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意志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学习论文,意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意志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的心理过程。无论对谁来说,学习都是一个艰苦、细致、耐心的脑力活动过程,要求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毅力。可以说,学习意志是一个人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的主观条件。学习意志与一般动作行为意志有一定区别,一些人可能在体能操作性的运动或活动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但却害怕学习,不能坚持学习或一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就放弃。因此,研究学习意志、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是优化学习策略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是学校教育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当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习意志行动的特征与意志品质的特性。
意志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总要以言行为载体表现出来,心理学上称为意志行为。学习的意志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与学习目的密切相关的随意行为为基础。心理学把人的动作分为随意和不随意两种。肌肉遇痛收缩等类似条件反射现象是不随意动作,它的出现是无意识的,也无确定的任何目的;而随意动作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学习的意志行为就是指向一定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来调控和支配自己学习行为的随意动作。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设想,它保证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学习的意志行为的第二个特征是与不断顽强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或障碍相伴随的。学习上的困难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困难指的是对学习不利的主观欲望的干扰和体能条件的制约,外部困难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良的外界环境和条件的障碍。学习的意志行为是在同内部与外部困难作不懈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
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证。一般地说,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自觉性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它使人自觉、独立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完成自定或指定的学习任务,而不需要家长、教师的督促,在学习中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自觉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如学生认识到掌握学习策略的必要性,能自觉地按照学习规律的要求去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自制力”。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能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时常提醒自己去执行已经做出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如战胜惰性,抵制诱惑等。中小学生的自制力一般比较差,虽然他们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想注意听课,认真做作业,但不能于平时有效地控制住自己。不少人学习不努力,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有的为了玩耍,作业马虎应付,甚至有的厌学逃课等等。自制力差使一些学生经常触规违纪,学习难以长进。第三是不断坚持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作斗争的能力,即学习的毅力。其特征主要为:具有克服学习上障碍的顽强精神,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有恒的耐性。“贵在坚持”正说明了这个意志品质的重要性。有学习毅力的人经得起在与困难作斗争中可能出现的失败与挫折,失败了再来,耐得住长时间的学习活动。缺乏学习坚持性是当前中小学生中的一个突出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虎头蛇尾,开头干颈很足,但不能长时间坚持。如做作业,前半部分字迹清楚后面潦草,上课时下半节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学习兴趣不稳定,容易转移或消失;遇到困难便丢下作业,碰到几次失败就垂头丧气,产生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这样的人往往不能最终高质量地完成学业。
二、学习意志与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关系。
意志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虽非时时可见,但结果会清楚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业绩上。例如,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智力的程度相同,学习意志顽强的人比缺乏学习意志的人成绩要好得多,有时甚至后者还更聪颖,这就充分说明了意志在学习成就上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坚强的意志,这是因为人总是具有根据旧经验、旧知识分析看待问题的隋性,要求他们立即运用习得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来分析、判断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新的知识对于旧知识、旧理论有一定的差距,要将之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常常会在思维方面产生一些矛盾冲突,增加了思维强度,这就使人的大脑易于疲倦。而且,知识的深度和学习知识的难度总是随年级的增大而增加,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和毅力,就难以承受逐步增加的思维负担量。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许多重要的学习习惯要培养,许多基本的操作或练习要达到高度熟练化,这些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艰苦、耐心和细致的培养和训练。虽然小学生可能还要教师和家长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但主要靠自己的毅力。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虽在各方面比小学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一定象小学生那样经常依赖家长、教师指导和督促,但由于中学阶段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提高,难度增加,要完全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学生作出更大的意志努力。
优秀学生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而学习差生的转变就更离不开意志的支持了。一些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只要给孩子以学习该课程的充足时间,讲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绝大部分的孩子包括差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问题是差生能不能超过一般认为学习所需的时间,或者能不能够经受住心情的不快进行学习。换言之,即使是差生,如若能有学习上的坚持性和自制力,基本就能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目标。反之,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难以奏效。因此,培养差生的学习意志是转变学习差生的关键所在。
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和方法也存在意志方面的问题。许多学生了解了学习方法,往往一试之后,就弃而不用。明知许多旧的学习习惯不适合新的学习内容,但就是改不了。这是因为很多的学习策略与方法需要调动学生大脑的积极思维,对学习主动性需求高,这对于思想懒散的学生来说有点费神,惰性往往使很多学生又陷于旧方法、旧习惯中。此外,学习策略或方法再好也不能立竿见影,而要坚持运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成效。因此,缺乏坚强意志的人,明知前方的路是正确的,由于障碍和困难,结果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再好再科学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也难以产生效果。当然,学习策略与方法也会对学习心理起反作用。方法或策略不当,学业屡遭败绩,也可能会使意志产生动摇,而掌握并坚持运用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就会在不断成功的愉悦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意志。
三、影响学生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主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长期培养和锻炼形成。在学习意志形成过程中,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具有制约作用。
首先是个体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对学习过程的了解,对学习策略的作用的掌握程度。学生有了明确目的才有了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法则”,意志力的大小视各人所提出目的高下为转移。目的越高尚,越远大,意志力也就越加顽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愿望,就不会有坚强的意志。当然,意志和毅力也能反过来推动人们对学习现象有进一步深层的认识。良好的学习情感是引起行动愿望、重新激起已经动摇的斗志,克服学习困难而继续努力的强有力的保证。当前,学生中学习意志薄弱大多是由于缺乏学习责任感造成的。不过,对中小学生意志和毅力的影响最大的还是兴趣。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刻苦钻研。而一些不良的兴趣和爱好则会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干扰学生的决心和毅力。因此,在培养学习意志的过程中,要激发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控制其它不利的兴趣。
其次是个体的性格、体质和生理发展水平。心神不定的孩子精力易分散;神经质的孩子对一点小事耿耿于怀,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娇生惯养的孩子对较难和麻烦的问题容易放弃或回避。相反,性格刚强的孩子,学习越难就越不服输,即使对没兴趣的内容,也能耐心地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体格孱弱的人,身心动辄就感到疲惫,也就不能长时间坚持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必须恢复身体健康,增强体力,这是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基础条件之一。脑生理研究表明;大脑额叶是保证人的意志行为的器官,它相对于大脑其余部分发育成熟较晚。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生对学习可能具有短期突击的能力,但稍一持久,就会感到厌烦和疲惫。越小的孩子,坚持学习的时间越短。对孩子由于生理发展规律性的影响而表现出对学习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应予以理解,而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们。根据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小学低年级上课二、三十分钟,初中生半小时,高年级一小时左右,就会开始疲倦,而且都是男生比女生先疲倦。学生一人在家学习时,疲倦会比在教室里集体学习产生得更早。许多教师和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因此而责骂学生,这更激怒了孩子,对培养学习毅力反而不利。
此外,学校和班级学习风气、学习环境的适宜程度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和心境产生影响,进而对学习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发生影响。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是否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很重要,学习内容能唤起学生兴趣时,学习注意力会更集中,学习时间就能坚持更长;如果经过努力还是不能理解学习内容,或学习内容过于单调乏味,学生就难以长时间专心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这两者虽然是外部因素,但也有其不可忽略的作用。
四、培养学习意志品质的方法。
日本曾通过学习方面的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的坚持性;美国重视通过体育,特别是长跑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学习意志。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上,采取多种方法,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要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意志行为的具体指向,在努力的过程中人们就会产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志向和目标是产生学习自觉性的前提,是意志行为的坚实基础。一个人的志向愿望越是远大,他的意志行动就越是持久,要培养顽强的学习意志,就要树立学习的抱负,把当前的学习行为与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并经常在意念上进行强化。决不应当使学生存在学习只是迫于家长教师的压力或应付考试的观念,如果那样,一旦家长和教师放松要求,或取消考试,学生必定立即放松学习,也就难以形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品质。要在奠定意志行为的基础上用丰富的情感激励学习意志。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有成功和顺境,但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这些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同情感反应。不良的情感会消磨人的意志,良好的情感能给人的意志行动以力量。因此,要不断在学习生活中克制沮丧、颓废和自暴自弃的情感。在取得好成绩感到欣喜时,应通过愉悦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激励自己再接再励;即使成绩不理想,也要使自己以正确的心态和情感来对待,将之化为急起直追的强烈的意志动力,抑制的不良心态和情感。
3.要针对个性特征采取相应锻炼措施,循序渐进地增强毅力。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个人,其个性心理都有差异,要针对性格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例如有的学生患得患失,怕失败而不敢参与学习竞争,教师就要经常提醒或要求他们将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本身,不要过多考虑后果;对那些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要提醒他们常常想一想学习对自己未来的作用;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就应训练自控能力,可以采取运用五官或身体各部分参与学习的方法,如在阅读的时候,不仅用眼,也可用手指指划划、用笔写写或用口念念;在学习中冒失草率,马虎应付的,就要培养自己沉着与耐心的品质;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则应加强坚持性方面的锻炼。在锻炼中,要根据学生本人的现实可能性和能力,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对容易厌倦的孩子,不要一开始就让他一小时、两小时地连续学习,而是把单元时间分成若干段,段间稍休息几分钟,逐次逐步缩短间歇。在锻炼过程中,可记录下每次坚持学习的时间长度或学习量,让学生从记录或进展图示中了解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增强他们锻炼毅力的信心。
此外,改善学习环境,适当安排学习进度,也有利于培养学习意志。学习时,桌面上乱七八糟,或者学习环境喧闹、杂乱,都能成为心思不专的原因。有条件的话,学习环境要尽可能安排得清静,并尽力回避干扰源。同时,学习的份量、深度和难度都要适当安排,这些对学习毅力较差的学生的初期提高尤为重要。
五、增强学习意志与毅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毅力最主要的途径是组织他们去实践、去行动。只有在许多小事上让学生长期地锻炼毅力,他们才能在大的事件中表现出坚强的毅力来。
培养锻炼坚强的意志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跟踪研究,挑选经过训练而有坚强性格的幼儿和未经训练的幼儿各100名,一直观察到成年时期。情况表明:前者中表现为意志坚强的有74人,而后者仅26人。因此,时不我待,一定要从现在做起,时刻注意锻炼自己的学习意志。否则,没有意志的基础,长大后将难以形成坚强的意志。学习活动牵涉到许多具体、琐细的事,很多事看起来似乎与培养学习意志或毅力无关,但实际上非常能锻炼人的意志。有的业余爱好非常吸引人,一旦陷进去则又会影响学习,因此,能否放弃,这就是对人的意志的锻炼和考验。坚持认真做作业,一丝不苟地演算,解难题的锲而不舍等,对于磨炼学习意志也是十分必要的。
强调自我的努力,这是培养学习意志坚强的人的基本途径。许多教师和家长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马上就给予帮助,这对培养毅力不利。应该经常为学生创造自我努力,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孩子请求帮助时,应适当地拒绝或延期提供学习帮助。如回答:你再想想看,等会我再回答等。还要教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肯定、自我监督和自我鼓励,从此来保证将学习意志行动坚持始终。在看到自己的进步的同时,要敢于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意志水平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要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学校领导、教师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鼓励学生向学习努力的同学看齐,抑制环境的不良影响。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精神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应严要求,多勉励,少申斥,创设和谐的家庭学习气氛,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意志大有益处。对于那些在体力活动中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的学生,应诱导他们把意志力迁移到脑力劳动中,激起学习上的好胜心,把他们在体育竞赛中或其它活动中对目标的不懈追求迁移到学习目标上,把坚韧性、持久性和自制力用在学习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