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船”现象解读_蟹工船论文

“蟹工船”现象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论文,蟹工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一部近80年前出版的中篇小说《蟹工船》在日本掀起热销旋风,创下年销售80万册的记录。在书店、出版社和新闻媒体的相互作用下,“蟹工船”热迅速升温,遂成为各种现代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蟹工船”话语在被称为“新穷人”①的年轻贫困层中流行,并在年末入选“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这就是2008年日本出现的“蟹工船”现象。一部近80年前发表的文学作品何以在80年后形成“蟹工船”现象?本文拟对日本2008年的“蟹工船”现象进行解读。

一 “蟹工船”现象生成的“三阶段说”

“蟹工船”现象生成于2008年,就其生成过程而言,如汇总日本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阶段说”:一是“起因说”,二是“点火说”,三是“引爆说”。

(一)起因说

“起因说”是指2008年1月9日《每日新闻》刊登的一篇对谈。在这篇题为《差距社会②:谈2008年的希望》的对谈中,作家高桥源一郎③和雨宫处凛④各自就文学作品联系到“差距社会”问题。雨宫处凛提到《蟹工船》,认为“读了《蟹工船》,觉得现在没有固定职业的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那时差不多”。高桥源一郎则以自己在大学让学生阅读《蟹工船》为例,谈到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学生的反映是‘完全读懂了’”。围绕着《蟹工船》的现代解读,两位作家看法一致。由于雨宫处凛是一位专事青年贫困层写作的作家,有青年贫困层代言人之称,她的发言格外受人注目。加之对话第一次将“差距社会”与《蟹工船》联系在一起。所以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次对谈是导致2008年“蟹工船”现象生成的直接“起因”。当然,这里所说的“起因”是就“差距社会”与《蟹工船》的联系而言的。

(二)点火说

“点火说”指的是:高桥源一郎与雨宫处凛的对谈见报后,东京铁路公司上野车站内一家大型书店的女店员——一位同样有着三年临时工经历的年轻人重读《蟹工船》后,感受颇深,认为应该引起同龄人的关注。2月初,在小林多喜二遇难75周年忌日前,她在书店排行榜展台上摆放了文库版的《蟹工船》,并自作小广告进行促销。不料以往一周最多只能卖出一册的《蟹工船》两个半月就售出了900多册。其他大型书店闻讯后纷纷效仿,形成了大规模的热销。所以,日本媒体称是这位女店员点燃了2008年“蟹工船”现象的导火索。

《蟹工船》的热销给出版社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仅以新潮社为例,战后随着《蟹工船》的解禁,新潮社于1953年出版了《蟹工船》的文库版,以后每年加印5000册。而2008年4月却加印7000册,但仍供不应求,又紧急加印了5万册,至5月末累计加印量为15万册。由于买书的多为年轻人,新潮社有关负责人对此感到惊讶不已:“都说年轻人已经不看书了,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读《蟹工船》。”⑤为此,新潮社又不失时机地向各下属书店分发广告,展开新一轮的促销宣传。截至2008年底,日本全国当年售出的《蟹工船》,包括连环画和漫画版在内,总数达80万册。⑥

(三)引爆说

“引爆说”是指由于新闻媒体对《蟹工船》热销的集中持续报道,终于引爆了2008年的“蟹工船”现象。2008年5月2日,《读卖新闻》晚报率先在头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蟹工船》的热销,由此揭开了全国五大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竞相报道的序幕。五大报纸集中持续的报道形成轰动效应,更增强了小说的热销势头。“蟹工船”热迅速蔓延全日本,并由报纸、杂志等媒体向其他出版物、电视、互联网等各种现代传媒延伸。各大学、机关和社会团体也不失时机地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请相关人士解读“蟹工船”现象。翻开杂志,打开互联网和个人博客,随时都能见到有关的文章。另据报道,由洒部⑦改编和导演的《蟹工船》正在紧锣密鼓地摄制中,2009年7月将与观众见面。伴随着这样的“流行”,“蟹工船”和“蟹工”被形容词化和动词化,作为“蟹工船式的”和“受虐待”等意思在年轻人中广泛流行使用。

二 “蟹工船”现象生成的孕育阶段

2008年12月1日,日本“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评审委员会公布了当年的评审结果,并于12月2日举行了颁奖仪式。入选2008年大奖的十个新语、流行语中,“蟹工船”排名第七,理由是折射了“差距社会”和“新穷人”等日本当代的社会问题,生成了2008年的“蟹工船”现象。日本“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的评审始于1981年,该评审标准规定,凡入选的新语和流行语必须是当年既反映社会现实又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而且还带有某种或幽默或讽喻意味的词语。查阅以往入选的新语和流行语,其中也有以某位作家的某部作品名入选的,比如1997年的“失乐园”⑧和2002年的“珍珠夫人”⑨,但它们都是因为作品影视化后的高收视率而成为公众话语的,且带有或幽默或讽喻的意味。“失乐园”和“珍珠夫人”其实指涉的是婚外恋。而2008年的“蟹工船”则不同,对于当代社会公众特别是“新穷人”而言,无论是小说文本再现的历史,还是由此联想到的社会现实,或流行的“蟹工船”话语,无一不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

“蟹工船”现象生成于2008年,其实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在其生成之前还应该有一个孕育或准备的阶段,因为“天下之木,未有不具根,而突发千枝叶”的。这个孕育或准备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归纳:一是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的活动,二是各类文学刊物的参与。

(一)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的活动

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是为纪念小林多喜二诞辰100周年于2003年7月设立的,原称“多喜二纪念馆”,旨在普及、研究小林多喜二文学。在2008年“蟹工船”现象生成之前,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主要在主办或协办有关小林多喜二的研讨会,收集有关小林多喜二的图书资料,策划、出版和资助相关专著等方面开展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与“蟹工船”现象的生成有着直接关系的可举出以下两件:一是2006年11月策划和出版了漫画版《蟹工船》;二是2007年夏举办《蟹工船》读书征文活动。如前所述,“蟹工船”现象是与“差距社会”和“新穷人”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以超前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于2006年11月策划和出版了面向大学生和青年工人的漫画版《蟹工船》⑩,使已经远离读书的年轻人借助漫画版《蟹工船》看到了《蟹工船》与现代“新穷人”的关系。漫画版《蟹工船》出版后不到一年就售出16000册。(11)所以有文章称:《蟹工船》绝不是一部可以轻松阅读的小说,但是,用“漫画”的体裁,多少可以减轻一点郁闷感。特别是对于现在已经远离读书的年轻人来说,作为入门,它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12)

2007年夏,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又适时地与小林多喜二的母校小樽商科大学共同举办了《蟹工船》读书征文活动。这次读书征文活动以青年学生和“网吧难民”为对象,共收到120篇参赛征文,半数以上的征文谈到了《蟹工船》与现在的劳动状况。获奖的17篇征文汇集成《我们是怎样阅读〈蟹工船〉的?》(13),于2008年2月出版。就这次读书征文活动,2008年2月14日《朝日新闻》以读书征文获奖者的真实境遇为例进行了报道,并敏锐地指出:2008年是作家小林多喜二遇难75周年,其代表作《蟹工船》中地狱般的劳动与现在被称为“新穷人”的贫困层的境遇非常相似,这一问题最近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各类文学刊物的参与

据笔者的粗略统计,《民主文学》2003年2月号的“特集:小林多喜二遇难70周年暨诞辰100周年”;《国文学解释与鉴赏》2006年9月出版的《增刊:作为“文学”的小林多喜二》;《昴》2007年7月号的《特集:无产阶级文学的反击》等都可以纳入其中。雨宫处凛在《昴》2007年7月号的“特集”中撰文《“女工”“季节工”“新难民”》(14),将自己对无产阶级文学的阅读与现代“新穷人”联系在一起。以后,她又多次说过,正是《昴》2007年7月号的“特集”,促使她系统地阅读了无产阶级文学,并由此感悟到“蟹工船”现象那时已经在逐步生成。(15)

综上所述,可以说日本2008年的“蟹工船”现象是在新闻媒体、书店和出版社等积极参与和相互作用下而生成的。用日本小林多喜二研究专家岛村辉(16)的话来说:即使从出版和媒体的角度来看,“蟹工船”现象是一个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互相作用而生成的结果。(17)也就是说,“蟹工船”现象的生成既有像上述“三阶段说”那样的“短期行为”,也有属于其生成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那样的“长期行为”。

三 “蟹工船”现象的深层背景

在阅读有关资料时,笔者发现,无论是“起因说”中的对话,还是“点火说”中女店员的想法;无论是书店的促销广告,还是五大报纸的集中报道,无一例外地都将《蟹工船》与“差距社会”或“新穷人”联系在一起。

还有几组数据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一是《每日新闻》2008年9月进行的“第62次读书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人认同“蟹工船”现象,理由是“贫困已成为社会问题”或“与现今日本的状况相似”。(18)二是据新潮社统计,购书者中70后、80后和90后占了近八成。(19)而70后、80后和90后正是“新穷人”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差距社会”与“贫困”是画等号的,“新穷人”与70后、80后和90后是画等号的。由于“新穷人”是“差距社会”衍生的产物,所以“差距社会”便成为解读“蟹工船”现象的一个“关键词”。

在确认“差距社会”是解读日本2008年“蟹工船”现象的“关键词”后,有两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一是“差距社会”是如何形成的?二是“差距社会”是如何与《蟹工船》联系在一起的?

(一)“差距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差距社会”是2006年年末入选“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的,也就是说它是2006年开始成为公众话语的。所谓“差距社会”,其实指涉的是已经构成为社会问题的“贫富差距”,它可以表现在社会地位、教育和经济等三个方面,但一般用来指涉经济生活方面的“贫富差距”。应该说“差距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和概念,即便是在经济生活方面,它也会以许多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以2008年为例,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2008年12月21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目前的相对贫困率是14.9%,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第四。(20)日本厚生劳动省2009年5月21日公布的“2008年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概况”统计显示,年收入在300万—400万日元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3.0%,年收入在200万—300万日元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2.8%,有60.9%的家庭年收入在全国平均线的556.2万日元以下,57.2%的家庭认为生活拮据。(21)有近116万户家庭接受生活保护,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4.6万户。(22)另据日本银行统计,总额达149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中,50岁以上的人占据了其中的四分之三,而20岁以下的人仅占1%,如果将30岁以前的人统计在内也只占10%左右。(23)

另外,1998年开始,自上世纪70年代初形成的“一亿总中流”的社会意识也在逐渐地消退。2004年11月《读卖新闻》作过一次舆论调查,结果有55%的人认为贫富差距正在加大,其中有3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已由原来的“中下”变成了“下”。(24)据2005年《朝日新闻》的调查显示,这种“一亿总中流”意识的认同感已从1970年的90.2%经由2004年的79.0%降至2005年的50%。(25)2006年年末,“差距社会”入选“U-CAN新语、流行语大奖”,说明自“一亿总中流”的社会意识消退以来,日本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到了2008年5月,《每日新闻》在报道《蟹工船》热销的消息时,则明确指出“‘新穷人’问题是社会问题”(26)。

以上数据表明,日本当代的贫困人口在逐年增加,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日益加剧。一般认为,“差距社会”是由于贫困人口的增加而造成的,而贫困人口的增加又与“非正规用工”制度的滥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1991年1月,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开始走向持续低迷。为了解决泡沫经济时期由于投资过大而造成的三大过剩——设备、人员、债务过剩,日本企业普遍重新审视“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而采取新的用工制度。从1993年开始,不少企业由原来多用“正式员工”向大量使用“非正规用工”(“小时工”、“临时工”、“派遣工”)转变,目的是减少包括各项福利待遇在内的人事费。就收入而言,“非正规用工”要比“正式员工”少30%-40%,而且又很少享受福利待遇。以“派遣工”为例,1986年日本开始实施这种用工形式时只限于同声传译、财务处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性很强的13种行业。以后经过若干次修正,适用的行业不断扩大。由于它只与派遣公司签订用工协议,不与“派遣工”发生像“正式员工”那样的雇佣关系,而且又可以根据生产情况随时调整“派遣工”的用工量,所以企业都将它作为一种主要的用工制度。2004年该用工形式对制造业解禁后,当年就创下“派遣工”用工的新高,从2003年的50万人猛增到226.6万人。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8年1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3月,“派遣工”的总数已达381万人,占全国企业就业者总数的三分之一。(27)对于“派遣工”来说,由于2007年由原来一年一个合同期改为三年,所以,2009年将迎来合同期满的高峰。另外,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日本各大型企业纷纷裁员,而首当其冲被解雇的就是“派遣工”等“非正规用工”就业者。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非正规用工”就业者的失业总数已达18.4347万人。预计到2009年6月将达到19.2061万人。(28)如何应对2009年的派遣工合同期满高峰,已凸显为严峻的“2009年问题”。

“非正规用工”制度的滥用,使得贫困人口急剧增加。他们中间年收入在200万日元左右的人被称为“新穷人”,也就是说无论怎样拼命地工作也只能维持生活保护线以下的生活。就“差距社会”与“新穷人”的衍生关系,以下几组数据是很能说明问题的。(29)

由于“派遣工”等“非正规用工”就业者的收入等要远远低于“正式员工”。从表2中可以看出“非正规用工”就业者中年收入低于200万日元的人数近几年一直在增加。

“非正规用工”就业者的年轻化、低薪化和高学历化使得本来就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越发恶化。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来说,在他们1994年至2003年毕业时就遇上了“就业冰河期”,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只能成为低收入的“非正规用工”就业者,进而变成一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劳动力商品”。按日本的就业观和现实情况看,大学毕业生若毕业当年成为不了“正式员工”,那以后就很难再找到稳定的工作。所以,这一代人被称为“失去的一代”。这些“非正规用工”就业者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可能,一旦被解雇,就必须离开原单位的宿舍,或栖身网吧,成为“网吧难民”,或暂居咖啡厅,成为“咖啡难民”,或滞留地铁站或公园,落得无家可归。雨宫处凛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新穷人”的生存状态:一个年轻人被“派遣”到国外工作,国际旅费和签证费自理。工资按小时计酬,每小时300日元。每月工资是5万日元。可是他一个月最低的生活支出是5.8万日元。所以他越工作透支的钱也就越多。(30)这就是“新穷人”的生存状态,这个例子也为“新穷人”这一话语作了生动的注解。

(二)“差距社会”是如何与《蟹工船》联系在一起的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先从《蟹工船》的文本说起。

《蟹工船》是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代表作之一,与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31)被誉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双璧。《蟹工船》写于1928年、1929年分两次连载于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的机关刊物《战旗》的5、6月号上。作品讲述了一群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穷人,因生活所迫受雇于蟹工船“博光丸”。他们在海上从事原始落后和超负荷的捕蟹作业,因不堪忍受“海上监狱”般的非人待遇,终于团结起来进行了罢工。尽管资方勾结日本海军镇压了这次罢工,但他们并不气馁,在总结教训之后,暗中酝酿了第二次罢工。

所谓的蟹工船,是由一艘大船(实际为海上工厂)和一艘小船组成,每年夏天到鄂霍次克海进行为期数月的捕捞多罗波蟹的作业。小船用围网捕蟹,大船将捕捞的蟹就地加工成罐头,然后运回国内再出口。小说《蟹工船》“博光丸”的原型“博爱丸”,为英国建造,1899年4月投入使用。原为日本红十字会的医疗船,曾为日本近代两次对外侵略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效过力。1926年2月卖给林兼商店后被改装成北洋渔业的蟹工船。为谋取暴利,渔业资本家用低廉的工资将大批失业的穷人骗到“博爱丸”上,由监工奴役强迫他们进行超负荷的捕蟹作业,所以“博爱丸”1926年出海当年就发生过渔工非正常死亡的现象。北海道《函馆新闻》曾以《渔工被虐待致死》为题报道过“博爱丸”渔工非正常死亡的消息。(32)正是“博爱丸”渔工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引起了小林多喜二的关注。为了创作《蟹工船》,小林多喜二从1927年开始对蟹工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蟹工船》就是根据细致的调查,几经修改后写成的。”(33)

《蟹工船》对“海上监狱”的写实描写,凸显了作者当时最为看重的两点:一是社会底层穷人的生存状态,二是作为群体的觉醒与反抗。这也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所追求的“革命文学”最为关注的内容。尽管小林多喜二当时还未加入日本共产党,却以《蟹工船》为日本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提供了一部杰出的“革命文学”的范本。《蟹工船》1929年刊出后,即遭到当局的查禁,刊登《蟹工船》的《战旗》杂志被禁止发行,理由是宣传了共产主义思想。1929年9月战旗社出版发行单行本《蟹工船》,但发行当天就遭到当局的查禁。1929年11月战旗社又发行修订版的《蟹工船》,也遭到当局的查禁。1930年,《蟹工船》在删除了部分敏感内容和情节后才得以重新出版发行普及版,半年内即创下销售35000册的纪录,震撼了当时的文坛,小林多喜二由此一跃成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旗手。

1929年11月,小林多喜二因发表《在外地主》被当时工作的银行解雇,第二年春天离开北海道的小樽到东京专门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曾任“日本作家同盟”书记长,并于1931年10月加入日本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外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对内残酷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1932年春小林多喜二被迫转入地下。由于潜入日本共产党内部的特高课警察的“安排”,小林多喜二于1933年2月20日中午不幸被捕,尽管受到特高课警察的酷刑拷打,但宁死不屈,当天下午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蟹工船》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一部经典,战后被解禁后,曾一度成为青年人的必读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足,它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人们特别是“新穷人”重读《蟹工船》,并将它与“差距社会”联系在一起。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小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蟹工船》是根据1926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写成的,由于它的创作“不落窠臼”,所以在日本一般都认为它是一部杰作,也是小林多喜二最好的作品。小说在描写渔工的劳动和生存状态时,不动声色地置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于背后。它使得生活在“差距社会”中的“新穷人”和深受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其害的“非正规用工”就业者在《蟹工船》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在阅读中引发思考。高桥源一郎在谈到大学生阅读《蟹工船》的感想时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让大学生们阅读《蟹工船》,他们感觉“很有意思”,完全能够接受。在大学生看来,无固定工作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大学生们似乎已将《蟹工船》理解为能够反映自己现实人生的一部纪实片。(34)再以白桦文学馆多喜二文库与小樽商科大学共同举办的《蟹工船》读书征文活动为例,120篇参赛征文中有半数以上谈到了《蟹工船》与现在“新穷人”的劳动和生存状况。17篇获奖征文无一例外地将自己或父辈的经历与《蟹工船》渔工的劳动和生存状况联系在一起,并将《蟹工船》描写的问题看成是现实的、普遍的问题。应该说这不是《蟹工船》的文本强加给任何人的,而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这也正是《蟹工船》这部经典的生命力所在。

(二)小说描写空间的设定

用日本文艺评论家小森阳一(35)的话来说:“小林多喜二最大的功绩就是发现了《蟹工船》这样一种小说描写的空间。这种空间浓缩了已经帝国主义化的资本主义的诸多矛盾。”(36)在《蟹工船》中,这种空间的设定有二:其一是“蟹工船”出海作业,长达数月,实际是一座“海上监狱”。只要听信中间人的话上了船,就等于被判了数月的“监禁”,在“服役”期间谁都无法摆脱监禁般的劳役甚至死亡的厄运。这与现在的“派遣工”和“承包工”的处境极其相似。因为面临“就业冰河期”,所以明知是陷阱,也不得不往里跳。文艺评论家川村凑(37)就说过这样的话:“《蟹工船》上的渔工形式上是按照本人的意愿上的船,但他们是无法逃脱的。这与现在年轻人无法摆脱‘非正规用工’的现状相似。”(38)其二是对“蟹工船”无法可依。尽管1926年9月9日《函馆新闻》对“蟹工船”渔工被奴役致死的消息进行过报道,但法律却无法制裁它。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空间”。说“蟹工船”是一艘船,但它又是工厂,航海法管不了它;说“蟹工船”是工厂,但它却在海上,工厂法又管不了它。“新穷人”将这种无法可依的状态称为“蟹工船状态”。

(三)给人以希望的结尾

小说的结尾是400名渔工因不堪忍受“海上监狱”般的非人待遇,终于团结起来进行了罢工。尽管资方勾结日本海军镇压了这次罢工,但他们并不气馁,在总结教训之后,暗中酝酿了第二次罢工。对于“新穷人”来说,这样的结尾,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希望像《蟹工船》的渔工那样团结起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对于“新穷人”来说,阅读《蟹工船》的过程,正是他们像作品中的渔工们那样从“海上监狱”般的境遇中逐渐觉醒,并开始走向反抗的过程。《蟹工船》读书征文获奖者、有过派遣工经历的狗又由美佳说:“蟹工船全体渔工奋起反抗进行罢工,第一次失败后,再次崛起,终于取得胜利。这种经验对于现在所有‘非正规用工’就业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也是可供借鉴的先例。‘全体奋起反抗’的意义在于:要改变雇佣方式,日本所有的就业者必须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改变法律。遗憾的是,劳动纠纷之所以屡屡发生,无法杜绝,原因就在于现在所有的就业者还未做到团结一致。”(39)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日本全国劳动组合总联合等团体多次集会,并代表“非正规用工”就业者同政府交涉,要求彻底修改“派遣法”,强化雇佣政策,保障“非正规用工”就业者的合法权益。据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2008年11月已向国会提交了“派遣法修正案”,对现行的派遣法进行了部分修正和限制,该“派遣法修正案”有望在2009年10月1日实施。(40)雨宫处凛说过: 《蟹工船》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团结的场面。(41)《蟹工船》给人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42)所以,笔者认为现代“新穷人”阅读《蟹工船》的一个最重要的着眼点,就是他们从《蟹工船》的结尾中发现了希望。

以上对日本2008年的“蟹工船”现象进行了解读。就其生成过程而言,笔者认为“蟹工船”现象是在新闻媒体、书店和出版社等各方积极参与和相互作用下生成的,并将作用于这一生成过程的“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简单地归纳为“三阶段说”和孕育阶段。在解读“蟹工船”现象的深层背景时,笔者从“文学”和“社会”等诸多带有背景性因素的现象和词语中选定了“差距社会”作为解读“蟹工船”现象的“关键词”。因为在阅读资料时,笔者发现,无论是小说文本再现的历史,还是由此联想到的社会现实,都让关心“蟹工船”现象的人将其与“差距社会”联系在了一起。一部《蟹工船》已从“文学”介入“社会”,演化成“社会化了的蟹工船”。“蟹工船”现象和“差距社会”被捆绑在一起,已凸显为日本当代的社会问题。限于资料和所学,这方面的解读,在有些问题上并未充分展开。尽管是一家之言,也难免管窥之嫌,但笔者认为,它对于立体地、实证地了解和把握日本2008年“蟹工船”现象应是有益处的。

注释:

①日语原文为:“ワ一キングプア”。

②日语原文为:“格社会”。

③高桥源一郎,1951年生,作家,明治学院大学教授。

④雨宫处凛,1975年生,作家,原为右翼活动家。现为《星期五周刊》编委,反贫困网副代表。

⑤“朝日新聞”2008年5月13日。

⑥“知蔵2008”、朝日新聞社、2008年12月。

⑦洒部,1964年生,日本电影演员、导演,原名田中博树,现一般使用艺名“洒部(SABU/ザブ)”。

⑧为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讲谈社、1997年2月),1997年5月由东映公司搬上银幕。两个月后,读卖电视台又将其改编成电视剧,于1997年7月7日至9月22日播出,创下20%的收视率。

⑨为日本作家菊池宽的长篇小说(1920年6月9日至12月22日《大阪每日新闻》和《东京日日新闻》连载)。从1927年起被四度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此处指东海电视台2002年4月1日至6月28日播出的同名电视剧。

⑩小林多喜二/原作、藤生ゴオ/作画“マンガ蟹工”、東銀座出版社、2006年11月。

(11)“產新聞”2008年5月14日。

(12)http://diamond.jp/series/brandnew/10086/.

(13)“私たちはいかに‘蟹工’を読んだか”、白樺文学館多喜二ライブラリ一、2008年2月。

(14)雨宮処凛“‘女工’‘季節工’‘新難民’”、“すぼる”2007年7月号。

(15)雨宮処凛“‘蟹工’は絶望ではなく希望の話だ”、“小林多喜二と‘蟹工’”、河出書房新社、2008年、53-56頁。

(16)岛村辉,1957年生,2009年4月前为女子美术大学教授,现为费利斯女学院大学教授。

(17)島村辉“2008年の‘蟹工’現象”、“日本近代文学”第79集、2008年11月。

(18)“每日新聞”2008年10月25日。

(19)“読売新聞”2008年5月2日。

(20)http://dailynews.yahoo.co.jp/fc/domestic/stratified_society/?1220180368.

(21)厚生労働省、http://www.mhlw.go.jp/。

(22)http://www.asahi.com/national/update/0303/TKY200903030269.html.

(23)同(20)。

(24)“読売新聞”2004年11月29日。

(25)http://www.epl.co.jp/column/2006/12220930.php.

(26)“每日新聞”2008年5月30日。

(27)厚生労働省、http://www.mhlw.go.jp/。

(28)“読売新聞”2009年3月31日。

(29)根据日本总务省2009年2月27日公布的《劳动力调查》编制,http://www.stat.go.jp。

(30)雨宮処凛“なぜいま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か”、“国文学”2009年1月号。

(31)长篇小说,1929年4月至11月连载于《战旗》6-9月号和11月号。同年12月由战旗社出版单行本。

(32)“函館新聞”1926年9月9日。

(33)江口涣、王德明:《小林多喜二的生平和业绩》,《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34)特集“‘蟹工’ブ一ムの小林多喜二は‘エリ一ト銀行員’だった!”、“週刊新潮”2008年5月29日号。

(35)小森阳一,1953年生,东京大学教授。

(36)小森陽一“小林多喜二とは誰か—‘蟹工’の可能性—”、“小林多喜二と‘蟹工’”、河出書房新社、2008年9月、7頁。

(37)川村湊,1951年生,法政大学教授。

(38)“每日新聞”2008年5月14日。

(39)“私たちはいかに‘蟹工’を読んだか”、白樺文学館多喜二ライブラリ一、2008年2月、54頁。

(40)http://itpro.nikkeibp.co.jp/article/NEWS/20081029/318051/.

(41)雨宮処凛“なぜいま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か”、“国文学”2009年1月号。

(42)雨宮処凛“‘蟹工’は絶望ではなく希望の話だ”、“小林多喜二と‘蟹工’”、河出書房新社、2008年9月、53頁。

标签:;  ;  ;  ;  ;  ;  ;  

“螃蟹船”现象解读_蟹工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