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索:构建中国教育的“链条”_思维品质论文

我的探索:构建语文教育“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目标多元,内容丰富,头绪纷繁,似乎不容易看清庐山真面目。其实,语文是一个科学组合的综合体,可以说,它既是模糊的科学,又是科学的模糊。它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密切联系而又相互融合,它有内在规律可循,并不是雾里看花不可捉摸。

语文教学是复杂的多维结构体,是系统工程。在这个多维结构体内部存在着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许多因素,它与其外部又有多方面的联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征紧密相关。从教学目标来说,它是多元的,既有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习惯和发展智力的目标,也有思想教育、精神陶冶的目标。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说,它是动态的、双边的,既有纵向的时间延伸,又有横向的空间拓展;既有教的方面的活动,又有学的方面的活动。从教学内容来说,它是包容多方面的:语言形式方面,有字、词、句、篇;语文运用规律方面,有语、修、逻、文;语言行为方面,有听、说、读、写。而语文作为边缘性科目,决定了它与毗邻学科以及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语文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人、培养人,因而语文教学应当与人格培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必须着眼和服务于未来一代的发展,服务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语文教学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多面体,我们必须运用系统思想,多角度、全方位地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细致的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整体研究,用心寻找语文教学诸种结构元素之间的联系及其最佳结合点,不断探求其规律性,并构建其学科体系;同时要客观而辩证地分析各种矛盾关系,力求抓住它的主要矛盾,从而变繁琐为简约,变肢解为综合,使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结合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有机整体,具有最合理的密度和最恰当的容量,能够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的教学效应。

我曾提出“五说”语文教育观,即工具说、导学说、学思同步说、渗透说、端点说(发端说),力求厘清和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诸种要素和矛盾,以及它应该而且可以达到的多种效应,为探索语文教育“链”奠定理论基础。

一、工具说

学科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效率。确认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质,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只有确立了这一基点,才能客观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性质、功能、目标和任务。语言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而作为语文教学依据的语文教材,是以一篇篇范文为主体的,语文训练又是以范文为凭借的。这些范文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的文字符号,而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就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而且同时接受思想教育、精神陶冶,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知识。这就是所谓文与道的统一,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工具性与思想性(或人文性)的统一。然而,不管语文教学的内容如何纷繁复杂,作为语言文字,它毕竟是基本工具,教师必须认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努力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运用语文的习惯,掌握终身受用的语文工具,为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又必须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因文解道,因文悟道,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自然与社会方面的知识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社会自然常识。但是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知识教育,只能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社会自然常识课。语文教师要始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语言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知识传播、思维发展都必须寓于语文教育之中,都只能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进行。

语文这个工具,它与一般生产工具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能生产物质产品,它是学习、工作、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又是承载和弘扬文化的载体。由于所有工具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掌握,这就决定了语文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必须通过自己的“历练”。只有经过不同语境的反复的技能训练,语言运用才能达到熟练、牢固乃至巧妙的程度,才能转化成语言习惯,成为语言直觉。因此,语文教学不应当只满足于语言的认知、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还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要强化语文实践,且以此为中介,促进知识向能力、素养转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二、导学说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功能体的双向交往活动来完成的。从本质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过程。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即不但要学会知识,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掌握学习的门径、方法,养成熟练地运用语文的习惯。一般说,就学习而言,学生是主体。如果把语文教学看作整体,教与学则都是主体。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是主导的方面,因为教师引领着教学的方向,承担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诱发动力和“传道”、“授业”、“解惑”、“教法”等多重责任。因此,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助于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就语文学习的过程而言,学生的“学”,是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从认知到理解、运用等种种转化的根据;“教”则是转化的外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应当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过程过于生硬的控制,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在学习中呈消极状态。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要努力使教与学双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辩证、和谐、完美的统一。教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得益于教师的“导”。即要使教师的主导不致成为主宰,使学生的主动不致成为盲动。具体说,就是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填鸭式的教法为诱导式的教法,通过教师的定向、启发、点拨、引导、暗示,不断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把教师的主动性落实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上,真正达到“导”学生“学”的目的。

导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教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重视“导”的作用。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现在必须明确“导”的方向,讲究“导”的质量,提高“导”的艺术,注重“导”的效果,真正地、扎扎实实地“教”好。教师要通过艺术地“导”,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立,而且在个性上、意志上、人格上都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从而在学力、能力、智力上都能得到同步发展。从上述意义上讲,导学说最集中地反映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揭示了教学过程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高境界,它应当是语文教学的总原则之一。

三、学思同步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了。”(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可以说,语言表达一刻也离不开思维,思维的过程也离不开语言。语言与思维的密切不可分割性,语言与思维的统一性,决定了语言与思维始终是同步发展的。由于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是思维活跃、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聪明人,在语文教学中同步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适应未来一代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无不有赖于想。想,还涉及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听、说、读、写与想始终是同步进行的,人们无论想什么都得运用语言,从简单的念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都是依靠语言。总之,想,是听、说、读、写的总开关。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语言思维发展的轨迹: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高的,思维能力也较强。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以写作为例,学生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往往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时说理分析透辟、深刻的,往往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作文富有见地,新人耳目,往往初步具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反之,学生作文离题万里,大多因为思维缺乏方向性;作文杂乱无章,一般是因为思维混乱;作文词不达意,文理不通,除了缺乏语言训练之外,往往是思维缺乏准确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从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时又不完全适应。比如也有思维敏捷、灵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与思维在某些条件下的这种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现象说明:不能认为语言发展了,思维就自然发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也自然发展了,甚至以为两者可以互相取代。语言与思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辩证的统一,却是不能“合二而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积极地想、正确地想、合理地想、严密地想,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又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其固有规律结合而成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也不例外。要使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结合,必须首先分解语言训练的要素和思维训练的要素,然后,按照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目标,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或最佳联系点,进而做科学的组合训练。这种组合训练应当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有时可“对口”训练,如在阅读教学中可把字词训练和概念判断的应用训练对口结合;在写作教学中,可把作文立意训练与思维深刻性的训练对口结合。有时可交叉结合训练,如在阅读教学中,把课文语言揣摩与求异思辨的讨论交叉安排,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不能孤立地进行思维训练或语言训练,而要坚持结合语言训练进行思维训练,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言训练的全过程。

四、渗透说

语文作为多因素的综合体,在它的内部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读、写、听、说之间,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之间,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都密切相关,互相渗透。各因素的组合、渗透而形成的合力应大于各分解因素之和。语文内部的这种渗透性,决定着语文教学质的规定性和效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优化的整合,使知识结构与能力训练、知识教育与语文教育、智力发展与习惯培养等多元结合,互相渗透,充分发挥其整体综合教学效应。

语文作为边缘性工具学科,它与外部的社会生活以及其相邻的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是说语文与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环境息息相关。它涉及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语文源于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无不需要运用语文工具。因此,语文教学固然应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但语文教学又必须置于社会生活的宏观范围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语文活动,巩固、加深、扩大、活用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把课内学习适当延伸到课外,从而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作为语文课本主体的课文,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门学科,而各门学科知识又必须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因而,语文教学以课堂为轴心,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联系、渗透是显而易见的,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语文课中进行各科通用的学法指导则是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从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更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提高上。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渗透。一方面要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训练,掌握学习其他学科的钥匙;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理、化、史、地、生等学科的过程中,把这些教材也作为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当然,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并非取消或削弱语文和其他学科自身的任务,而是要力求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更好地实现本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因为语文与社会生活广泛联系,与平行学科互相沟通,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处可以学习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因此,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语文教学应当从教学时间安排上考虑到与学生社会活动、平行学科教学的协调、平衡,在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在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效度,以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这样,语文教学工作就会超越传统的时空观,真正实现整体化、科学化、最优化。

五、端点说(发端说)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代新人。在中学阶段,各科教学的目的任务,主要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长远目标而奠定扎实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开端。语文学科说到底是塑人的学科,其根本目的是造就人、培养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应当与人格培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必须着眼于未来一代的发展,服务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按照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形成良好的起点、发端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按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把握恰当的度和量;教学内容和训练也必须适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思维状况,不应降低或超越“大纲”的基本要求,更不可脱离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当然,这个基础和发端是扎扎实实的,它的能量和效率是较高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各类学生(包括智商低的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各科教学都要找准自己的坐标点,与其他学科“君臣佐使,配合得当”,从而形成各学科共同的基础和发端,以利于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达到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辩证统一。

语文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是“基础的基础”。从纵向看,语文学习是个长过程,可以说贯穿人的一生;从横向看,语文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工具,“发射”到方方面面,遍及各个领域。因此,语文学习更应当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和在校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发端。在这个端点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文习惯,而且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必须压缩体积,加大容量,提高密度,简化头绪,轻装上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守住一堂课、一本书,而要使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的学习,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端点,成为学生广泛学习的一个扩展点;要充分考虑语文教学体系的合理性,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性,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以及教学的容量和密度的合理性。评价语文教学的效果,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完了一套中学语文课本,或者教师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安排了多少语文训练,变换了多少教学方法,而且要看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这个端点上,为未来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在未来从事工作、继续学习中运用语文工具拥有了多大的潜能。

“五说”语文教育观,运用系统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整体,归纳了语文教学中应该而且可以达到的多种效应。工具说,突出语文教学的个性特质,谋求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旨在取得“综合效应”;导学说,阐述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认知规律,旨在取得“双边效应”;学思同步说,揭示学习语言与发展思维能力的关系,注重智力发展,旨在取得“发展效应”;渗透说,论述语文与生活、平行学科的联系,探求课内外的关系,旨在突破旧语文教学的封闭体系,实现开放效应;端点说,注重分析标和本的关系,把当今的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未来学习和运用语文的一个起点、发端,把语文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过程,即强调语文教学的“长期效应”。总之,“五说”论力求运用事物的矛盾法则,揭示语文教学内部诸多方面要素的辩证统一关系,力求从分解中求综合,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教与学、学与思、内与外、标与本及知与行的辩证和谐统一,从而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综合效应,谋求语文教学的高效率,以及语文课程结构的科学化与最优化。“五说”的核心理念是整体性、科学性和联系性。

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我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

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肢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

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借助下图可大体看出语文教育“链”的结构关系。

语文教育“链”建构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语文教育链包括了三个维度,一是内容维度,即“知识技能”、“能力”、“习惯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二是过程维度,即“历练”、“养成”、“渗透”,三是关系维度,即“语文实践”、“定型化”、“语言思维同步发展”。三者构成语文教育“链”的系统。这样的构成,覆盖了认知、动作、情感三个领域。

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技能,是构成语文能力的主要部分,它犹如语文教育大厦的墙基,教学中必须夯得扎扎实实。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和现代社会背景下,语文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的核心内容更加丰富了,比如语文知识,包括了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其范畴扩大了,内容涵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技能除了传统的读写听说外,还应当包括思维能力、视听能力、展示能力、创造能力等。不过,它的核心内容及基本功能仍然未变,它始终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要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毋庸讳言,显然需要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而这种训练并不是既往的纯知识纯技能的机械操练,它与生活、语境、情境紧密结合,重在综合,重在应用,重在探究,重在发展思考力和创造力,它融入了语文教学的全程和各个环节,亦即让语文“站”了起来,“活”了起来。

这里说及的学习方法、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价值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特别是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都为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全面语文素养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语文走向开放、走向生活、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起点。

由于语文课是兼具工具性与思想性(含人文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等)的学科,应该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发展情智。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尤其是达成教材的选文优化。首要的是严选课文,选出历代和当代真正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的主题应该是永恒的,情感应该是深挚的,表达技巧应该是最独特的,语言运用应该是魅力无穷的。总之,它是读之令人一生经久不忘的。只要文本能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而深邃的思想,教师又能自觉地在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渗透”(而不是外加)思想道德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关注科学、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合作和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意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当然,这里的“自觉”很重要。“思想道德教育自然完成”论是片面而有害的,它是难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想境界的。

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把握,以及学习兴趣、动机的培育,是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定型化的结果,它们是语文素养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语文学习领域达到终身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教材编者和教师务必完整而全面地理解语文教育“链”,尤其要把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交传,列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教学的突出重点之一。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方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如果我们坚信语文教学是科学,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语文教育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功能、要求和原则;语文内部各要素之间必然具有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呈现为网状结构。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指导下,语文教材的内容要依据各学校各年级学生的需要严格筛选,有序编排。教材与教学需要有合理的度和量,各种文体应有恰当的比例,教学设计应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语文教学与其外部的方方面面应当浑然天成,有难以分割的联系。从上述意义上讲,语文教育无疑是一门科学,应当像生物“链”,化学“链”,产业“链”那样,也可以构建语文教育“链”。然而,语文教学是“模糊的科学”,我们不能把它等同于数理化,而应当同时承认它的“科学的模糊”的一面,即整体性、综合性、渗透性、开放性。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作精心的、科学的有序安排,又要注重整体把握、整体感知,获取语文教学的整体综合效应,切忌在教学中把内涵上已经有机地“化”入教材的各要素再肢解成“点点块块”的碎片。我的真正追求,也是语文教育走进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

铸就语文教论框架,是艰巨的语文教育工程,需要学习和运用系统思想、课程论和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理论,需要研究方式、思维方式的革新,它的构建和完善要有很长的过程。不过,作为一种探索、一项研究课题,冀望受到方家的关注。

标签:;  ;  ;  ;  ;  ;  

我的探索:构建中国教育的“链条”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