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计算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计算能力论文_荆世开

开展计算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计算能力论文_荆世开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胜利路小学 266700

一、计算错误类型与原因分析

1.知识性错误:

(1)口算错误。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计算失误。例如:9+45=55 110-60=40。

②口诀混乱。例如:3×6=16 6×9=45。

(2)方法错误。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①算理不清。 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63-28=45。原因分析: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不明白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直接用减数来减被减数。

②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的算理不明确。例如:82.36-(52.36-18.58)=82.36-52.36-18.58=31.42。原因分析: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的算理,即对减法的性质掌握得不够好。

③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错误。例如:42.9×6.2+42.9×3.8=42.9×42.9×(6.2+3.8)。原因分析: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透彻,运用有误,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

④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 例如:618÷6=13。原因分析: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⑤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错误。例如: + = , - = =1,1× = , - = × = 。原因分析:对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不清楚,乘法是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误以为加减法就是分子加减分子作分子、分母加减分母作分母;因为对每一种计算法则掌握不好,导致加减乘除计算时混淆不清,出现错误。

2.非知识性错误:

(1)抄错或看错数字。

(2)畏难情绪,排斥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看到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时,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解题信心,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没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甚至连题都不做。

(3)强信息干扰,思维定势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在计算24×5时也等于100;125×8=1000也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

(4)短时记忆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了计算错误。

二、计算错误矫正策略研究

1.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首先,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其次,要加强听算和估算练习。再次,增强“内功”,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与打草稿的习惯。有的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打草稿,用口算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本,打草稿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我们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本,表扬书写工整、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打草稿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

(3)要有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

(4)养成验算的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

3.重视错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中,要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教师可准备一本记录本,每次批作业后,把学生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不仅要分析错误原因和种类,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提出解决办法。每次记录抓住要点,既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学生也准备一本错题本,要求学生进行“错误整理”,把自己作业本、练习册、试卷里的错误及时记录在错题本里,用简单的话写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归类整理。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会大大提高。

论文作者:荆世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开展计算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计算能力论文_荆世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