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ICU 241000
【摘要】: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对提高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撤机的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结果: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提高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的效果显著,增加撤机成功率的同时还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依赖患者;ICU呼吸机撤机;成功率
在ICU中,作为通气设备的呼吸机常用于急救复苏、呼吸衰竭和呼吸支持等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延长存活时间。同时,呼吸机的长期使用者很容易产生对其的依赖感,因此降低了撤机的成功率,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肺炎等),影响治疗效果[1]。本文将对针对性护理对提高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均对呼吸机产生了依赖,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男性有21例,女性有19例;年龄在23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7±6.29)岁;呼吸类疾病有21例,心脑血管类疾病有14例,其他有5例。
干预组:男性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在25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83±5.95)岁;呼吸类疾病有19例,心脑血管类疾病有13例,其他有8例。
对比两组上述基线资料,P值>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进行,患者和患者家属均知情且签署过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及时清洁病房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将温湿度调整至适宜范围内,给患者一个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叮嘱患者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护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患者的咳嗽症状和痰液问题,在排痰、呕吐或者进食之后清洁患者的口腔;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注意安抚好患者的情绪,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心理。待患者的病情好转之后,撤离呼吸机。
干预组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撤机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情况,主要是生命体征、呼吸肌的功能、营养与心理情况等。详细分析当前呼吸机的治疗模式,结合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然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撤机的必要性与目的,分析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撤机的配合方法。注意护理患者的呼吸道,检查各个装置或导管,确保安全无误,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及时清理分泌物。注意无菌操作,严控感染,控制探视,定期更换呼吸机用具,及时处理感染。训练患者的呼吸能力,为撤机做准备[2]。
(2)撤机中:提前准备好急救用品,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制定应急方案。撤机时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等,若患者暂停呼吸,护理人员应当协助气管插管,重连呼吸机;若患者的心跳骤停,应立即CAB急救[3]。
(3)撤机后:及时为患者做自主呼吸的实验,观察气道内的分泌物、咳嗽力度和吸痰频率,评估气道的畅通性,评判撤机效果。在24h之内,护理人员应当严密监控患者,若是在3天之内患者未发生异常,即可初步判定撤机成功;1周之内,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并心电监护,1周后是否吸氧治疗,视患者病情而定。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撤机成功率和护理质量。撤机成功的患者可以自主呼吸,并且呼吸畅通,未出现心率加快、胸闷和气短等现象,可以在无呼吸机的情况下自主呼吸超过32小时;若是在撤机后患者未能长时间地进行畅通地自主呼吸,出现心率加快、胸闷和气短等现象,需要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则视为撤机失败。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的研究数据均选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T值进行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卡方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可表示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撤机的成功率
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一。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
干预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二。
3 讨论
呼吸机具有调节ICU患者体内环境的作用,促进其保持平衡,可保证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起到提升作用。但长使用呼吸机,容易导致患者依赖呼吸机,降低肺功能,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早期撤机是很有必要的。
有资料表明,优质的护理有助于撤机成功。针对性护理从撤机前的护理计划制定、全面评估、健康教育、训练呼吸能力等,到撤机中的应急方案、急救准备与撤机协助,再到撤机后的心电监护、吸氧治疗等,全程作出针对性的相关护理,提升了撤机的成功率[4]。
从文中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应用到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护理中不仅能提高撤机的成功率,还可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如福,林珊珊.针对性护理对提高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成功率的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4):3544-3545.
[2] 黄海燕,罗健,徐玉兰等.渐进式直立活动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24):19-21.
[3] 江卉,杨金花,江明媛等.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ICU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7):208-210,225.
[4] 韩月玲.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时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9):1756-1757.
论文作者:李亚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患者论文; 成功率论文; 呼吸机论文; 呼吸论文; 针对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