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卵巢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杨耀铭,赵绕芬,张云波,陶玉仙,张禹

泸西县人民医院 云南泸西 652499

摘要:目的:探究卵巢肿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特征与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这一期间,所选本院收治的8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成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良恶性肿瘤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00%、97.50%、96.25%,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00%、76.25%、80.00%(P<0.05)(P<0.05);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恶性卵巢肿瘤的成像特点:发现卵巢呈不规则的形态,存在实性肿块,出现棉絮样或网膜饼样变化,有中高等强度信号表现;CT检查对恶性卵巢肿瘤检查的成像特点:存在分叶状囊实性肿块,轮廓比较粗糙,大网膜脂肪表现为污秽样或饼状变化,加强CT有不均匀强化或者不定型钙化表现。结论:卵巢肿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可使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卵巢肿瘤;影像特征;应用价值

在临床上,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良性肿瘤,另一类为恶性肿瘤[1]。临床多数资料表明:卵巢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发病人数是妇科肿瘤疾病的10%左右。发病早期,绝大部分患者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通常会产生腰酸以及腹痛腹胀等表现,还可能存在腹部包块以及阴道出血等表现[2]。近几年,临床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方法较多,如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等,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同。现对卵巢肿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像特征与应用效果予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这一期间,所选本院收治的8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通过病理检查确诊,获得了患者与家属的知情同意,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将伴随其他严重妇科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其他严重机体疾病患者等充分排除。其中患者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47.26±19.35)岁;肿瘤最短病程0.5年,最长病程4年,肿瘤平均病程(2.35±2.10)年;良性肿瘤例40例,所占比例50.00%;恶性肿瘤40例,所占比例50.00%。

1.2方法

1.2.1CT检查:

借助CT仪扫描患者子宫与附件区域,并密切观察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血流情况,对肿瘤的性质进行初步判定。

1.2.2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选择飞利浦3.0超导磁共振机检查,合理调整扫描参数,扫描患者的矢状位、轴位以及翻转恢复序列;并采用GD-二聚体TPA进行静脉输注,予以增强扫描;有效分析与处理冠状位、矢状位以及轴位扫描数据。仔细观察病变位置、形态变化,并认真观察周围结构以及信号特点。对初步判定是卵巢癌的患者与病理检查有效结合予以全面分析。

1.3观察指标

统计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结果(包括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率)与成像特点。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均借助计软件SPSS21.0处理与总结,计数资料(如特异性、准确率等)以百分率(%)表示,检验为χ2。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结果

如表1: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良恶性肿瘤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00%、97.50%、96.25%,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00%、76.25%、80.00%(P<0.05)。

表1 比较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结果[n(%)]

2.2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成像特点

(1)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恶性卵巢肿瘤的成像特点:发现卵巢呈不规则的形态,存在实性肿块,出现棉絮样或网膜饼样变化,有中高等强度信号表现;(2)CT检查对恶性卵巢肿瘤检查的成像特点:存在分叶状囊实性肿块,轮廓比较粗糙,大网膜脂肪表现为污秽样或饼状变化,加强CT有不均匀强化或者不定型钙化表现。

3.讨论

卵巢肿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引导出血以及腰酸等,对女性生殖器官健康有直接威胁[3]。临床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方法有CT检查、血清CA125检测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单独应用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不能提供准确依据,导致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4]。CT检查对低速血流或者小血管的成像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诊断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还需要不断提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属于影像技术不断改进与发展的检查方法,其可以借助原子核对磁共振图像进行重建,对病灶位置准确定位,形成多参数与多序列成像,防止误诊与漏诊情况的出现,临床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5]。

本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良恶性肿瘤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00%、97.50%、96.25%,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00%、76.25%、80.00%(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卵巢肿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与敏感性。

参考文献:

[1]陈涛,夏磊,张文华.卵巢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04):86-89.

[2]高春英,浦建文,隋长平.卵巢肿瘤核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3):628-631.

[3]赵爱民.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卵巢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70-4671.

[4]强金伟.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卵巢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肿瘤影像学,2016,25(1):11-15.

[5]曹雪峰,杨琼英.卵巢肿瘤的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4):23-24+42.

论文作者:杨耀铭,赵绕芬,张云波,陶玉仙,张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卵巢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杨耀铭,赵绕芬,张云波,陶玉仙,张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