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改善,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的面积规模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业界的绿化施工管理水平长期得不到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本身涉及内容较广;另一方面是项目管理粗放导致质量问题屡见不鲜。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精细化理念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为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通常比较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为了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执行力度,需要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就现阶段而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城市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1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融入精细化理念的意义
1.1提升管理效率
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较为复杂,其中物料的选购运输、人员的调配、工序的安排都需要进行统筹。而以往在管理中,承建单位往往只着眼于某一个环节,难以协调好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的关系。甚至部分项目中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岗位,在施工时敷衍应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此一来不仅可能对工序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后续施工的正常开展。不仅如此,由于业界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因此管理的效果和时效性也远达不到预期。比如按照施工规范,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对施工情况进行督查。一旦出现问题,则能够及时纠正避免造成大规模的返工。但从落实情况来看却差强人意,这也是由于责任划分不够精细的原因。所以,在具体项目落实过程中就必须对目标进行分解,以确保施工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
1.2控制管理成本
通常而言,城市绿化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发包,造价成本成为建筑单位竞争的要素之一。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管理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项目规划设计环节,为了避免造成过多的设计费用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投资方、设计院进行沟通。不仅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项目实际使用需求,而且也要兼顾现场施工的可行性。这种做法在节省设计费用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施工环节频发出现签证变更,给项目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施工阶段,交叉作业的协调与植物的购置均对成本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管理人员结合项目实际,选择生态效益与观赏性俱佳的植物。可见,每一个环节对成本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面面俱到。
1.3保证项目质量
项目质量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以往管理模式的薄弱环节。与其它工程项目相比,园林绿化施工涵盖的周期更宽泛。从项目设计、施工落实、验收结算到后期管护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在管理中造成遗漏那么也将影响到项目的最终质量。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则更偏重中期的施工控制,对于前期规划与后期管护相对不足。而近几年在绿化施工中越来越强调整体性、全周期的控制策略,这恰好与精细化理念不谋而合。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质量的每一个要素进行指导,从而达到整体效果的优化。
2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主要分为两方面,即专业化、系统化。专业化是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较为明显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管理人员逐渐舍弃传统基于自身经验以及重视各种操作的管理模式,更加侧重于将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理论知识及方法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处理,确保对每一项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精细化控制。系统化则是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融入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即管理人员需要从整体上思考及处理问题,进而提高实际的管理效率。针对城市绿化工作来说,需要参考不同类型的园林工程建设标准实现精细化管理,进而不断降低传统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人力成本、财力成本及时间成本等。通过对管理工作模式进行精细化,能够提高管理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进而改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现状,有利于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精细化理念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
3.1制定完善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
为提高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避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因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而造成城市绿化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将精细化理念融入管理制度中,有利于促使城市绿化工作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实现人性化管理。通常,为了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应对相应部门及各个岗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系统化的员工考核评价制度,同时实施员工奖罚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对于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据精细化理念完成制度内容的调整,确保城市绿化管理制度能够涉及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3.2前期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绿化施工管理应该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首先,承建单位应该对项目具体情况有充分地了解。根据合同与设计方案的内容,积极完善施工工艺确保项目能如期开工。同时,项目部应该对现场工况进行考察,比如土壤、气候的相关参数,对植物的栽培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有必要,应当对土壤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善,给植物、设备的进场做好准备。其次,做好物资进场的管理检查。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所需设备进行检查,若设备存在故障则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此外,还应该对植物的状态进行跟踪性的记录,确保最终的存活率。最后,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意识强化。目前业界大多是施工主要由素质较低的劳工完成,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时进行培训则能够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3全面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应根据城市绿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进而为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执行做好充分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实时变化的状态。另外,为了提高日常管理效率,需要将日常管理的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记录,需要在其中加入图片、文字及调查管理数据。为了实现对城市绿化工作的全面管理,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对城市绿化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并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死亡植物进行记录及处理,判断植物死亡的原因。如果是人为造成的,需要相关管理单位加强对城市绿化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为实现绿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需要严格控制城市绿化管理的各项成本。
3.4工程质量控制
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尤其是苗木的移植栽培不仅是整个施工的大头,而且也技术风险也较其它分项高。在种植过程中为了确保存活率,管理人员应该对苗木的枝叶进行修剪。同时,对在移植过程中进行包扎的苗木进行拆除。这个过程必须严谨细致,否则包装物抗腐蚀能力较强,将阻隔苗木根系吸收的营养。其次,苗木栽培后应该立即进行填土压实,确保没有留下孔隙。并且在移植后的一天内应该及时浇水,使土壤与树穴能够充分粘实。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管理人员还应该意识到施工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将施工的标准及技术要领进行讲解,令施工人员能够胜任岗位。在工序完成后,还需要通过工程师的专业检验令项目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结束语
基于精细化理念下的城市绿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城市绿化管理中责任不明确、制度执行度较低以及员工职责相互重叠的问题,较大程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了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需要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注重实施有效的员工考核评价制度,保障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能够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小洁.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理念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 35(10):176.
[2]王健.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精细化理念[J].东方企业文化,2014 (20):214.
[3]赵光新.精细化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14(08):206.
[4]肖茂福.精细化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应用研究[J].门窗, 2013(10):198+202.
论文作者:杨李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城市绿化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精细化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项目论文; 理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