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南论文,职业教育论文,新路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0)04-0098-03
河南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密切了城乡、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双赢,提升了职教的综合实力,创造了职教集团的“河南模式”。原国务委员陈至立曾专程考察河南的职业教育,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到河南考察时也称赞河南经验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并作出批示,要求河南对职教集团“引导其健康发展并尽快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2008年10月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河南职教集团强劲的发展势头让更多人看到了职业教育的远大前景。
一、“河南模式”职教集团创建的背景
河南省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过程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模式由依靠劳动者的数量型转变到依靠劳动者的质量型。河南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全省人口已接近1亿,然而河南却不是人力资源强省。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明显,农民约占总人口的80%,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高素质的劳动力十分匮乏,多数青壮年劳动力没有一技之长。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而且大部分务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培训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2005年河南省从业人员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32%;城镇700万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不足10%与中等发达国家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30%相比差距还很大。[1]
要进一步发挥河南省资源较好、区位居中、劳动者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等综合优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在促进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关键靠科技、靠人才,特别是需要大批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否则,中原崛起将成为一句空话。[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就成为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
二、“河南模式”职教集团的创建机制
2004年10月,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这个框架性文件确立了组建职教集团原则、方式、目标、程序和支持政策,全面启动了职教集团化改革。[3]
1.模式内容
河南省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统筹,龙头带动;校际合作,校企结合;以城带乡,互利共赢”。具体而言,以城市名牌中职、高职学校为龙头,以农村中职学校为主体,以龙头学校的品牌专业为纽带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组建职教集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促进农村中职教育的规模扩张、城市职教的质量提高。它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城乡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二是城市学校在农村学校办分校;三是城乡学校推行教学一体化;四是城市学校为农村学校培训专业课师资、提供实训条件、安置学生实习、开展技能鉴定;五是以集团名义联系就业单位统筹安置学生就业等。
2.组建方式
在组建方式上,职教集团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专业为依托,吸纳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在全省范围内联合组建,与河南的支柱产业和紧缺专业相适应。职教集团的管理职能由龙头学校承担,龙头学校要具备领导班子勇于开拓、专业特色明显、师资力量较强等条件。此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有与该集团主体专业群教学和实习要求相适应的生产、经营企业或其他实体参与。自2006年以来,河南省职教集团数量大幅增加,由18个发展到目前的60个,成员单位由789家增加到现在的2054家。形成了中职教育集团、高职教育集团、技工教育集团齐头并进,行业性与区域性职教集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3.组织管理
理事会或董事会是河南省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组织架构。为了加强集团内的组织机构建设,河南省各职教集团制定有关集团章程,并设立理事会和秘书处作为管理机构。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凡自愿遵守职教集团章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教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均可加入集团;集团成员单位的原隶属关系不变、产权性质不变、教职工身份不变。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长等。理事长由牵头学校的一把手担任,副理事长、理事由成员学校的一把手担任。各职教集团定期召开理事会,研究、安排集团工作。理事会作为集团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和修改集团章程;制订集团年度工作方案;审议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审议通过集团理事会或理事提出的议案。秘书处设在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负责职教集团的统筹、协调管理等日常工作。
4.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职教集团化的进程,河南省教育厅成立了“省职教集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导职教集团工作,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职教集团的发展。如扩大职教集团相应的统筹权和管理权;允许职业教育集团自主制订集团内各层次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自主设置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自主选用教材,自主开发课程;对职教集团内具有“3+2”分段制高职招生资格的学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予以倾斜;为了保证“3+2”分段制高职培养质量,“3+2”分段制高职招生计划仅限于安排在省教育厅确定的具有“3+2”分段制高职招生资格的学校;积极鼓励、优先支持集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三、“河南模式”职教集团的运作特色
1.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实施“1+1+1”城乡合作战略
“1+1+1”合作办学战略是指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第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基础课,第二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1+1+1”战略,其实就是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反哺农村。“1+1+1”合作办学模式,架起了城乡学校联系的桥梁,从而使城市学校把招生的手直接伸到了农村初中,解决了城市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城市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就业渠道优势、城市学校品牌优势与农村职业学校的共享,同时,城市职业学校还通过师资培训、设备援助,提升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这些都拉动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最终让农村孩子受益无穷。
河南省职教集团化办学,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有力地推动了河南职教的规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0.2万人,首次超过全省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至此,全省中职在校生已达到183万人,居全国首位。
2.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实现校企双赢
各职教集团跳出“就职教论职教”的小圈子,职教集团把学校育人和企业用工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校企之间资源的有机融合。同时,注重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有效地推进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第一,产学研结合,建设基地,实现集团成员单位资源共享。由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建立实训基地,通过项目,引进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吸引资金;通过租赁,利用社会资金;通过合同制,聚集社会资源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实现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提高了职业院校办学效益,又使企业赢得了社会经济效益。第二,实行“订单教育”。各职教集团密切与行业、企业及劳动、人事等部门的联系,千方百计搭建就业平台,全方位实施“订单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第三,扩大“工学交替”规模,开展“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职教集团还大力推行“学习—顶岗实习—再学习”、工学交替、前校后厂等模式。
3.校际合作,资源共享,推进集团内成员学校教学一体化
职教集团搭建了职业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良好平台。成员学校通过职教集团章程,相互影响,由单纯竞争转向既竞争又合作;成员学校通过明确责任与权利,整合和调动优势资源,加以自由的组合和实施,开展专门的教育服务,由“单体作战”转向“集团作战”;更为重要的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示范性职业学校带动普通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带动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
各职教集团把教学作为校际合作的重点,加强教学交流、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在教学方面初步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培养规格、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使用、统一考核评价标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带动了成员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过程中,职教集团实现了职校在师资、专业设备、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打破校际的教学封闭状态,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的教研交流,提高各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4.政府推动、统筹协调,强化就业拉动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是河南省职教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前提条件。2004年,河南省组建第一批9个省级职教集团时,当时主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长贾连朝同志,亲自参加成立大会并为9个省级职教集团颁了牌。从2004年开始,河南省教育厅每年至少制发一份文件、听取一次工作汇报、研究一次促进措施,甚至一年多次召开职教集团建设工作会议,统筹、协调、指导、支持和推动职教集团建设。[4]
政府统筹主要体现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重点倾斜,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明确提出,作为与教育部共建的国家职教改革实验区,自2008年起的5年内,河南省计划筹措经费近200亿元注入职业教育,用于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增加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学校和骨干专业,培训专业师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等。政府的作用可概括为一句话:建设重点、培育名校、扶植龙头,搭建集团化发展的强势平台。
为了加强对全省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和服务,解决各地、各职业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安置方面各自为战、高成本、低效益的问题,河南省教育厅成立职成教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指导、协调各省辖市职成教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组织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形成联合体,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就业指导、业务代理及就业后的跟踪服务等。河南省教育厅还通过建立职业学校就业率公示制度,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2004年以来,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各省辖市教育局、各省属职业学校于每年10月底前,报送本辖区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定期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示。“就业拉动”对河南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拉动了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招生数量逐年攀升,有效地提高了职校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每年有几十万职业学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劳务输出,不仅为河南也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结语
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河南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新路。这种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来组建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是在新形势下依靠企业把职教做大做强的全新探索,它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通过职教集团化办学,河南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城乡、校际、校企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提供平台的同时,又促进职业学校在招生、就业、教学和技能鉴定4个方面实现“一体化”,提升了河南职教的发展质量,提升了中职毕业生的市场品牌,带动了全省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河南模式”运行特色与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的职教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必将激励着更多地区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道路,进而带动全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