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推广政策的历史考察_日本大学论文

日本理工科扩充政策的史学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工科论文,史学论文,日本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3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7)05-0126-05

一、理工科扩充政策的背景

(一)技术性人才的严重缺乏

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走出了战败后的阴影,经济已经恢复并获得了较大发展。自1955年起,日本经济进入高度增长期。随着经济规模的急速扩大,劳动力的需求也急速增大。当时,从总体上来看,劳动力呈现出过剩的状况,但同时又存在着结构性的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是技术性人才极为缺乏。从大学毕业者的就业状况来看,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文学系,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竞争抢夺毕业生的现象。

到1958年,由于经济的急速增长和雇佣需求的大幅增加,劳动力总体过剩状况好转。但是,劳动力结构的不均衡问题变得严重,并且技术劳动力不足已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如在金属机械产业中,不仅是中小企业面临专门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许多大企业也是如此。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1958年,这三大产业的劳动者不足率分别是6.8%、8.2%、9.3%,1961年则分别提升到34.9%、21.4%和22.9%。

并且,随着生产设备技术的内部改造和新技术的输入所引起的技术革新的迅速发展,高等技术作业员和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例如,1960年度大学毕业生录用人数与所需人数的比率(图1),比文科系毕业生低20%,1961年理工系毕业生的录用率比1960年增加了1倍(图2)。

(二)社会各团体的政策提案

针对技术人才缺乏日益严重的情况,日本一些重要的经济团体,如日经联(日本经营团体联盟)、经团联(经济团体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多次发表教育改革提案,要求大力发展理工科教育,以改变这一状况。1952年10月16日,日经联提出了“就新教育制度的再讨论愿望书”;1954年12月23日,又提出了“关于改善当前教育制度的愿望”等;除了日经联提出“声明”和“愿望书”外,经团联、关西经济联合会等产业、经济界团体,对进一步改革理工科教育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参见表1)。

从上述史料考察来看,经济团体直接参与了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这些“声明”、“意见”和“愿望书”的基本共识有三方面:一是要求文部省尽快出台扩充理工科政策;二是高等教育有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三是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科学等学科,解决重工业、化学工业等行业和部门对人才的急剧需求,提案要求压缩法文系学生和增加理工系学生,改进教育内容,设置必要的单科性大学,增设研究生院,提高理工系学生的质量,加强产业界和大学的联系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国民所得倍增计划》、《关于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劝告》、《经济发展中人的能力开发的课题和对策》。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对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该计划的第2部第3章“提高人的能力和科学技术的振兴”,提出了科学技术的振兴、增加理工系学生以及现存大学的系、学科构成的再讨论,由此逐渐形成了扩充理工系政策的框架。由外向内推动着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迫使文部省不得不开始考虑扩招理工科学生。

(三)培养科技人才纳入基本国策

面对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对理工科人才的强烈要求,同时为了适应世界性科技革命的新形势,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强化国际竞争力以及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日本政府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教育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是国家大计。1956年11月,日本政府在“关于适应新时期技术要求的教育意见”中写到,“如果现在不确立培养适应经济增长时期的科学者、技能者的计划,确保产业技术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将落后于日新月异的世界水平,以至于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给后代留下悔恨”。

也就是从那时起,日本实际上把发展国民教育和培养科技人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了国家战略发展体系当中,为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定的“科学技术立国”发展战略埋下了伏笔。

二、理工科扩充政策的目标

(一)扩大理工科学生规模

依据日本政府发表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日本各界要求文部省尽快制定具体计划,以确保理工科学生数的增加。1960年12月,在科学技术咨询会议上,提出了“日本十年后振兴科学技术基本方策的总体目标”,日本政府认为,作为增加理工科学生数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增加理工科学生数;

第二,通过新技能训练,补充大约160万人的新技术者;

第三,再度培训技术人员预计达到180万人。

日本政府预计,即使实现这一目标,在倍增期间内(1960年-1970年)大约还缺少17万科学技术人才。这17万人的不足部分,是以文部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与预计的理工学科毕业生供给数的情况而得出的结论(《科学白皮书》1962年P.81表Ⅱ-2-1理工科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数)。为解决这一问题,文部省制定了以1961年为第一年度,增加理工科学生1.6万人的目标,并从1961年开始制定了7年的计划,期望到倍增计划期间的最后一年达到满足需求。

尽管如此,产业界人士人认为,根据这个计划,增加的理工学科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不能满足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关人士提出了更为强烈的扩招要求,呼吁继续增加计划数。

1961年3月11日,科学技术厅提出了“关于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劝告”,对文部省响应“日本十年后振兴科学技术基本方策的总体目标”所制定的方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计划的出台,不仅对完成《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有困难,而且达不到根据《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推算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足人数约17万人的一半,因此,科学技术厅要求文部省重新制定这项计划。

为了促进文部省及早并更多地培养科学技术人才,1961年5月21日,科学技术厅长池田正之辅向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提交了《科学技术厅长池田正之辅关于培养技术人才的声明》,“声明”批判了文部省的理工科扩充政策,指出文部省的计划“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障碍”,因此,要求文部省必须制定更大幅度的募集增员计划。同时,他还强调了发展私立大学的必要性。“声明”严正指出,“最近因为设备投资的增加和第三产业技术人才的采用异常增大等倾向,各行业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超过了想象,为了达到增员计划,改革大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等,文部省有必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但是,文部省没有采取任何有诚意的措施,以至于今日感到非常遗憾。幸而,私立大学听取劝告,本年度远远超过了定员增加入学人数,劝告所期目标事实上已经达到。而扩招理工科学生数的现实及培养计划应是文部省的职责与任务”。

在科技厅及有关人士的大力推动下,日本政府修改了原有计划,作为第1期增募计划(1961年度开始到1964年度),4年间增加2万人,接着,第2期的计划又确立了其他方式(参照表3)。

表3 1961年度-1966年度理工科学生增员计划(单位:人)

区分计

大学 高等专门学校

1961年 3,2202,610 —

20,600 1962年 11,5008,1101,930

人计划 1963年 6,2933,8082,220

小计 20,663

14,5234,150

1964年 3,8472,4871,600

1965年 5,2193,8791,040

1966年 7,1775,927 480

1961年-1966年 36,906

26,8167,270

日本政府考虑到增募计划完成后,累计培养人数仍然不足的状况,1964年通过新设系和学科,扩充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招生数,由此又增加了约3800人;1965年又通过大学生急增政策,实行学生定员增募计划,再增加约5000人。这样理工科学生数从1961年起至1965年,增加了约3万人,约是1960年理工科学生数的2倍。

通过扩招以及新设理工类学科,从1961年到1969年的10年间,高校理工科毕业生数达到40万人,至1970年达到了当初的预计目标。

(二)扩充与发展理工系和学科

在1957年《科学技术教育的振兴方策》中,关于扩充理工系和学科做了以下规定:

第一,以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年次计划为准,以物理、化学、机械、电气、应用化学、化学工学等基础系、学科为主,进行包括其他必要的系、学科的学生定员增加,并伴随充实教员组织、设备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有效运用现有的设备,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系、学科的增设。尽量发挥大学的职能。

第二,计划培养对应原子力学、电子工学等特别需求的科技人才。

第三,公、私立大学依据上述要求增加系和学科以及学生数的,政府给予积极帮助。

从1961年开始,为了适应理工系学生数的增加,日本许多大学迅速设置了新学科。到1962年底,增加学科的国立大学有21所(26学科)、公立大学有2所(2学科)、私立大学有32所(64学科)。增加的学科大部分是理工系学科,新设学科及现存学科的改组是机械工学科、计数工学科、应用物理学科、电气工学科、电子工学科、电气电子工学科、化学工学科、高分子高额科和应用电气化学科、建筑学科、摄影工学科和印刷工学科、海洋工学科和海洋资源学科、数学科、物理学科等。特别是机械、电气、建筑学科和应用化学系这些学科的增设幅度最大。

1966年,通过新设1所大学、创设2个系、改组4个文理系、新设25个学科、扩充改组24个学科等举措,增加了大约2100名。1967年,通过创设了3个系、改组了3个文理系、新设30个学科、扩充改组7个学科等,增加了大约2200名。1968年,通过新设1所大学、改组3个文理系、新设12个学科、扩充改组7个学科等,增加了大约800名。

为了推动和保障理工学科的发展,文部省于1961年8月30日制定了高等专门学校设置基准(高专设置基准),高专设置基准第3条,就“学科”设置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规定学科的种类包括机械工业学科、电气工业学科、工业化学学科、土木工学科、建筑学科、金属学科、航海学科、船舶机械学科及工业和商船学科等(参照表4)。

表4 1962年各高等专门学校工科设置状况

区分学科数 学级数入学人数

计国立 公立 私立 计 国立 公立 私立

计 国立 公立私立

机械工学科

18 122 431

186 71255720

240 295

电气工学科

17 121 420

121 7 83048040 310

工业化学科4 444160160

土木工学科4 3 1 43 1 16012040

建筑学科 1 1 1

1 4040

航空机体工学科1

1

1 1

4040

航空原动机工学科 1

1

1 1

4040

化学工学科1 1 1

1 4545

47 3151163

379172570

1480

360 730

高等专门学校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培养具有行业专门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学校,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高等专门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紧缺的技术人才,在日本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政策实施的效果

(一)为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提供了人才保障

如前所述,这时期日本产业发展的重点是重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这些产业构造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且要求劳动者具有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准。1950年到1960年,工业劳动力的比率是28.1%,达到了1/3。

这一时期,理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增长。根据《文部省89年报》,1961年理工系学生只有28737人。但是到了1964年增加到42187人,到1973年达到了80619人。从图3来看,1955年和1956年大学的理工系入学人数占总人数的10%,而1965年超过了15%。从图4来看,到1958年理工系生在学人数的比率只有15%。1958年开始比率上升非常迅速,1971年在学人数达到了25%,占学生总数的1/4。这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参照图3、4)。

从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采用实绩来看(参照图5),1952年大学毕业生中技术人才只有9%。而从1955年到1971年比率持续上升,从1955年的13%上升到了1971年的25%。也就是说,毕业生中的1/4是技术人才,这对当时日本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素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国民生活十分艰难。然而,在其后的十几年里,日本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并且在1955年到1973年期间,年均GDP的增长值达到9%,由此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与当时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特需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更与日本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分不开,高等教育理工学科扩充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扩大理工科和学生数的政策出台,为日本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充分地满足了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根据《国际联合世界建设统计年鉴》(国际联合统计局编,1975年),从1958年到1974年间,日本制造业的年平均增长率12.9%,是法国的2倍,美国的2.3倍,英国的4倍。其中,日本的钢铁、造船、汽车三大支柱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从1955年到1975年,世界粗钢生产量的平均增长率是1.4倍,日本是9.9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输出国。造船业在1956年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1970年造船总吨数占发达国家的48.3%。汽车工业从1955年到1974年增加了9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9%,是世界第2位。劳动生产率也迅速增加。1977年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1955年的5.7倍,年平均增长率8.2%。可以说,没有当时的人才支撑,上述的这些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

(三)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规模扩张

理工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科的扩充,必然促进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规模的扩张,为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打下了基础。比较1959年和1969年高等教育入学人数,4年制大学生数从15.5万人增加到32.9万人,短期大学的学生数从3.8万人增加到12.8万人。国立公立大学的增加率是13.5%,私立大学的增加率是250%,国立公立短期大学的增加率达到了144%,特别是私立短期大学的增加率达到了384%,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再看同年龄层的大学入学率,从1960年的10.3%增加到1970年的23.6%,再增加到1975年的37.5%,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从这10年间4年制大学的在学人数状况来看,文科的增加率是257%,法律、经济是217%,理工是317%,农是184%,医学是174%,教育是132%,虽然其它学科也在迅速增长,但理工科学生的增加最为显著。

另外,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间,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专门学校从1962年到1970年增加到62所。短期大学从1960年的280所到1970年的479所,增加了1.7倍。大学从245所到382所,增加了1.6倍。这充分反映了扩大理工科规模进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理工学科扩充政策的出台,不仅为日本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随之带动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与快速发展。尽管在这后期日本高等教育的质量曾一度出现下滑趋势,但这是高速发展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理工科扩充政策为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确立的“科学技术立国”战略打下了基础。

标签:;  ;  ;  ;  ;  

日本科技推广政策的历史考察_日本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