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双辽市第四小学 聂文华
【摘 要】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训练依然是个薄 弱环节。许多时候,朗读训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朗读指导 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本文就朗读训练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如何优化朗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训练;误区;对策
《课标》明确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并强调“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 的重要性,但纵观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过程,朗读训练依然是语文教 学的薄弱环节,朗读指导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甚至存在理解的误区。
一、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朗读的作用,把朗读仅仅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往往是学生在听完教师范读或自读课文后,便很 快在进入了对课文的分析和探讨,对读本身缺少指导或指导只停留 在表面,而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消耗在轰轰烈烈的提问讨论之中。
2、指导方法机械单调,没有与对文本的理解有机结合
许多教教师为了尽快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直接让学生在文本中注明哪个词重读,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句子要读快,哪 个句子要读慢,哪个句子要用激动的语气来读,哪个句子要用痛苦 的语气来读等等,结果学生的感情朗读成了按图索骥的拼读符号, 造成了情感的苍白,语言的生硬。
二、有效朗读的策略
1、保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孰读唐诗三 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证明,试问, 没有充足的时间怎么能做到“会吟诗”、“如有神”?朗读也是一项技 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形成朗读的技能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于朗读, 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预习时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 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感情朗读,要留够时 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并且读后 要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 调节功能,以评促读。
2、让范读真正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大凡名师都是范读的高手,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 的语感氛围,让学生一下子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 觉。教师的示范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范读全文或重点片段。假如课文比较深奥,生字新词比较多,教师宜在学生初读前范读,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读通句子,增强语感,也为有感情地朗读打 下基础。二是随机示范。学生在朗读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朗 读,或与学生对读、分角色读,还可以引读、领读等。如《珍珠鸟》一文中的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窦桂梅教师这样指导朗读--
师:读这些句子要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你该怎么读才不吓着它们? (学生读得有些重)
师:气重音可不能重。要是我读的话,我读得还要轻。因为它 那么娇小,那么怕人的,我会这样读:“我便用吊兰……”
窦教师读得“小心翼翼”,学生鼓掌。
3、体验情感,以情助读
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大都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形象鲜明、韵律很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如果善于抓住这些特点, 就会取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每篇文章都是为表达作者的一种思想 情感,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基调也就基本掌握了朗读的切入点,这样 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开国大典》 一课,让学生先听录音,听过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都能 体会出“激动、兴奋、自豪”之情。这样文章的感情基调便找到了。 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读出激动之情、兴奋之情、自豪之情。
(2)把握文章的形象,指导学生析读。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 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或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 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 读中据以传情达意。
如《鸟的天堂》一文,针对有的同学将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中的“颤动”一词作为重音重读,教师是这样指导的--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不过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想象 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是什么在颤动?重读“颤动”是否符合这 样的情境?
(在学生想象到这一句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感受到“生命的轻微 的颤动”后)
师:同学们,请你们带着这种感受边想边读。 (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在读“颤动”前作了一个稍长的气息停顿,再轻读“颤动”,效果极佳)
《狐假虎威》一文中第四节有一段狐狸说的话: “老天爷派我 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老师是这样进行朗读训练的:
师:狐狸说的这一段话很难读,大家想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
师:哪一位小朋友来读读? 生:(读的声音比较小。)
师:大家说,声音这样小,能把老虎蒙住吗?谁再试一试?(一 男生读,声音大了。)
师:读出点味来了,但还要注意表情。请大家把书放下,看老 师怎样读。(老师用略带夸张的语气,配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读 得有声有色,学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师:大家再练练。(生练)
师:谁站到前面来读?(一男生走到讲台前。) 师:假如你是一只狐狸,老虎把你逮住了(说着,用一只手抓住该生的肩膀),如果你不能把老虎蒙住,可就没命了!(学生进入了 情境,读得很有感情,当读到“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一句时,还把 脑袋晃了晃,蔑视地看了扮老虎的老师一眼。)
师:读得真好,你真正把这段话读懂了。同学们,你们也像他 那样再练练。(生练。一会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滋有味地读这 段话了。)
(3)紧扣文章的韵律,指导学生美读。课本中有许多语言都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节的整齐匀称和语句 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 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才能体味,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 律特点,便能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
总之,朗读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综合阅读基本功,教师只有通过 平时教学中点点滴滴的熏陶,严格扎实地指导,坚持不懈地训练, 才能使学生具有很浓的朗读兴趣,很强的朗读能力,很好的朗读习 惯,形成终身会读书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聂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句子论文; 感情论文; 时间论文; 读得论文; 之情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