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肺结核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肺结核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临床路径;应用效果
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结核病,其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发病后可导致多个脏器受累[1]。根据临床上对肺结核的研究,患者在发病后不一定会立即发病,在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质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较多,其中呼吸道传染是最常见的途径。本研究对肺结核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在21~85岁,平均年龄(54.36±7.59)岁,患者的病程在2~9年,平均病程(5.14±1.08)年。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在20~87岁,平均年龄(54.48±7.62)岁,患者的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5.26±1.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叮嘱其按时遵医嘱服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等。给予试验组患者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制定临床路径
在实施临床路径时首先需要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其中主要是有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任小组长,并组织小组成员根据专家的意见分析,结合对临床资料的参考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并制定临床路径表。其中路径表的内容应包含是加好能、对象。方式、护理效果评估等,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路径表的内容进行。
1.2.2临床路径的实施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介绍医院和科室的相关情况,并为其介绍主治医师的信息和病房环境等,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之后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完成相应的检查,并为其讲解各项检查的内容和目的,并为其介绍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让其能够顺利完成检查。在需要留取标本时,护理人员应提前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征得患者同意。同时,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其中主要是采用个别指导、集体宣讲和病例手册等方式完成,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肺结核的病理知识、危害、治疗措施和用药知识等为主,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并让其掌握肺结核的具体治疗方法,促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在患者出现异常变化时要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并协助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及时分析其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通过给予其更多关怀与鼓励,以及为其讲解成功治愈案例,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消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让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得到提升。最后,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并叮嘱患者出院后按时遵医嘱服药,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复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完成,总分为100分,分值在90~100分时视为非常满意,分值在60~89分时视为基本满意,分值在60分以下时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 )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根据临床统计,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2±2.67)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67±4.85)d。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两组数据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结核病,其起病可急可缓,患者发病后一般会有明显的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等症状,并且会感觉到呼吸困难[3]。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并且会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常规护理[4]。但根据临床实践,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常规护理主要是针对其实际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护理内容相对单一,不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5]。
临床路径是一种常见的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与患者相符合的临床路径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护理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临床路径表完成,从而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6]。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临床路径的应用主要是针对患者日常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并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用药指导等,让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本研究对肺结核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肺结核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伍小英,谭守勇,罗少霞等.临床路径管理在肺结核可疑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22):3523-3525.
[2]陶剑青,陆虹,吴国强等.临床路径应用于肺结核住院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7):604-607.
[3]林家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94-95,96.
[4]赵欣.针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287-287,288.
[5]李品林,钟倩红,张锡林等.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2015,(9):919-921.
[6]张霄芳.对住院的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84-85.
论文作者:赵红,陈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路径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