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六逸:为弥合新闻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不懈努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鸿沟论文,不懈努力论文,理论论文,新闻论文,谢六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教育与实践的差距问题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关于新闻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问题,一直存在。2015年1月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月娥在《新闻战线》杂志上发表题为《突破新闻教育知行合一的瓶颈——湖南高校新闻实践教学情况调研报告》文章,再次提出新闻高等教育与实践脱节的诘问。近年来高校新闻实践教学整体环境有了一定改观,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1]最近,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王敏更是指出,我国新闻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实践与理论脱节、培养目标较业界发展滞后的状况,在融媒体时代更加凸显。[2] 其实早在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开始后不久,这一问题就被业界和学界提出过,而且在那个时代,教育界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教育与实践能尽快融合。 20世纪初,当时很多报馆仍沿用学徒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大学新闻教育抱有不信任的态度,[3]戈公振认为新闻记者职责重大,优秀新闻记者的培养既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报馆,“学问与经验,两不宜偏废也。”[4] 1928年,我国著名新闻教育家顾执中在上海创办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作为校长顾执中聘请的教师大多都是业界有经验的记者或编辑。顾执中认为像物理、化学科目有实验室、化验室一样,新闻学校也必须有它的实验室、化验室,并且上海、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学生的实验室。[5]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采编课堂上,学生一般被派到外面去实地采访和写稿,在实践中磨练自身的采写能力。 1933年,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针,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做法,那就是学生半天时间用来学习新闻理论知识,另外半天则全部用来实践操作。[6]这种半工半读教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受业界的欢迎。 在民国期间众多新闻教育机构中,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时间虽然不是最早的,但却是国内公认的办得比较好的,复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谢六逸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很具有启发意义。 二、谢六逸与复旦新闻系 1917年,谢六逸东渡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1922年学成归来的他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6年,谢六逸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他向中文系主任刘大白建议设立新闻系,刘大白接受了谢六逸的建议,不过受当时条件所限,只在中文系内设立“新闻学组”,谢六逸任“新闻学组”主任。其间,谢六逸不仅为《小说月报》等多家刊物撰稿,还在朋友协助下独立创办半月刊物《趣味》。[7] 1929年9月,复旦新闻系正式创办,谢六逸成为第一任系主任,他主持拟定《复旦大学新闻系简章》,明确规定了学制、招生、培养目标、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重要内容。简章规定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8]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谢六逸教授制定大学新闻系课程以及设备标准,作为国内各大学新闻系的准绳。[9]课程教学中,谢六逸主讲过实用新闻学、外国新闻事业、通讯写作、编辑等课程。 谢六逸一生在新闻教育方面颇有建树,对复旦新闻系的创办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由于长期工作过度劳累,1939年身患胃病的他不得不辞职返回故乡贵阳休养,复旦新闻系主任由《中央日报》重庆总社社长程沧波接任。1945年8月年仅47岁的谢六逸于贵阳病逝。 三、填补理论与实践鸿沟的有益尝试 谢六逸主办复旦新闻初期,中国的新闻教育刚刚起步,新闻教育的理念和教学课程体系还不完善。谢六逸在复旦新闻系的一系列办学理念和实践无疑具有开创性。他精心编制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重视学术研究,又不偏废新闻实践。他创办“复新通讯社”和校刊《复旦五日刊》作为新闻系学生的实习机构,聘请一系列有丰富报业经验的业界人士给新闻系的学生开办讲座或者担任兼职或专职教师,组织学生去报社参观和实习,他还史无前例地举办了世界性报展,这一系列举措拉近了新闻理论教育与新闻业界的距离,填补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鸿沟。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谢六逸特别注重结合新闻学术研究提高办学质量。他曾说:“新闻学不能仅在理论方面去探求,也不能完全偏重于应用。如果只顾到理论,就要犯不切实用的毛病,反之,也易流于低级趣味,而不能尽报纸的职责。”[10]1929年,鉴于新闻系师生研究新闻学的兴趣和热情,谢六逸组织新闻系师生成立复旦大学新闻学会,支持黄天鹏设立新闻学研究室,支持学生出版专著以促进新闻学术的研究,如陶良鹤的《最新应用新闻学》、郭箴一的《上海报纸改革论》,杜绍文的《新闻政策》等。[11] 另外,谢六逸深刻地感受到新闻工作带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新闻教育不能脱离新闻工作实践,要特别注意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了鼓励学生自己创办刊物,谢六逸对学生范泉说:“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只有在编辑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新闻编辑学的实践规律,并相应地在实践中日益提高自己的文学理论水平,编辑水平和写作水平。新闻学这个学科,绝不是纸上谈兵的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的新兴学科。”[12] 为增加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机会,增强新闻系学生的业务能力,复旦新闻系先后成立了复旦通讯社、校系合资印刷所等供学生实习之用,他还支持学生创办新闻刊物以增强业务能力,如徐叔明主编的《新闻世界》半月刊,黄焕芳主编的《明日的新闻》半月刊等。 (二)配备高水平、专业化的业界师资力量 谢六逸凭借其在文化界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担任复旦新闻系主任后从业界聘请一批知名报人来讲学,如戈公振、周孝庵、赵君豪、陈布雷、郭步陶等,章先梅、樊仲云、夏奇峰等著名报人也都担任过新闻系兼职教授。 时任《申报》总经理的戈公振给新闻系学生主讲过《中国报学史》,时任《时事新报》编辑周孝庵主讲过《新闻编辑》与《报馆实习》,《申报》编辑赵君豪主讲过《新闻学》。 聘请业界人士作为新闻系兼职或全职教授对新闻教育无疑是有益的,它使得学校与新闻业界紧密结合、双向互动起来。由于报人业务经验丰富、熟悉报业现状,他们可批评国内各报纸的得失,发抒改良本国报纸的意见,所以他们的讲学可带来教课书外很多有益的知识,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补充教材,更重要的是可让同学们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报馆相应地可录用到质量上乘的新闻系毕业生。 (三)基础教育与专业并重的课程设置 复旦新闻系对各年级设置的课程有不同要求,一二年级注重基础教育,以进修基础知识、辅助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必修课有语文、英语、第二外语、心理学、统计学等;辅助知识必修课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外交概论、法学概论、历史、地理等。三四年级着重专业知识与写作训练,设置的课程有报学概论、编辑采访、通讯写作、速记、校对、印刷、广告发行、照相绘画等,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课程中的实习包括介绍学生至设备完全之报馆及通信社实习,由本系教授指导,或是到学生自办的报刊实习。另外,新闻系还会介绍学生到著名报馆或通信社参观,率领学生赴国外考察新闻事业。 1935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复旦大学举行建校三十周年校庆,谢六逸与新闻系学生侨、唐克明、夏仁麟、盛澄世、盛维席等筹办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世界报纸展览会”。展览的报纸一共包括33个国家的2000多种报纸。这次报展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万名参观者见证了这一历史,被称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为筹备此次报展,新闻系全系师生一年前就开始向国内外报社征集展品,其中负责具体工作的学生更是夜以继日地忙碌,为展览会出了大力。报展工作不仅扩大了复旦新闻系的声誉,还加强了新闻系与业界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业界对新闻系的了解,有利于填补新闻教育与新闻业界的鸿沟。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仲彝说:“在战前复旦四院十三系,以新闻系最闻名于国内,课程完备,人才辈出。新闻系各年级的课程编制是六逸先生的心血,创设了全国各大学新闻系的规范。”[13]当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进行的本科教学改革,依然有这个思路。 (四)创办报刊、通讯社等实习机构 谢六逸主持新闻系期间,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如曾任《东南日报》主笔的郭绍文、曾任《联合画报》主笔的舒宗侨、曾任《新闻报》记者的钱克显、曾任中央社记者和负责人的程万里等,这跟谢六逸创办校内实习机构是密不可分的。 在谢六逸的指导下,复旦大学相继创办了《新闻世界》、《明日新闻》、《新闻学期刊》、复新通讯社、新闻研究室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193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复新通讯社,供高年级学生实习。通讯社内分设计、编辑采访、交际、校对五个部门,每日发稿二次,供江苏、浙江、上海各大报选用。 创办报刊和通讯社等实习机构的想法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开办报业的时候,很少人想到附设小型报社的必要,各大学把报学系并入文学院或法学院,把报学系和文学系或政治系同样看待,没有顾及职业训练的必要条件。如果能够把报学系和医学院相提并论,则报学系之必须有附属报社,犹医学院之必须有附属医院,以配合学生的见习课程。[14] 在校内开创实习机构辅助学生实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想法源自谢六逸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见闻,当时日本的大学里学生主办报纸的活动相当活跃。这一做法能够拉近学生与业界的距离,缩小与业界的鸿沟。谢六逸:为弥合新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所作的不懈努力_大学论文
谢六逸:为弥合新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所作的不懈努力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