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方法论文_郑胜兵

试论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方法论文_郑胜兵

重庆市合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草街规划和自然资源所 重庆 401520

摘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质灾害的发生因素一方面是人类无规则活动,另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针对滑坡灾害进行勘查并提出防治方法,有利于与我们预防更多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及人民群众的安全有着正向作用。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方法

1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分析

1.1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钻探技术分析

对于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来说,钻探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勘查手段。对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时候需要了解很多,比如需要第一时间了解滑坡的岩石土壤构成、滑坡的范围和坡体厚度。为了了解上述条件,钻探就可以很好的胜任,钻探可以很好的获得想要的信息,也能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状况和矿山滑坡之间的关系。钻探进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主轴剖面的钻孔深入到稳定层以下,然后仔细勘查矿井滑坡的土质特征、底部边界和坡体厚度,并对滑坡体样本进行采集。

1.2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挖探技术分析

勘查不止有钻探技术,挖探也是矿山滑坡地质勘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共有四种挖探方法,分别是井探、坑探、槽探及硐探。使用挖探勘测过程中也要根据地质特征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井探和硐探就比较适合大型复杂的矿山滑坡勘查,能够对地质滑坡进行较为清楚的了解,也能对其结构特征和物质相关组成进行了解。槽探和坑探主要应用于分析滑坡体的组成物质和滑坡的周界及剪出口的位置。坑探和槽探也可以用于采集原状岩石样本和对滑动带的性质和产状进行更为直接的观察,这都是因为这两种方法揭露面比较大。挖探具有诸多优势,可以直接观察地质情况,能够对地层和岩石性质进行分析,确定滑坡边界,也为钻孔鉴定滑动带提供了很大帮助。

1.3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物探技术分析

物探技术也是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手段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现在勘查矿山滑坡地质灾害的物探手段有很多种,比如地质雷达、地质勘查、声波探测等手段。GPS物探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探技术。GPS物探法相对于其他物探手段具有诸多优势,这种方法操作较为简单,精准度很高,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能够全天24小时不停探测,所以GPS物探法能够被广泛应用。但是GPS物探技术也存在一些劣势,其对精度要求也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在保证勘查质量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勘查工作所需要的成本。

2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甄别

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称为滑坡。滑坡的产生与影响,相对较为缓慢,但在超出土体自承重水平之后,会出现明显的转变,并在产生大面积土体滑动的同时,容易引发系统性的滑坡和塌落事件,对危险区域内的建筑造成破坏。而在形成条件上,地貌特征、气候环境、地下水条件、地震灾害、人为因素等内容都会成为产生滑坡的原因。

对于滑坡的勘测,主要通过5种技术手段实现:①浅层地震映像法。通过人工技术条件,在浅层地质环境中形成地震波,通过对波形信息号与频率等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得到特定地质环境数据,完成地质数据分析;②高密度电阻率。在这一技术条件下,可以在小测量点间距的条件下,提高电阻数据的反应精度,以此保证地质结构的勘测水平,得到地下电性异体形态特征参数;③物探法,具有典型的便捷性优势,且可降低气候环境的影响因素,在简便的操作下,完成高精度的分析与统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此项技术中,可以凭借现有的GPS定位技术,对具体的物探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在工程GIS软件的支撑下,更加精确的定位地下结构,并在确定具体灾害条件的同时,确定影响范围与内部土层关系,以此保证物探法的有效性,对实际勘察工作产生具体的影响;④挖探法,需在滑坡的坡前结构中,可利用探洞、探井等形式获取观测点数据信息,以此保证整体勘测的指导效果;⑤钻探法,可以通过钻探取样的形式,获取地下的地质条件数据,这种方式在当前的地质勘查工作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条件,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

3 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3.1 遵守“十项原则”

勘查地质参数目的是为了可以有效地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从而消除危害。遵守“十项原则”有利于更准确地勘查地质参数:①正面分析、了解滑坡的负面影响;②预防灾害发生是目标;③综合采取治理措施;④彻底全面进行治理;⑤及时治理灾害后果;⑥详细规划治理措施;⑦合理对灾害后果进行治理;⑧采用动态管理与施工模式;⑨采用科学方式进行施工;⑩加强治理后期维修与保养力度。“十项原则”是防治滑坡地质灾害最基础的方法,在防治滑坡灾害前应全程贯彻并付诸实际。无论是勘查机构还是防治机构,都应该将“十项原则”熟记于心,原则中的任意一点都是前期预防灾害所总结的话语。所以遵循“十项原则”对防治滑坡地质灾害有着积极的作用。

3.2 加大防灾宣传

做好滑坡地质治理工作的前提,是提供群众对防灾的重视性,而提高重视性最便捷的方法是加大防灾方面的宣传力度。切实地做到上述一点可以通过教育部门与宣传部门的帮忙,例如:教育部门可将防灾知识刻印入教材中,让学生在学校便熟悉防灾相关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教学体系中可添加预防地质灾害的培训课程,最大宣传度地向学生宣传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宣传部门可在每年乡镇汛期来临之前,分发宣传资料与报纸,借助展报等媒介向周围群众宣传防灾知识。而对于地区较为偏远的乡村,相关的防灾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宣传部门在乡村的集镇及村里进行口头宣传。最后,对于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应建立自动检测雨量站,进一步确定雨量对土质的影响。

3.3 工程防护措施

滑坡灾害发生的根本内因是水质的变化,所以确认及控制地表水的水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控制地表水的水量有两种方案:第一,排除地下水。其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依据周围边坡的地质结构以及水文条件再确定合适的手段,如支撑盲沟、竖井抽水等。第二,从多维度上防止地表水流入滑坡区。为了彻底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可以在边坡区修剪多条截水沟。若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为了降低灾害的破坏力度,可采用物理学中的体力强度原理。其具体方法可通过利用护墙、挡上墙等稳固滑坡脚基,并利用钢筋混凝土桩支撑滑坡体。除此以外,建立防滑建筑物也是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滑坡灾害的出现是由于失稳的斜坡在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位置移动的状况,所以应有效地修建支档结构装置。修建支档结构装置最佳的位置可以是较为陡峭的斜坡坡脚,增添了斜坡的重量,可以确保滑体可以短时间内快速地稳定下来。改善工程滑动带附近的土层性质同样有助于防护滑坡灾害的发生,改善斜坡的土质可以采取焙烧法或者爆破灌浆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焙烧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护与管理需要从合理的地质勘查工作入手,在结合现场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安全稳定的同时,形成系统化的管控有段,有效的预防、管控滑坡地质灾害,降低或消除其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梦琳,李道春,万志强,等.中国面向遥感应用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04):496-503.

[2]吴君平,杨黎萌,王士友,等.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治理设计分析与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5):259-261.

论文作者:郑胜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试论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防治方法论文_郑胜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