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黔桂铁路银洞坡隧道施工中,对岩爆的特点及危害、产生的条件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施工技术措施做了探索、借鉴和总结,确保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将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危害降到最低,所采取的措施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铁路隧道;岩爆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我国幅员辽阔,山地众多。为缩小展线系数,改善线路条件,提高运营效率,隧道在铁路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在埋藏较深、整体、干燥和质地坚硬的高应力岩层中进行隧道开挖时,经常会遇到岩爆的发生。岩爆是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储藏在岩体内的应变能突然释放造成围岩破裂、岩块被弹射出来的现象,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本文就黔桂铁路银洞坡隧道施工中,对岩爆的特点、危害、产生的条件及施工技术措施做了探索、借鉴和总结,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1.银洞坡隧道概况
1.1设计情况
黔桂铁路银洞坡隧道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境内,进口里程DIK476+616,出口里程DK485+132,隧道全长8516m。
隧道通过由碳酸盐岩组成的中山区。最高点为银洞坡,海拔1649.8m,最低点是隧道进出口端的冲沟,高程分别是930m和1015m。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250~450m,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多险峻的悬崖峭壁。地貌类型受构造控制明显,并兼有岩溶剥蚀地貌,属低中山峰丛山地地貌。
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奥陶系地层,分水岭DK479+622段隧道最大埋深680m,属黄丝箱状背斜宽缓的轴部区,岩层层理倾角多小于10°,岩性较为均一,周围沟谷切割较深,岩溶水发育,岩体内部应力不易蓄积,但不排除存在弱岩爆的可能。隧道埋深大于480m的地段(DK479+300~DK480+660)有可能存在弱岩爆。
1.2施工情况
银洞坡隧道采用进出口及进出口平导四工作面掘进,新奥法施工,全断面光爆开挖,锚喷网联合支护。在进口段DK479+300~DK480+660施工中,频受岩爆困扰,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一起,在借鉴以往岩爆治理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观察、记录和分析,不断调整施工方法及支护工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岩爆的特点及危害
岩爆是开挖时由于岩体的突然爆裂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的掌子面及距离掌子面1~3倍洞径范围内,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多发生在爆破后2~3h的出碴阶段,岩爆发生的频率随围岩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岩爆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预兆;发生岩爆时,开挖面围岩会发生松脱、弹射和抛石现象,经挖掘机找顶并认为安全的地方会突然有石块随爆裂声落下,也会有岩片或岩块从拱腰或边墙部位弹出,由母岩弹出的岩块,一般呈中间厚、周边薄的不规则片状,长宽多为几厘米,个别达几十厘米;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附近;岩爆发生时,弹出的岩块能击伤施工人员、砸坏施工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岩爆产生的条件
根据以往铁路隧道及黔桂铁路银洞坡隧道施工中对岩爆防治的探索、总结和实践,岩爆产生条件为: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当该部分能量超过了硬岩石自身的强度时; 围岩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且具有较高的脆性和弹性,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当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埋深较大(一般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且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 地下水较少,岩体干燥;岩石呈脆性、岩石节理不发育。发生岩爆的围岩级别一般为Ⅰ、Ⅱ或Ⅲ级。
4.岩爆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1)在施工前,针对已有勘测资料,初步确定施工区域哪些部位及里程容易出现岩爆现象,优化施工开挖工艺和支护顺序,在开挖过程中采用"短进尺、多循环",同时利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用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并使开挖断面尽可能规则,减小局部应力集中发生的可能性。在岩爆地段的开挖进尺严格控制在2.5m以内。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地应力的大小。采用上述超前钻探、声反射、地温探测方法,同时利用隧道内地质编录观察岩石特性,将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判断可能发生岩爆高地应力的范围。
3)轻微岩爆地段,采用开挖面上洒水、局部锚杆、应力释放孔等措施;中等岩爆地段,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外10~20cm范围内,在侧壁及拱部,打设注水孔,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强烈岩爆地段,除采用前述措施外,可采用超前小导坑、超前锚杆、钢架支撑等措施。
4)爆破后在通风排烟的同时,立即向开挖面及附近洞壁岩体喷洒高压水,降低岩体强度,增强塑性,减弱脆性。
5)及时施作锚杆加固岩体,改变洞壁岩体应力状态,防止岩爆的发生;及时施作锚网喷联合支护,支护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利用其有较大柔性和抗剪能力的特性,减轻围岩表层的开裂。必要时还要架设钢拱架和打设超前锚杆进行支护。衬砌工作要紧跟开挖工序进行,以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的时间,减少岩爆的发生和确保人身安全,必要时可采取跳段衬砌。同时应准备好临时钢木排架等,在听到爆裂响声后,立即进行支护,以防发生事故。
6)在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工作,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现场观察、通过对拱顶下沉、两维收敛以及锚杆测力计、多点位移计读数的变化,可以定量化地预测滞后发生的深部冲击型岩爆,用于指导开挖和支护的施工,以确保安全。
7)在岩爆地段施工对人员佩戴钢盔安全帽,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以保证施工安全。
结束语:
黔桂铁路银洞坡隧道施工中,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强有力的施工支护,确保岩爆地段的施工安全,将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岩爆的危害降到最低,确保了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建新. 铁峰山2#隧道左线出口段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07)
[2]刘道胜. 西康二线秦岭翠华山特长隧道岩爆预测[J]. 《铁道勘察》. 2009( 03).
[3]汪波,何川,吴德兴. 深埋特长隧道岩爆预测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09(11)
[4]李丹峰,张清.岩爆的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
论文作者:宁教练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隧道论文; 围岩论文; 应力论文; 地段论文; 措施论文; 发生论文; 铁路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