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辑委员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波,王大洲[1](2019)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加速离子种类最多、能量最高的重离子研究实验装置,其建设跨越了50余年的历程。基于一手档案资料,参考有关传记、访谈及报道,逐一描述了1.5米回旋加速器、重离子加速器和冷却储存环的立项建设过程,分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对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最后,从大科学工程的定位、布局和跨国知识流动等方面总结了其历史经验。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叶梅[3](2019)在《粲然》文中认为谨以此文献给建国70周年!我一本本啃读那些初读极为晦涩,但渐渐有了味道的书,粒子、轻子、介子、中微子……它们像一颗颗小星星,在我眼前飞舞。我寻访一个个科学家,听他们讲述,他们质朴淡定,但内心似火,我感受着他们的深刻与寂寞。有多少人的汗水化作河流,载动着不断向前的科学之船?我只能从文学的角度去试图描述他们的崇高,领略他们闪现的光芒。那些耐得住寂寞,呕心沥血,种了一茬又一茬麦子,磨了一道又一道宝剑的人们,
郑志鹏[4](2017)在《《中国物理C》杂志四十年》文中认为今年是Chinese Physics C(《中国物理C》)(以前称《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下面简称CPC)杂志创刊40周年,编辑部约我写一篇纪念文章。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所了解的有关它的成长历程以及我所经历过的往事。创刊人朱洪元先生要谈CPC杂志,首先要提到其创刊人朱洪元先生(见图1)。朱洪元(19171992)是我国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粒子理论物理的开拓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
李东[5](2016)在《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及其在人体组织中辐射效应的蒙特卡洛模拟》文中指出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载人飞船已逐步脱离地球轨道进入深层空间。研究数据表明,高能带电粒子是造成航天仪器失灵及宇航员辐射危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探究空间辐射环境的组成及特性,对航天仪器的辐射加固、辐射损伤以及对航天员的辐射生物效应开展相关的实验活动,对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及其在人体组织材料中辐射效应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苏州大学辐射应用技术团队研发的某型反符合△E-E粒子望远镜系统,利用蒙特卡洛程序包GEANT4对高能带电粒子在半导体、晶体探测器中的能量损失、射程径迹及在不同材料中的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值进行了模拟研究,对不同能量、不同类型的高能粒子与探测器的能量沉积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GEANT4提供的人体组织材料库类,对高能带电粒子在不同的人体组织材料中能量传输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了医用重离子在不同人体组织内的百分剂量分布。以Snyder头部模型为依据,构建了颅内肿瘤放疗模拟的人体头部模型,并对颅内肿瘤质子、重离子治疗的过程进行了相关模拟研究,利用研发的△E-E望远镜系统对重离子治疗过程中的碎裂反应产物进行了探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研究的由固定厚度半导体与晶体探测器组成的△E-E望远镜系统,能够对8-175 MeV能量范围内的高能质子具有较好的能量响应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的粒子鉴别功能。增加晶体探测器的厚度可以提高探测器的能量测量范围,增大晶体探测器的宽度可以提高探测器的角度测量范围。同时此探测器能够对250 MeV/u的12C粒子轰击水靶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实现探测与鉴别功能,表明△E-E粒子望远镜可以用于碳离子治疗过程中的碎裂反应产物探测及剂量验证过程。
刘培[6](2015)在《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射化学是近代化学与核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始于1934年。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放射化学虽然随着国家需求的变化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停滞不前的不同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为国防安全、核能开发及核技术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中国放射化学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内容,总结其发展特点及经验教训,为未来制订科学有效的放射化学学科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1934-1949)、初步发展阶段(1950-1960)、快速发展阶段(1960-1970)、常态化发展阶段(1970-1986)以及艰难调整阶段(1986-2000)。论文探讨的各阶段主要内容如下:(1)起步阶段。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放射化学的国际学术背景以及中国学者对于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工作。(2)初步发展阶段。详述了国家创建核工业前后放射化学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分析了高等院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3)快速发展阶段。选取了铀钚燃料循环技术的两项杰出成果——中国首枚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和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前者,描述了科技人员完成二氧化铀生产任务的艰苦过程,重点分析了生产工艺流程。对于后者,再现了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过程,考察了军用后处理厂建设中两种工艺路线抉择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苏联并非有意向中国援助落后的后处理技术。对放射化学围绕核武器研制取得的其他成果也进行了概述。(4)常态化发展阶段。探讨了放射化学在寻求学科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重点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及专业学会的成立过程。(5)艰难调整阶段。从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萎缩与科研机构研究水平的下滑两个方面,对放射化学发展遭遇的困境进行了论述,指出有关部门忽视放射化学对于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管理体制欠顺、对于放射性危害的不恰当夸大是导致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在对上述5个发展阶段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任务带学科”、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任务”完成后“学科”没有真正建立。最后,本文总结了几点中国放射化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张志辉,刘培[7](2015)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 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成立专业学会》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放射化学长期依赖于国防需求而成为支撑核事业发展的工具,其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家们试图通过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和成立专业学会,寻求加强基础研究的学科转型。然而,不同部门的科研人员对学会名称、挂靠单位、专业刊物和理事长人选等问题发生了争论,反映出学术界内部对于学科归属和部门利益的不同思考,以至于转型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和学会的成立过程,探讨了中国放射化学在寻求独立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黄庆桥[8](2013)在《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国际着名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钱三强为研究对象,在挖掘、利用新史料和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这一视角出发,分析钱三强的社会角色及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影响。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和意义天然地与其在现实中的“功业”密不可分,“时代—角色—功业—影响”构成了本文的分析逻辑。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有:(1)梳理钱三强功成名就的历史过程与历史机缘;(2)澄清已有的对钱三强的误读和误解;(3)研究钱三强的思想与实践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影响;(4)探讨钱三强与新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主要研究1949—1956年期间,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钱三强在中国科学院的早期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钱三强是中国科学院发展蓝图的实际绘制者;第二,钱三强的留法和访苏背景使得中国科学的建制化打上了很深的苏联和法国模式的印迹,而这种集中管理独立研究相结合的科技体制模式,适应了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第三,钱三强在中科院的领导经历对日后“两弹”攻关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后世研究者惊叹于“两弹”科研攻关中钱三强调兵遣将轻车熟路,殊不知,这一基础是在1950年代早期打下的。第二章“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从“中国原子弹之父”争论的学术史梳理开始,探究钱三强在开创新中国原子能事业以及“两弹”研发中的特殊角色,系统分析他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作用的历史背景、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大科学时代科学精英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等诸多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和领导者,是研制“两弹”的帅才人物。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称谓,钱三强是当之无愧的。钱三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非凡经历以及后世者对他的褒贬评价,引发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大科学工程中的帅才人物。第三章“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系统梳理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活动这一至今学者涉及较少的论题,研究钱三强在中科院乃至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科学家与科技政策的互动、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等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文革”后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并担当了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晚年热心于软科学,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中国科学共同体、科学规范制度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可以看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章“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则从思想者与思想史的视角解读钱三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式科技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科学精英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左右着国家决策的方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既是对国家宏观科技战略的引导,也是对其的呼应与诠释,并对具体的政策实践产生影响。钱三强的科技思想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现实针对性、中介性等特征,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其实也就是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还体现着科学的开放精神。没有自我反思的单向度的向外学习,在钱三强那里是不存在的。这种精神对于今日之中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五章“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则专门论述了钱三强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造诣及其对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钱三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重要的直接参与者。这可以看作是钱三强科学贡献的独特方面。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理论思考和总结:从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的视角,探讨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理性并由此反思如何防止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从科学家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的视角,探讨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总结钱三强一生之功业,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钱三强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在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钱三强担当了建国初期中国科学体系设计者的角色;第二,钱三强在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史上担当了开拓者和奠基者的角色;第三,钱三强在中国“两弹”事业中担当了特殊角色:对上,他是中央的参谋和助手;对科学家,他是慧眼识人用人的“伯乐”;对科研难题,他既是“出题目”者,又是带领科技人员攻关的“解题目”者;第四,钱三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担当了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和国家科技顾问的角色;第五,钱三强在中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担当了创建者、发起者、倡导者的关键角色;第六,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还是一位高水平的“思想家”。概括钱三强一生所担当的多重角色,其显着特点是“一宽一窄”。“宽”是指钱三强涉足的领域相当之宽,“窄”是指钱三强只在科技领域参加活动、发出声音。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总结钱三强多重角色形成的历史原因,除了钱三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外,他的政治信仰和时代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革”前,钱三强的人生历程可以归纳为“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文革”后,钱三强历经磨难而不悔,继续矢志为国家科技事业做贡献,走上国家科技建设的重要领导岗位,焕发出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反思钱三强多重角色的价值和局限,其角色的多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这种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时间的发展却在当代中国发生了某种蜕变,表现为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通过对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之间关系的细致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中国的科技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中共决策层及其执行机构与科学家的协调沟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强国梦想,把自己对科学事业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党组织往上输送,最终在党组织的甄别采纳下形成科技决策或科技制度。这可以看作是新中国“摸着石头过河”,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科技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因此,要研究中国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简单解读党的文件和政策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深处,深究文件和政策文本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各方力量的博弈,唯有如此,我们对新中国的科技体制起源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通过对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贡献和科学活动的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国家建设恰如1950年代一样,急需大量科技工作者,急需科技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老一辈科学家再次在国家需要面前走向前台,担当起领导和组织科技事业的重任,即使是退休后,他们仍利用自己的影响,通过与中共高层的直接沟通,为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就是说,中国科技体制与科技制度的再生,也与他们密切相关。故此而言,钱三强那一代科学精英不仅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早期建构,而且直接参与领导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体制的再生,中国的科技体制也因此深深打上了他们的印记。总体来说,作者围绕钱三强生平和科技功业做了大量口述访问,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档案材料及其他文献史料,对钱三强的多重角色和科技功业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其历史定位。通过对钱三强科技思想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已有研究的空白,使人们对钱三强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通过对钱三强科学活动的研究,阐释了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钱三强的活动为线索,挖掘出了新中国科技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对学术界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同意见。通过对钱三强社会活动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对科学学、科学技术史这些软科学学科建立过程中某些遗失的环节,使这些学科的发展史得以健全。通过对钱三强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杰出科学家社会角色转型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剖析了这种现象的社会合理性及其蜕变。由此,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的特殊意义:要深入了解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从对杰出科学家的研究着手,也许是一条合理的渠道。
钟镇[9](2011)在《中国物理学研究绩效与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文中认为本文以SCI数据库提供的1978-2007年物理学发文和被引信息为数据样本,对中国物理学的研究绩效和国际影响力进行了科学计量评价,揭示了中国物理学的一些发展特征,并将其与亚洲另外两个物理学研究大国印度和日本进行了比较。除了应用传统的科学计量学指标,还改进了一些计量指标,并创建了新的计量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经典绩效评价指标考察了中国物理学的研究绩效。1978-2007年期间,中国物理学SCI论文无论是在产出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00年后,中国的发文数已经超过印度和日本。虽然中国的篇均被引频次总体上仍低于日本,但在应用物理学等子领域上已经有所超出。除粒子物理等少数子学科外,中国在其它子学科上的被引绩效也超过了印度。从活跃指数的子学科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来看,中国物理学研究兴趣有向应用物理转移的趋势。(2)使用基于固定引文窗口计算的h类指数考察了中国物理学高频被引论文的产出情况。固定引文窗口的引入使得同一研究对象不同发文年之间的h类指数纵向可比,也可以比较不同研究对象间的发展趋势。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物理学全学科及其子学科的h类指数都呈增长态势,直逼日本,说明中国高频被引论文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若以世界物理学全领域的h核论文作为评价标准,中国物理学热点前沿领域的成果在2000年后略多于印度,与日本仍存在明显差距。印度发文数远远少于中国,但高频被引论文的数量与中国差距不大。(3)本项研究构建的物理学领域超大样本的发文-引文矩阵数据量达百万级。在超大规模物理学发文-引文矩阵基础上构建出物理学R族科学发展节律指标,考察了世界、中国、印度、日本物理学的发展节律,并进行了比较。和以往的增长研究不同,科学发展节律关注的是观察值相对于期望值的接近或偏离,这使它兼顾了全引文窗口与时间纵向可比性的要求,揭示出物理学领域的迟滞承认论文以及引文峰值后移论文对引文时间序列的扰动。(4)构建了参考文献-引文矩阵,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引文回馈率指标。该指标以篇均被引频次测度被引水平,以篇均参考文献数测度引用水平,以两者的比值——引文回馈率考察研究对象的引用-被引关系。引文回馈率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知识投入-知识产出效率,是全新的思路和全新的方法。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物理学全学科的引文回馈率在篇均参考文献数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仍呈非常明显的增长态势,由最低时的15.7%增加到35%,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印度,直逼日本。在总结各章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国物理学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黄仁国[10](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研究表明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二、《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辑委员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辑委员会(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1.5米回旋加速器的建设 |
2 重离子加速器的建造 |
2.1 工程预研和立项 |
2.2 工程设计与建设 |
3 冷却储存环的建设 |
3.1 工程预研和立项 |
3.2 工程设计和建设 |
4 HIRFL装置的科学成就与历史经验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物理C》杂志四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创刊人朱洪元先生 |
不辱使命, 奋力前行 |
杂志国际化迈出一大步 |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AME和RPP的刊登权 |
(5)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及其在人体组织中辐射效应的蒙特卡洛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高能带电粒子及其探测方法介绍 |
1.1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 |
1.2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 |
1.2.1 空间粒子对航天器的危害 |
1.2.2 空间粒子对航天员的危害 |
1.2.3 空间粒子对地面活动的危害 |
1.3 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磁谱仪 |
1.3.2 △E-E望远镜 |
1.3.3 飞行时间法 |
1.4 蒙特卡洛方法在高能粒子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1 常见蒙特卡洛程序包的简介 |
1.4.2 蒙特卡洛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5.1 蒙卡模拟的意义 |
1.5.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E-E望远镜的探测原理及GEANT4组成结构 |
2.1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 △E-E望远镜的探测原理 |
2.2.1 △E-E粒子望远镜 |
2.2.2 反符合设计的原理 |
2.2.3 反符合△E-E粒子望远镜系统电路结构 |
2.3 GEANT4组成及内核结构 |
2.3.1 GEANT4软件开发的特点 |
2.3.2 GEANT4内核结构和功能 |
2.3.3 GEANT4中的常用的物理模型 |
第三章 高能带电粒子望远镜的GEANT4模拟 |
3.1 模拟过程 |
3.1.1 几何模型构建 |
3.1.2 物理模型 |
3.1.3 程序运行环境 |
3.1.4 模拟过程 |
3.2 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垂直入射质子束模拟结果 |
3.2.2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3.2.3 角度入射质子束模拟结果 |
3.3 高能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粒子鉴别功能的Geant4模拟 |
3.3.1 高能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粒子鉴别的原理 |
3.3.2 GEANT4模拟过程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高能带电粒子在人体组织中辐射效应的GEANT4模拟 |
4.1 高能质子、重离子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 |
4.1.1 带电粒子治疗的物理基础 |
4.1.2 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
4.2 高能带电粒子在人体组织中辐射效应的GEANT4模拟 |
4.2.1 碳离子在不同组织内百分深度剂量的模拟 |
4.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颅内肿瘤碳离子治疗的GEANT4模拟 |
4.3.1 颅内肿瘤模型的建立 |
4.3.2 模拟过程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重离子治疗中碎裂反应的探测模拟 |
4.4.1 模型构建与探测布局 |
4.4.2 模拟过程 |
4.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1.1 高能粒子探测器的GEANT4模拟结论 |
5.1.2 高能质子在人体组织中辐射效应的GEANT4模拟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献调研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放射化学的起步(1934-1949) |
2.1 十世纪上半叶国外放射化学发展概述 |
2.1.1 放射化学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2.1.2 放射化学的蓬勃发展 |
2.2 国内放射化学的早期探索 |
2.2.1 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
2.2.2 国民政府破产的核计划 |
2.3 中国学者在国外开展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
2.3.1 杨承宗在居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
2.3.2 其他学者的研究工作 |
小结 |
第3章 放射化学的初步发展(1950-1960) |
3.1 建国初期的放射化学工作 |
3.1.1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
3.1.2 人才队伍的形成 |
3.2 核工业创建之后的放射化学工作 |
3.2.1 创建核工业决策的制定及苏联的核技术援助 |
3.2.2 新设立的放射化学研究机构 |
3.2.3 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 |
3.3 高等院校中放射化学专业的建立 |
3.3.1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3 其他几所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创办 |
3.3.4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建立初期的特点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在研制核武器的国家需求驱动下放射化学的快速发展(1960-1970) |
4.1 第一颗原子弹所用二氧化铀的制备 |
4.1.1 简法生产的工艺流程 |
4.1.2 二氧化铀的生产过程 |
4.1.3 五所顺利完成任务的原因探讨 |
4.2 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研发 |
4.2.1 从沉淀法工艺起步 |
4.2.2 萃取工艺的先行探索 |
4.2.3 两种工艺路线的争论与抉择 |
4.2.4 萃取工艺的成功验证 |
4.2.5 苏联并非故意提供落后技术 |
4.3 其他方面的放射化学成果 |
4.3.1 完成原子弹攻关中的任务 |
4.3.2 为核燃料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
4.3.3 放射性废液的处置与综合利用 |
小结 |
第5章 放射化学的常态化发展(1970-1986) |
5.1 “文革”对放射化学的冲击 |
5.2 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回归正常化的努力 |
5.2.1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其修订 |
5.2.2 放射化学学会的筹备与隶属问题 |
5.2.3 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
5.2.4 折中方案及遗留问题 |
5.3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小结 |
第6章 放射化学的艰难调整(1986-2000) |
6.1 高校放射化学专业的调整及撤销 |
6.2 放射化学研究领域的收缩 |
6.3 研究机构科研水平的下滑 |
6.4 放射化学停滞不前的原因探讨 |
小结 |
结束语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1. “任务带学科”的典型 |
2. 苏联援助对于放射化学的初期发展助力甚大 |
3. 完成“任务”后的“学科”未能真正建立 |
4. 几点经验教训 |
附录Ⅰ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制订) |
附录Ⅱ 放射化学学科规划(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修订)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 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成立专业学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
二《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修订 |
三放射化学学会的筹备与隶属问题 |
四中国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
1.关于学会名称的讨论 |
2.关于学会挂靠单位和刊物的协调 |
3.关于学会理事长人选的争议 |
五折中方案及遗留问题 |
(8)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任务与文献 |
四、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 |
第一节 中科院早期发展的核心骨干 |
一、 筹建中科院 |
二、 主持计划局 |
第二节 访苏及其深远影响 |
一、 访苏背景与任务 |
二、 钱三强在苏期间的活动 |
三、 访苏代表团总结报告及其影响 |
四、 基本科学制度的创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 |
第一节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学术史梳理 |
一、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原子弹之父‖说的传入及影响 |
二、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几种观点 |
三、 关于―之父说的几个问题 |
四、 讨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三条路径 |
第二节 旧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推动者 |
一、 钱三强与 1940 年代末的原子能科普 |
二、 钱三强与国民政府的原子梦 |
三、 钱三强筹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的努力 |
第三节 新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创建者 |
一、 创建近代物理研究所 |
二、 谋划研究所初期发展方向 |
三、 主持对苏原子能合作 |
第四节 “两弹”大科学工程中的特殊角色 |
一、 特殊角色之一:决策系统里的战略科学家 |
二、 特殊角色之二:知人善任的组织科学家 |
三、 特殊角色之三:攻关科研难题的领军科学家 |
四、 从核心人物到“靠边站”:钱三强角色与地位的转变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 |
第一节 钱三强与“文革”后中国科学院的恢复和发展 |
一、 时代背景与“文革”后期的钱三强 |
二、 组织实施―文革后重大科学工程 |
三、 推动科学研究的对外交流 |
四、 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制度化建设 |
第二节 钱三强在“文革”后的政治参与 |
一、 与中国科学院院长人选的两次际遇 |
二、 建言中南海 |
第三节 钱三强与中国软科学事业 |
一、 创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二、 推动科学学事业的建制化发展 |
三、 促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 |
四、 促进中国科技名词审定事业的发展 |
五、 主持召开“科学与文化论坛”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 |
第一节 论什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
一、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意义 |
二、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涵 |
第二节 论“红专矢量论”与“知人善任” |
一、 红专矢量论 |
二、 “知人善任”说 |
第三节 论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 |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
二、 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
三、 如何发展应用科学 |
第四节 论学习引进与自主创新 |
一、 向国外学什么、怎么学 |
二、 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与路径 |
第五节 论经济与科技的“面向、依靠”方针 |
一、 科技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
二、 诠释“面向、依靠”方针 |
第六节 论科学技术普及 |
一、 对科普的理论思考 |
二、 科普创作与科普实践活动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 |
第一节 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与传播者 |
一、 1950 年代大力宣传原子能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发展史 |
二、 《原子能发现史话》和《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的学科史意义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
一、 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概况的回顾 |
二、 对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
三、 对中国科学院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的回顾 |
四、 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追忆与评价 |
第三节 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 |
一、 为国家领导人讲授科学技术史 |
二、 推进科学史研究的建制化 |
三、 多次向社会推荐优秀科学史着作 |
第四节 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 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 |
二、 重视科学史的科普功能 |
三、 重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 |
四、 重视科学史的资政功能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 时代、角色与功业:对钱三强科技实践活动与思想的历史总结 |
二、 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从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法性反思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 |
三、 科学精英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物理学研究绩效与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分析中国物理学的研究绩效和发展特征 |
1.1.2 评价改革中国物理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科技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 |
1.2.2 科学计量学已经成为科技评价的重要工具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关于中国科研绩效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
1.4.2 科学发展特征的量化研究 |
1.4.3 世界和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态势研究 |
1.5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思路与论文逻辑框架 |
1.5.3 创新点 2 数据与指标 |
2.1 数据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数据检索 |
2.1.3 数据处理 |
2.2 计量指标 |
2.2.1 发文-引文矩阵及其衍生矩阵 |
2.2.2 主要研究绩效指标 |
2.2.3 固定引文窗口的h类指数 |
2.2.4 科学发展节律指标 |
2.2.5 引用-被引关系测度指标 3 中国物理学的研究绩效及国际比较 |
3.1 物理学全学科的研究绩效与国际比较 |
3.1.1 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研究绩效 |
3.1.2 中国物理学全学科的研究绩效 |
3.1.3 中国与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研究绩效比较 |
3.1.4 中国与印度、日本物理学全学科的研究绩效比较 |
3.2 物理学子学科的研究绩效与国际比较 |
3.2.1 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研究绩效 |
3.2.2 中国物理学子学科的研究绩效 |
3.2.3 中国与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研究绩效比较 |
3.2.4 中国与印度、日本物理学子学科的研究绩效比较 |
3.2.5 物理学子学科间的被引差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固定引文窗口的中国物理学h类序列分析及国际比较 |
4.1 不同类型h类序列的性质 |
4.2 物理学全学科的h类序列分析与国际比较 |
4.2.1 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h类序列分析 |
4.2.2 中国物理学全学科的h类序列分析 |
4.2.3 中国与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h类序列比较 |
4.2.4 中国与印度、日本物理学全学科的h序列比较 |
4.3 物理学子学科的h类序列分析与国际比较 |
4.3.1 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h类序列分析 |
4.3.2 中国物理学子学科的h类序列分析 |
4.3.3 中国与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h类序列比较 |
4.3.4 中国与印度、日本物理学子学科的h类序列比较 |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节律及国际比较 |
5.1 物理学全学科的发展节律与国际比较 |
5.1.1 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发展节律 |
5.1.2 中国物理学全学科的发展节律 |
5.1.3 中国物理学与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发展节律比较 |
5.1.4 中国与日本、印度物理学全学科的发展节律比较 |
5.2. 物理学子学科发展节律与国际比较 |
5.2.1 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发展节律 |
5.2.2 中国物理学子学科的发展节律 |
5.2.3 中国与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发展节律比较 |
5.2.4 中国与日本、印度物理学子学科的发展节律比较 |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物理学的引用-被引分析及国际比较 |
6.1 物理学全学科的引用-被引分析与国际比较 |
6.1.1 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 |
6.1.2 中国物理学全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 |
6.1.3 中国和世界物理学全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比较 |
6.1.4 中国和日本、印度物理学全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比较 |
6.2 物理学子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分析与国际比较 |
6.2.1 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 |
6.2.2 中国物理学子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 |
6.2.3 中国和世界物理学子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比较 |
6.2.4 中国和日本、印度物理学子学科的引用-被引关系比较 |
6.3 本章小结与讨论 7 总结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物理学的研究绩效 |
7.1.2 中国物理学的h类指数时间序列 |
7.1.3 中国物理学的科学发展节律 |
7.1.4 中国物理学的引用-被引关系 |
7.2 讨论与政策建议 |
7.2.1 重视论文进入国际领域 |
7.2.2 加强物理学领域的国际合作 |
7.2.3 提高中国物理学SCI源期刊的数量与质量 |
7.2.4 加大物理学研发经费的投入 |
7.2.5 推进物理学领域科技文献情报工作与信息化建设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数据样本的扩展与细化 |
7.3.2 引文网络与施引文献指标的引入 |
7.3.3 参考文献与被引频次关系的更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四、《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辑委员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J]. 李秀波,王大洲.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03)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粲然[J]. 叶梅. 黄河, 2019(01)
- [4]《中国物理C》杂志四十年[J]. 郑志鹏. 现代物理知识, 2017(04)
- [5]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及其在人体组织中辐射效应的蒙特卡洛模拟[D]. 李东. 苏州大学, 2016(02)
- [6]中国放射化学的发展历程(1934-2000)[D]. 刘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3)
- [7]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 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成立专业学会[J]. 张志辉,刘培. 科学文化评论, 2015(01)
- [8]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D]. 黄庆桥.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9]中国物理学研究绩效与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D]. 钟镇.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6)
-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