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在历史二轮复习中的运用
◆ 费胜英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 215158
高三历史教学在完成一轮基础复习后,该如何进行二轮复习?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一般是进行整合式专题复习。但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行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方式呈现。在教材已经是专题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进行高三历史的二轮复习呢?或者说,我们的专题复习又该如何进行呢?这是笔者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教学专著,似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远观
“要复习分量很大的教材,就必须好像站得远一点来看它,以便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如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从头至尾地反复地读,那就不仅会出现负担过重的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会被学生忽略过去,从而削弱了它们的教育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这段话的要义在于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高屋建瓴、构建主干,不要一味追求细节记忆,从而避免舍本逐末。而做到这些的关键则是:远一点看历史。大师的话,平实中裹着真理。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则喜欢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抓细节,从而忽略了对整体历史的感知和理解。教师都缺乏远一点看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岂能指望学生做到?加上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和对历史课程的忽视,考试胡乱应付看书,硬着头皮积累一堆互无联系的死知识罢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远一点看历史。比如,复习必修一政治文明史,我们容易掉入的窠臼就是学生把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和事件翻来覆去地背诵,却不清楚这些制度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些制度和事件对今天有何影响。让我们远一点看历史吧。首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对政治文明史的解读:“《历史1》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握住“文明”、“相互影响”、“经验教训”这些关键词,教与学都不会仅仅局限于制度和事件的背诵。我们会更多地发现这些事件、现象之间的关联,我们更是从关联中理解学习古今中外人类创新的智慧、传承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借鉴的智慧……
二、挂钩
“教会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知识面越广,其中能跟课堂上(以及课外)所要复习的材料挂上钩的知识就越多,对教材的领会就越深刻。”
这段话让我们教师思考,是不是死抠教材就能吃透教材,就能在应试中脱颖而出?江苏高考的命题趋势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当前的“素养立意”乃至“学术立意”,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是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这样的高考试题是无法游刃有余地应对的。我们历史教师很有必要尝试推行“两套教学大纲”,即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列出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是以后能运用去掌握或生成其他知识的工具。然后围绕着这些重要知识,我们教师开出书单,让学生开展充分的课外阅读。比如,讲人教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教师可以开出这样的书单:茅海建的《近代的尺度》、戚其章的《走近甲午》、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郭德宏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等。这个工作应该在平时教学中进行,那么在二轮复习期间就可以让学生回归教材,相信学生在看教材的同时,能将教材的无数个知识点和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挂起钩来,从而实现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当然,在复习期间,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依然可以继续进行课外阅读。这种把千万个接触点连接起来的感觉一定是十分奇妙的。可能有老师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教材知识都不夯实,哪有时间课外阅读?尤其是一些差生,教材都弄不熟,还搞课外阅读不是本末倒置?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旗帜鲜明地指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无论是高考应试的要求,还是智力发展的规律,都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转变思维,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动手动脚找材料”,不断阅读,不停思考。当教材知识仅成了历史学科的入门知识时,考试对于学生就是“小儿科”了。
三、转化
“知识的转化现象,是指思维逐步地深入到知识中去的情况,即当学生每一次回头来看已经学过的东西时,都能在各种事实、现象、规律性中看到某种新的东西,研究和分析这些事实、现象、规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属性及特点。”在“远观”基础上实现“挂钩”,思考和联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思考的进一步深化,知识的交叉性和纵深性又进一步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提炼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不断“转化”。比如,高一刚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自然是单薄且孤立的。但当高三再次复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能把古代的政治、古代的经济、古代的思想挂起钩来,从而深刻理解“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等认识。如果把古代政治和近现代政治比较,把中国的政治和西方的政治比较,学生则能逐步理解制度文明演进的艰难性、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等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随着阅读和思考的进一步深入,学生越发能惊喜地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内容,学生既可以看到“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也可以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还可以看到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大国崛起的思路问题、改革与社会发展问题等。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笼罩欧洲千年的神创论被进化论冲击,学生从而开始思考科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科学和人文、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如果高三二轮复习还是停留在基础知识机械的反复上,对知识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的熟悉上,那么,学生是很难应付现行高考的能力级要求的,更谈不上智力发展,谈不上转识成智。只是,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这种“转化”功夫的获得,一朝一夕都离不开深刻的阅读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著 杜殿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4页。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历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第21页。
论文作者:费胜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历史论文; 教材论文; 政治论文; 教师论文; 立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