习困难等问题[1]。

(二)忽略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差别

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哪怕是一些专职教师,也很容易忽视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本质区别以及两者之间教学方式的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外语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关键得到目的语境,因此在对其进行学习期间,较易遇到更多的困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施教者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目的语境,或是提供能够实现目的语境的有效途径。第二语言教学就目的语境方面与外语教学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教学状态,其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目的语境,提高学生对目的语境的使用效率,基于此,对其口语和听力能力进行有效提升。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应该选用更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方式及策略[2]。

(三)重视口语、听说,忽略汉字书写

身处我国境内的汉语学习者,由于自身交际对汉语听说能力的需求,所以其听说水平往往远胜过读写能力,更有甚者,使用汉语拼音代替汉字的书写,上述情况大多出现于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些情况的发生大多与汉字的字体结构较复杂有关系,但是如果无法熟练地掌握与应用汉字结构及其书写规则,那么对学习者未来的汉字记忆与理解字义方面会形成较大的阻碍。不能因为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就对汉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一个优秀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也不能因为学习者的抵触情绪就放宽对汉字书写的严格要求。况且,当学习者顺利升入对汉字学习的中高级阶段时,对其汉字书写的水平以及汉字识记数量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两者将对其汉语学习效果及其语言水平都会造成直接影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移动设备崛起是必然的,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逐渐对电子移动设备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在对电子移动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文字及信息的输入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由此可以得知,汉语学习不仅仅只是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而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信息输入与翻译被归纳为汉语学习内容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代表着时代的发展对汉语学习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标准[3]。

(四)生源结构复杂、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直接推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良好发展。在汉语学习者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先后出现了多个生源特征。由于汉语学习者的国别不同,所以其文化背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开展,汉语学习者之间的国别差异也在不断的扩展。加上当前我国的汉语国际传播理念也逐渐朝着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的方向进行发展,目前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动机也逐渐出现多样性。例如,工作需要、跨国建交等原因。利用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学习者的动机越明确,对汉语学习的效率就越高[4]。

二、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第二语言教学更是这样,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地位,要学会充分的考虑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精细化教学设计,基于此,才能有效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汉语教学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笑一,李宝贵.海外华文本土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1):153-160.

[2]陈雯雯.国内近十年TCSL研究现状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6(04):19-31.

[3]安兰朋,韩瑞军.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18(02):81-85+96.

[4]贺湘林.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1):55-57.

论文作者:冯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冯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