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干形变异与选择

泡桐干形变异与选择

崔永兰[1]2001年在《泡桐干形变异与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以12年生68个杂交组合的泡桐杂交种试验林和31个12年生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3个与干形相关的性状。结果表明:泡桐接干类型分为难接干、连续接干、徒长枝接干3种;在选择的23个性状中有19个性状在不同接干类型间差异极显着;干形性状的前3个主导因子分别为接干材积、主干材积和主干尖削度。连续接干是泡桐干形选择的方向。综合3个干形主导性状从31个无性系中选出了3个优良无性系:7401-3-1,8508-2,744014-13。入选无性系的接干材积、主干材积、主干尖削度的遗传增益分别达108.92%、17.19%、12.29%。

茹广欣[2]2004年在《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泡桐属(Paulownia Sieb.et Zucc)包括9种、4变种,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均产之,其自然分布与栽培区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是人工林、农林间作系统和四旁绿化的重要树种。 本研究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等9个种为材料,包括毛泡桐24个种源、白花泡桐33个种源、泡桐种间杂交F1代及复交后代、以及31个泡桐无性系,对泡桐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毛泡桐、白花泡桐种源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10株小区,单行栽植;泡桐杂种对比试验及无性系对比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6株小区,单行栽植。田间调查包括生长性状、树冠性状、物候期、冻害及病害程度,室内分析包括植物细胞膜透性、木材材性等内容,采用田间多年试验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毛泡桐不同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白花泡桐引种试验、泡桐杂种后代生长表现、接干规律、丛枝病变异规律及木材材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 毛泡桐(P.tomentosa)不同种源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在北方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冻害现象。物候期表现出种源纬度愈高,发芽愈早,种源纬度愈低,发芽愈迟的趋势。树高、胸径生长随地理经度的增加而增大。与纬度的关系较弱。早期各年间生长性状相关明显,速生品种选择在5a生以后比较可靠。 通过聚类分析,把毛泡桐地理种源划分为3部分,第1部分,在整个分布区东部和南部,以安徽、湖北种源为主;第2部分,在分布区的中部,以伏牛山区种源为主,但同时大连、太原、延安等在分布区北界的种源也聚入此类;第3部分,在分布区的西北部,以甘肃、陕西北部种源为主,聚类归属基本与地理位置相符。 2 河南引种白花泡桐(P.fortuneii),不同种源生长及适应性差异巨大。云南、广西、广东等种源越冬后大部分被冻死,保存率低。自然分布区北部种源保存率较高。室内电导法测定种源受冻率与田间受冻率相关明显,可以用电导率值来指示不同种源抗冻性的强弱。种源所在地气象因子与各种源的表现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低温的影响上。种源所在地低温越低,保存率越高,受冻程度越小。原产地温度年较差越小,引种后保存率越低,受冻程度越大。降水量与引种地的冻害及保存率关系不大。不同种源生长与其原产地的地理纬度关系不大,呈现一种随摘要机变异现象。但与经度相关明显,随经度的增加,树高、胸径呈现下降趋势。 北纬26“以下的种源在河南引种,保存率为56.69%。26“以9“之间的种源,保存率为65.71%,29“以上的种源保存率为74.59%。说明分布区中部以南的种源在河南引种,气候条件对它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分布区南部白花泡桐向北引种时,河南、陕西、山西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极不适宜引种区,湖北、江苏、安徽等地虽然有白花泡桐天然分布,但同样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也不适宜引种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分布区中部种源向北引种时,河南南部地区固始、南阳、平顶山、西峡、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市县比较适宜:在北部及西部地区则不适宜。白花泡桐分布区北部种源引种,河南南部属于适宜区、河南北部及陕西属于较适宜区。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不同种源实际表现基本相符。3泡桐属种间杂交比较容易,但不同种间杂交得到杂种机率不一样。毛泡桐杂交可配性高,山明泡桐杂交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台湾泡桐正反交可配性差异明显,用作父本参与杂交时,较易得到杂种,用作母本进行杂交时成功率较低。杂种F1代与亲本相比,63.41%杂交组合出现杂种优势现象。毛泡桐X台泡桐和白花泡桐X川泡桐正反交后代同时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兰考泡桐X白花泡桐、兰考泡桐x毛泡桐、兰考泡桐x川泡桐、毛泡桐X白花泡桐、毛泡桐x川泡桐以及毛泡桐x南方泡桐等则表现为一方有优势,而另一方则没有优势。但以泡桐杂种作为一方或两方亲本进行杂交,其少数杂交组合后代生长超过亲本,多数组合生长低于其亲本。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在苗高上差异明显,地径仅一般配合力和反交效应明显,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着。 泡桐花的形态特征在单交组合后代上表现比较一致,复交后代多数性状出现分化。本研究发现,泡桐杂交组合,尊裂浅与浅杂交,杂种后代尊裂均为浅裂,深与浅杂交,杂种后代均为浅裂,浅与深杂交,杂种后代72.80k为浅裂,27.2%为深裂,而深与深杂交,16.7%为浅裂,83.3%为深裂。花尊开裂深度浅对深具有较明显的显性。在对花总梗的研究中,同样也发现总梗长对短也具有较明显的显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在对花的综合行状分析中花序和果实在分析中起主要作用。4通过聚类分析,将泡桐划分为难接干、连续接干和非连续接干3种类型。连续接干类型在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小,但生长迅速、主干高、树型优美,是泡桐干形改良和选择的优良类型。5参试无性系是在不同条件下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但在相同立地及管理条件下,各无性系间生长表现差异明显。速生性最好是8508一2和14一13无性系,入选群体摘妄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值为35.43cm和16.74m,分别比原始群体高出15.26%和13.49%。根据多性状综?

侯元凯, 翟明普[3]1999年在《泡桐干形培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干形培育对泡桐的高干壮苗、人工接干、修枝、栽培密度与干形、混交与干形及其上述栽培管理措施与泡桐丛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我国泡桐干形培育的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泡桐干形培育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侯袁锴[4]2004年在《兰考泡桐顶芽越冬特性及顶芽接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泡桐是我国最着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最主要的栽培树种之一。然而,在我国大部分泡桐栽培区,泡桐顶芽在冬季死亡,通过假二叉分枝进行自然接干,严重地影响了泡桐干形,从而造成泡桐出材率低,给泡桐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研究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兰考泡桐为试材,对泡桐顶芽的水分生理和生物膜透性等指标进行测试,以期揭示泡桐项芽的死亡机理,探讨顶芽可能的越冬途径,进而改善泡桐干形。研究表明:1)兰考泡桐不定芽接干存在两节材、节疤、尖削度大、接干形率低等问题,不能形成泡桐高干无节良材。2)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幼茎在-10℃条件下可存活72h,侧芽和枝条可存活96h;顶芽和幼茎-15℃条件下可存活48h,侧芽和枝条可存活72h。在田间,通常年份冬季极端低温高于实验设置的低温,顶芽没有越冬的情况,冷害可能不是泡桐顶芽冬季死亡的唯一原因。3)顶芽取得水分的通道是幼茎,而幼茎保水力差成为顶芽取得水分的限制因子;顶芽具有低水势下延迟脱水的抗旱机制,苗木项芽死亡可能与水分胁迫有关。4)对兰考泡桐苗木冬季进行平埋处理,顶芽可以越冬。5)对兰考泡桐苗木顶端外套塑料袋、外套纸袋并辅以填充物,在田间顶芽不能越冬;在外套纸袋并定期补充水分的情况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有部分可以越冬。6)对泡桐顶芽实施包扎,在填充物施入聚丙烯酰盐,可以减少水分补充频次,间隔时间延长5-7d,有利于泡桐顶芽越冬。7)越冬顶芽的苗木在2月或3月中旬前栽植,项芽没有萌发的情况,若对顶芽进行催芽至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再进行栽植,可以提高顶芽的萌发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进行系统阐述。初步揭示了泡桐顶芽死亡为水分胁迫所致。提出了人工辅助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圃地越冬技术,并实现了泡桐顶芽接干。

王保平[5]2008年在《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建立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揭示其动态生长效应和机理为目标,对2~4年生豫林一号泡桐采用不同修枝强度的修枝促接干处理,在连续八年测定其干、枝、叶各生长指标的基础上,开展了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干、枝、叶生长动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影响的研究,并在修枝当年研究了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的要点为,在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对未自然接干泡桐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修枝强度50~70%、保留下层2~3轮枝,在次年全部修除剩余下层枝;以修枝当年的抚育管理为重点,在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做好抹芽定芽定干工作,并加强该时期及此前1个月的水肥管理。(2)该技术的生长效应体现在泡桐干、枝、叶各生长指标的生长和动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上。①具有不显着影响原主干生长、极显着促进接干生长和提高主干总材积(V_t),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主干削度、保持接干形率和原主干形数在较高水平的持续效应。接干成功率达97.5%,接干高和主干高分别达5.73~5.75m、9.44~9.57m;由于各主干指标在修枝促接干当年分别有相对较高的平均连日生长量、最大连日生长量和(或)相对较长的速生期、生长期,并在修枝后的八年间分别有相对较高的平均连年生长量、最大连年生长量,因此使其原主干5项生长指标的年生长量虽在4a较CK的有小幅降低,但在5a时即进入恢复和提高时期、在6~7a大幅度提高,其生长总量和4a后的累积生长量在6a后即与CK的相近,其接干的径、断面积、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生长总量在各年均相对较高,使其11a时的V_t生长总量和4~11a的累积生长量分别提高77.61~79.12%、96.85~98.74%。②具有促进单枝生长,提高冠层和全株的枝基断面积(S_b)年生长量,使其S_b总量接近CK的明显效应。由于各枝指标在修枝促接干当年分别有相对较高的平均连日生长量、最大连日生长量和相对较长的速生期、生长期,因此使其上冠层接干枝基径(D_b)和S_b年生长量相对最大,而下冠层D_b年生长量不致过大、冠层S_b年生长量相对较高,使全株S_b年生长量提高55.32%~56.89%、其总量与CK的相近。同时可通过显着提高下层枝单位S_b的主干中下部径、断面积、原主干材积的生长量和上层枝单位S_b的主干上部径、断面积、主干总材积的生长量,以维持修枝当年的原主干生长,并显着提高主干总材积。③具有提高单叶干重(LDW)和面积(LA)、促进下层单枝叶片生长,以维持全冠叶片生长不致过分降低的明显效应。与CK相比,在修枝促接干当年的下冠层叶片数(LQ)仅降低16.45%,其LDW、LA却分别高12.22%、11.61%,使全冠的LQ、LDW和LA仅分别降低32.29%、22.88%和20.59%;并可通过提高上冠层叶片对冠层和全冠S_b年生长量的影响而维持其S_b总量在相对较高水平,通过提高下层叶片对原主干各部位径生长、下部断面积生长、原主干材积生长的影响和上层叶片对主干中上部断面积生长、总材积生长的影响,而维持其原主干径、断面积和材积生长在较高水平,并极显着提高总材积。(3)该技术的生长效应,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修枝促接干能有效改善其光环境和通风条件,从而提高了泡桐叶片的光合潜力。①具有明显提高下冠层和植株总体叶片光合能力、减小上下冠层间差异性的效应。在修枝当年的5~8月,其平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光合幅度与CK的相比,在下层分别高27.70%、36.74%、34.22%、36.80%,在上层分别高0.72%、1.75%、26.11%和1.11%,在全冠分别高9.27%、12.56%、16.36%、12.46%,使其全冠最大净光合速率总值和0~2000μmol·m~(-2)·s~(-1)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范围内平均净光合速率总值仅分别降低13.22%、14.98%,明显低于其LA的降低幅度;②使PPFD为0时的蒸腾速率(Tr)及其随PPFD升高而升高的幅度有所提高,从而使单位LA的平均Tr在上、下冠层和全冠分别较CK的高11.65%、16.62%、14.15%;但由于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叶片生长的影响,使其冠层总体的平均Tr在上、下冠层和全冠分别较CK的低48.00%、高30.15%、低8.31%。③由于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PPFD关系参数及相关主要指标的影响,使其平均WUE在上、下冠层和全冠分别较CK的低4.21%、高9.60%、高1.51%,表明对下层较上层的影响明显,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效应,同时显着降低了上、下冠层间WUE的差异性。

崔永兰, 吕国政, 石俊阁[6]2001年在《泡桐接干类型划分及干形相关性状的分析》文中认为在 11年生泡桐杂交种试验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株 15 0棵 ,研究了 2 3个与干形相关的性状 .结果表明 :泡桐接干类型分为难接干、徒长枝接干、连续接干 3种 ;2 3个性状中有 19个性状在不同接干类型间差异极显着 ;干形性状的前 3个主导因子分别为接干材积、主干材积和主干尖削度 .连续接干是泡桐干形选择的方向

刘俊龙[7]2015年在《泡桐种质资源收集及丘陵岗地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适于短周期定向培育。安徽省有着大面积丘陵岗地,可发展泡桐种植。本研究在分析安徽省现有泡桐主要优良品种及分布的基础上,对优良品种泡桐9501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全面分析了该品种苗木的生长节律、光合特性、适应性以及丘陵岗地地区引种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育苗阶段,泡桐在采根时期从落叶至发芽前均可进行,采用起苗后挖根晾晒2~3 d再进行埋根育苗,可以提高发芽率25%以上,对减少苗期发生幼苗病害具有较好的作用。泡桐苗期在速生期遇见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应及时进行追肥灌溉,育苗阶段雨量充足时期的7、8月份,平均温度在26℃期间,生长较为迅速。(2)9501泡桐叶面积较其它泡桐大10%~35%,净光合有效叶面较大,单株净光合速率较大,最大净光合速率达22.5μmol·m~(-2)·s~(-1),单株的生长量较大。9501泡桐幼苗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等方面对有效光合的利用率高于其它泡桐品系,表现出较大的生长量。因此,单株的净光合速率可以作为评价泡桐品种生长潜势比较可靠的指标。(3)丘陵岗地发展泡桐,造林初始密度建议为3 m×3 m,即74株/667m2。5年后材积可达6.408 m3/667m2。后期结合间伐,使密度变为3 m×6 m。在短期内可获得小径材,间伐培育后可获得大径材,经济效益明显。(4)黄棕壤上栽植泡桐,其平均胸径和亩蓄积量分别高于红壤38%和125%,黄棕壤更适宜栽植泡桐。在土壤厚度方面,泡桐在厚度80 cm以上的土壤生长正常,低于50 cm的土壤不建议栽植泡桐。泡桐喜疏松透气的土壤,土壤含石量5%~15%的蓄积为7.014 m3/667m2,分别比含石量在<5%、15%~25%、>25%亩蓄积大65%、126%、183%。土壤含石量5%~15%的土壤,较适宜泡桐生长。(5)不同处理措施对泡桐粗生长、高生长、及单株材积的影响均表现极显着(p=0.0001)。通过多重比较,修枝措施与平茬措施之间在胸径、树高、材积方面差异性不显着,但与CK显着差异;接干与胸径、树高、材积之间高生长差异显着,但均未达到极显着水平,与CK之间极显着;施肥对胸径、树高、材积方面的影响最大,与其他措施之间的胸径、树高、材积方面均呈极显着差异水平。(6)在泡桐生长初期进行修枝、平茬、接干、施肥等技术措施,单位面积产量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分别可提高23%、40%、36%、130%~350%。在丘陵岗地发展泡桐,根据泡桐的生物学特性,注重林木抚育,修枝接干,通过砍灌除草、疏松土壤、追肥等管理措施,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耿晓东[8]2006年在《泡桐侧芽萌发成冠与抹芽接干培育高干材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为解决泡桐“冠大干低”问题,并探讨泡桐侧芽萌发成冠与高干材培育间的关系,进行了泡桐抹芽接干优化树冠结构的生理生态研究。结果表明:①接干下保留不同数量侧芽萌发成枝时,接干的长度和粗度生长在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接干生长前期,保留适当数量的侧枝可以促使接干沿主干方向生长,降低接干错位程度。地径、胸径、材积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泡桐2a生苗木接干下保留侧枝数量多则主干的生长量大而接干的生长量却小,保留侧枝数量少则相反。保留侧枝数量的多少应以既满足接干的快速生长又使主干通直圆满为宜。②当在接干下不同位置仅保留一对侧芽萌发成枝时,不同处理的接干在长度和粗度生长具有显着差异,胸径、地径和材积不存在显着差异。当保留接干下第1对侧芽萌发形成侧枝时,第1对侧枝的旺盛生长对接干的生长造成了负面影响,降低了接干的长度和粗度其中以第2对侧枝长势最强,长度和粗度都大于第1对侧枝,但夹角却比第1对小。随着侧枝在主干上分布位置的逐渐下移,侧枝与主干的角度也越大,越向周围空间伸展,以合理配置侧枝所处的空间位置,实现个体对光照和空间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这是由泡桐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也是泡桐在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③在不同位置抹去1对侧芽而保留3对侧芽萌发成枝时,接干的长度和粗度生长之间都不存在显着差异,主干的地径、胸径、材积也不存在显着差异。接干的生长总是与距离其最近的侧枝的生长状况关系最密切,随着距离的增大,相关关系开始减弱。第1对侧枝的长势过强往往会影响到接干的生长,但第1对侧枝的存在又可以促使接干错位状况的改善。因此,第1对侧芽萌发成枝与接干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④当接干下保留两对侧芽萌发成枝时,接干的长度、粗度生长与其下第2对侧枝的生长状况有密切关系,而粗度生长与第3对侧枝密切相关。⑤主成分分析,第一、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6.5%,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到68.7%,主要包含了接干长度和胸径两个指标。利用综合排序指数对11个处理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在11个处理中,接干下保留第2、3、4对侧芽、保留第2、3对侧芽和接干下保留0对侧芽的处理综合生长指标最佳,可以在人工抹芽调控、优化树冠结构以培育泡桐高干材时作为优先采用的技术手段。⑥接干下保留不同数量的侧枝时,各处理接干的Pn日变化都表现为双峰曲线。接干的Tr日变化也表现为双峰曲线。Pn的月份变化也呈双峰特征,在6月份和8月份分别出现两次Pn日均值的峰值,7月份为Pn日均值的低谷期。各处理的Tr月变化为单峰曲线,6月份Tr日均值较低,峰值出现在7月份,然后开始下降,但8月份的Tr日均值比6月份要高,9月份最低。⑦接干下不同位置4对侧枝的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第一次峰值都出现在上午10:00,在下午16:00左右出现第二次峰值。各对侧枝的Tr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不同位置侧枝Pn的月变化也呈双峰特征,Pn日均值的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8月份,7月份为低谷期。蒸腾速率的月变化呈现单峰曲线,7月份Tr日均值达到最大,9月份最低。

参考文献:

[1]. 泡桐干形变异与选择[D]. 崔永兰. 河南农业大学. 2001

[2]. 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D]. 茹广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

[3]. 泡桐干形培育研究进展[J]. 侯元凯, 翟明普. 林业科学. 1999

[4]. 兰考泡桐顶芽越冬特性及顶芽接干研究[D]. 侯袁锴.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5]. 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D]. 王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6]. 泡桐接干类型划分及干形相关性状的分析[J]. 崔永兰, 吕国政, 石俊阁.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7]. 泡桐种质资源收集及丘陵岗地引种栽培技术研究[D]. 刘俊龙. 安徽农业大学. 2015

[8]. 泡桐侧芽萌发成冠与抹芽接干培育高干材关系的研究[D]. 耿晓东. 河南农业大学. 2006

标签:;  ;  ;  ;  ;  

泡桐干形变异与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