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文[1](2012)在《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嬗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1年,中国新闻奖评选已成功举办21届,获奖通讯作品总件数累计高达705件。其中,荣誉奖1件、特别奖12件、一等奖54件、二等奖235件、三等奖403件。一、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及其变化心理学者Kluckhohn认为,价值取向是强调把价值观作为一个多水平、多维度观念体系所具有的选择、取舍功能。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采访、制作、编辑、评奖等活动中所遵循的,以相应价值作为衡量标准的判断和决策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在重要性(包含政治性)、显着性、接近性、时新性、趣味性等标准之间的侧重与取舍。
柳勇[2](2012)在《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基于宏观投资效率的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越居世界第二位,在这过程中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但近年来经济增长中呈现出“资产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等特征,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在下滑。部分经济学者质疑“中国增长奇迹”能否延续,认为我国存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中等收陷阱”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2)我国是否面临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3)导致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什么?(4)我国如何跨域“中等收入陷阱”?上述四个问题构成了本论文的四部分核心内容。第一部分,该部分首先梳理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三个理论模型,Solow-Swan模型、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和Diamond模型,对三个理论模型的资本积累动态过程、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判别条件等进行总结。在Solow-Swan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储蓄率超过经济最优增长所要求的储蓄率即可出现资本积累动态无效的情况;在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中,储蓄率内生的,家庭消费最大化的选择决定了资本存量收敛于修正黄金律资本存量水平,因此不会出现资本积累动态无效的情况;在Diamond模型中,由于假设存在人口新老交替,各代人最优选择决定的资本存量可能超过黄金律资本存量,即存在资本积累动态无效的情况。然后,笔者在上述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经济内涵进行了阐释,即“在某种经济运行机制的约束下,经济剩余不能转化为有效资本,导致一个国家陷入资本存量小于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发展停滞状态”。第二部分,该部分笔者对资本积累动态效率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判别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三种方法:资本边际生产率法、AMSZ准则及其等价命题、最优储蓄率法。利用三种方法对我国的资本积累动态效率进行判别的结论是:我国资本存量小于黄金率水平、小于平衡增长路径水平。同时我国人均资本存量也远小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因此我国资本积累的空间还很大。然后,笔者利用采用增长率推算法、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计算了历年生产能力利用率,揭示了投资浪费导致生产能力利用下滑是我国进入中等收陷阱的主要风险,即经济剩余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而是在投资浪费中被消耗,使经济的资本存量维持在既定的水平。笔者根据“中等收入陷阱”均衡条件推算我国将在2014年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此外,笔者还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风险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化,其次是资本外流的风险。第三部分,该部分首先计算了通货膨胀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2010年因通货膨胀因素造成的固定资产和存货价值重估收益,致使国家多收税6509.41亿元,占GDP比重的1.62%。同时,论文还计算了采掘业价格冲击对资本利润率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因采掘业产品价格上涨使采掘行业获得超额收益2.6万亿元,占GDP的6.51%。我国资本积累停滞的经济运行机制是:通货膨胀和采掘业价格冲击造成了利润率的扭曲、资本利润率下滑,资本利润率下滑导致资本积累停滞。其次,文章还分析了在利润扭曲条件下凯恩斯主义政策失效的原因。其作用机制如下:凯恩斯主义扩张经济政策导致利润扭曲加剧,进而导致资本的收益率水平进一步恶化,不仅不能刺激投资的增长反而会导致有效资本存量的减少。第四部分,该部分对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分析,认为美国这一时期经济政策则的核心思想是:恢复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水平,让经济回到资本积累的轨道上来。其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是:(1)税收政策。一方面让能够获取租金收益的部门多负担税收,另一方面通过减税恢复资本品部门的边际收益水平。通过减税和增税的双向调整,刺激私人部门的资本积累,同时力求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通过预算平衡法案限制财政支出的膨胀,减少联邦政府支出对于经济资源的过多占用。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优化税制结构、重新分摊税收负担,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等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孙书博[3](2011)在《The Study of the Nature of Preview and Close to the Masses of Economic Reports in the Economic Crisis Background》文中指出2007年4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新世纪金融公司股票实行摘牌处理。这标志着,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开始形成。有学者在论及该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从2009年6月至今,为后经济危机阶段。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经济危机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现在只是经济危机的一个发展阶段,并没有完全跨过经济危机。当2007年美国次级贷发生时,受众甚至是政府都觉得措手不及。负有监测和预警功能的新闻媒体,虽然做了详尽的后续报道,但遭到普遍质疑的是,媒体并没有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经济部门乃至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预测危机到来这一点上,媒体集体失语,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这提醒媒体:经济报道除了传播信息,还应该在切近经济本身的同时具有前瞻性。当前,后经济危机背景下,多数经济报道流于表面经济事实的报道,并没有对前瞻性、切近性提起重视。这有可能造成受众在做经济决策时缺乏舆论指导,所以本文提出: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亟需前瞻性、切近性。本文通过对大量典型案例的分析,以及新闻心理学、传播学方面的理论支持,充分论述了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新的发展方向——即体现前瞻性、切近性,实现两者的共赢,从而满足受众更大的需求。本文还提出了预测性经济报道也要充分体现切近性的观点,从而扩大了经济报道前瞻性、切近性的外延,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最后,进一步阐明经济报道前瞻性、切近性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
李新文[4](2010)在《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与本课题具有直接关联性的研究。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不仅在坚持典型宣传、正面报道为主、弘扬社会主旋律方面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在主题挖掘、角度选择、语言描述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急需学界与业界从中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国推广。同时,获奖通讯作品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舆论监督报道存在薄弱环节,通讯文本篇幅超长,地方媒体与小报获奖比例较小等。这为今后改进通讯作品写作和提高编采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从历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作品,采取定量与定性、比较与归纳、样本与文献等分析方法,运用和借鉴大众传播学、统计学、叙事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对获奖通讯作品的概况、影响因素、题材、报道特色和价值取向等展开分析,揭示出获奖通讯作品的内在规律、创作经验与演变特征,进而对新闻业界队伍建设和地方媒体(包括“小报”)如何获取中国新闻奖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如,挖掘本土化题材,运用“以小见大”手法,创优新闻采写机制,树立先进典型人物,提高记者业务素养等。因此,无论是对学界还是业界,本论文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保全[5](2007)在《获奖精品是怎样选取新闻角度的——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作品》文中提出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巧妙运用背景材料等手段来加以解决。而同质化,实践证明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毕锋,王晓[6](2006)在《新闻精品运作规律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新闻精品,主要是指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提法准确、编写精细、制作精良、效果突出的新闻作品。多出新闻精品,是时代的需要和广大受众的呼唤。如何成就新闻精品,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吗?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的作者毕锋和他的同事王晓,在对16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源自报纸、通讯社类的所有特等奖、一等奖及部分二等奖获奖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技法和成篇历程,力图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相信这篇文章对追求新闻精品的有志记者会有启发。
艾达[7](2004)在《中国的通讯与美国的特稿》文中研究指明
党芳莉[8](2002)在《浅议经济新闻解释性报道》文中研究说明 解释性报道来源于西方新闻学,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充分利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提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它介于纯新闻(客观报道)和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比纯新闻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的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弊端。1978年版的《世界大百科》把它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的学者称解释性报道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1985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开设了"释义性新闻奖"。
陈新民[9](2001)在《让“规定动作”出彩──弘扬主旋律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万隆[10](2001)在《记者的创作欲望》文中研究说明
二、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嬗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及其变化 |
(一)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价值取向 |
1.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内涵 |
2. 突出政治导向是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的显着特点 |
3. 舆论导向成为获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 |
(二)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出现新变化 |
1. 舆论导向逐步转向公众与普通民众视角 |
2. 对新闻价值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对价值要素中重要性和接近性的重视程度有所变异 |
二、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嬗变原因分析 |
(一) 新闻观念的变化, 促使新闻价值取向发生嬗变 |
(二) 社会转型和读者需求的变化, 促使价值取向发生嬗变 |
(三) 报业格局的变化, 促使价值取向发生嬗变 |
(2)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基于宏观投资效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文章结构 |
第二章 资本积累动态分析的理论模型 |
第一节 资本积累动态分析(1)- Solow-Swan 模型 |
2.1.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2.1.2 资本积累的动态方程 |
2.1.3 黄金律水平与资本积累动态效率 |
第二节 资本积累动态分析(2)—Ramsey-Cass-Koopmans 模型 |
2.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2.2.2 消费与资本积累的动态路径 |
2.2.3 Ramsey-Cass-Koopmans 模型中的资本积累动态效率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动态分析(3)-Diamond 模型 |
2.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2.3.2 资本积累的动态方程 |
2.3.3 Diamond 模型中的资本积累动态效率 |
第四节 三个理论模型中资本积累动态特征比较 |
第五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内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分析 |
第一节 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判别方法 |
3.1.1 国外文献综述 |
3.1.2 国内文献综述 |
3.1.3 资本积累动态效率判别方法 |
3.1.4 资本积累动态效率三种判别方法对比 |
第二节 对我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分析 |
3.2.1 资本边际生产率法 |
3.2.2 AMSZ 准则等价命题 |
3.2.3 最优储蓄率法 |
3.2.4 不同方法判别结果是一致 |
第三节 资本存量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存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
第一节 我国生产能力利用率的计算 |
4.1.1 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 |
4.1.2 我国生产能力利用率的计算 |
4.1.3 三种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 |
4.1.4 基于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检验 |
第二节 我国的储蓄率 |
4.2.1 国内学者对储蓄率的区间估计 |
4.2.2 我国实际的投资率水平 |
第三节 中等收入陷阱均衡 |
第四节 高投资经济增长的成因及趋势转变 |
4.4.1 高储蓄、高投资的影响因素 |
4.4.2 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运行机制 |
4.4.3 影响高投资因素的转变 |
第五节 我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
4.5.1 粗放增长型“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 |
4.5.2 国家主导投资型“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 |
4.5.3 消费扩张型“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 |
4.5.4 对外投资型“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积累停滞的约束机制 |
第一节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税收负担 |
5.1.1 通货膨胀指数的选择 |
5.1.2 通货膨胀下企业资产价值重估的税收负担 |
5.1.3 通货膨胀对企业税赋的整体影响 |
5.1.4 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的税收规定 |
第二节 采掘业价格冲击下的利润扭曲 |
5.2.1 采掘业的价格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
5.2.2 采掘业价格冲击与利润转移 |
5.2.3 采掘工业利润的性质与税收政策 |
第三节 利润扭曲下的资本积累停滞 |
5.3.1 利润扭曲下资本积累停滞的条件 |
5.3.2 资本积累停滞下的经济剩余的用途 |
5.3.3 对资本积累起作用的利润率 |
第四节 利润扭曲均衡下凯恩斯主义政策失效 |
5.4.1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
5.4.2 利润扭曲均衡下财政政策的失效 |
5.4.3 利润扭曲均衡下货币政策的失效 |
5.4.4 利润扭曲均衡下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走出“滞胀”的经验 |
第一节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
第二节 里根政府时期的税收制度改革 |
6.2.1 经济复兴税法(ERTA) |
6.2.2 1982 年税收公平和财政责任法(ETFRA) |
6.2.3 1986 年税收改革法(TRA) |
第三节 里根政府时期的财政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对美国上世纪 80 年代财政税收政策的评价 |
6.4.1 改善了资本边际收益 |
6.4.2 重新分摊了税收责任 |
6.4.3 约束了政府支出膨胀 |
6.4.4 财政赤字膨胀的问题 |
6.4.5 里根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 |
第五节 里根经济学与各“自由主义”学派的比较 |
6.5.1“新自由主义”思潮及主要学派 |
6.5.2 里根经济学与各经济学派的比较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建议及问题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7.1.1 资本积累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
7.1.2 我国存在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
7.1.3 制约资本积累的经济运行机制 |
7.1.4 美国跨越“滞胀”的经验 |
7.1.5 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7.2.1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
7.2.2 税制改革 |
7.2.3 财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 |
7.3.1 资本积累动态效率问题的研究 |
7.3.2 利润扭曲影响因素的研究 |
7.3.3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加剧利润扭曲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3)The Study of the Nature of Preview and Close to the Masses of Economic Reports in the Economic Crisis Backgroun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1章 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现状分析 |
1.1 “后经济危机”背景解读 |
1.2 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前瞻性、切近性缺失 |
1.3 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亟需前瞻性、切近性缘由 |
第2章 经济报道前瞻性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
2.1 经济报道前瞻性的内涵 |
2.2 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前瞻性实现途径 |
2.2.1 经济报道前瞻性的必备条件 |
2.2.2 在经济新闻报道中体现前瞻性的办法和措施 |
2.3 把握分寸巧前瞻 |
第3章 经济报道切近性的本质及实现途径 |
3.1 经济报道切近性的本质 |
3.1.1 切近性是体现经济生活的风向标 |
3.1.2 切近性是国民经济良性运转的监视器 |
3.2 经济报道切近性的实现途径 |
3.2.1 选择切近受众经济生活的视角 |
3.2.2 增加信息的含金量 |
3.3 借鉴“华尔街日报体” |
第4章 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前瞻性、切近性密不可分 |
4.1 经济报道前瞻性、切近性密不可分的缘由 |
4.1.1 切近为前瞻提供方向 |
4.1.2 切近为前瞻提供保障 |
4.1.3 宏观前瞻、微观切近是一体两面 |
4.2 实现经济报道前瞻性、切近性共赢的途径 |
4.2.1 经济新闻价值取向的重新界定 |
4.2.2 强化记者专业知识积累 |
4.2.3 强化记者各方沟通能力 |
4.2.4 发挥媒介接近权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思路 |
二、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 |
三、文献回顾与探讨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中的素材来源 |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概览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获奖概况分析 |
一、1-18 届获奖总数累计高达606 件,平均每届获奖比率约为16.6%,基本保持在稳定状态 |
二、特别奖单向获奖总数高居第一位,一等奖单向获奖总数超过消息奖项,二、三等奖单向获奖总数远远超过消息、评论等其他奖项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媒体行政级别分析 |
一、从总体上看,各个级别媒体获奖作品绝对数量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特征,相对数量则完全是按照媒体的行政级别高低排序 |
二、媒体行政级别对评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推荐单位分析 |
一、单项获奖数量和单项获奖比重悬殊巨大。政治影响大与行政级别高的推荐单位所推荐的作品,单项获奖数量多,单项获奖比重大 |
二、政治影响较大与行政级别较高的推荐单位所推荐的作品,累计获奖总数相对较多,累计获奖比重相对较大,其中非新闻性推荐单位影响很大 |
三、政治影响大与行政级别高的推荐单位获奖优势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评选活动举办地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文本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题材分析 |
一、题材对通讯作品评奖具有重要影响 |
二、题材对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影响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正面与批评报道分析 |
一、批评报道与中性报道获奖比例逐年加大 |
二、批评报道与中性报道获奖比例逐年加大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特色分析 |
一、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报道视角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
二、报道理念注重新闻本质和社会引导 |
三、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讲究写作手法 |
第四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分析 |
一、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及其变化 |
二、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嬗变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存在篇幅超长问题 |
一、篇幅超长问题分析 |
二、篇幅超长改进办法 |
第四章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对新闻业界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对新闻队伍建设的启示 |
一、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对记者素养的要求 |
二、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对新闻队伍建设的要求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对地方报纸的启示 |
一、运用“以小见大”写作方法 |
二、充分挖掘本土化题材 |
三、创优新闻采写机制 |
四、树立先进典型人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立项 |
附录2:历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获奖篇目 |
后记 |
(6)新闻精品运作规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精品之魂:具体小事彰显时代主流 |
精品之基:沉入一线还原现场生态 |
精品之形:集束信息, 惜字如金 |
精品之韵:平实质朴, 营造美学意境 |
精品之奇:独家创新, 力掘新闻富矿 |
精品之深:巧借背景, 构筑立体空间 |
四、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价值取向嬗变分析[J]. 李新文. 视听, 2012(10)
- [2]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基于宏观投资效率的分析[D]. 柳勇. 南开大学, 2012(07)
- [3]The Study of the Nature of Preview and Close to the Masses of Economic Reports in the Economic Crisis Background[D]. 孙书博. 河北大学, 2011(11)
- [4]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研究[D]. 李新文. 广西师范学院, 2010(03)
- [5]获奖精品是怎样选取新闻角度的——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作品[J]. 刘保全. 新闻传播, 2007(04)
- [6]新闻精品运作规律解析[J]. 毕锋,王晓. 新闻三昧, 2006(12)
- [7]中国的通讯与美国的特稿[J]. 艾达. 新闻爱好者, 2004(02)
- [8]浅议经济新闻解释性报道[J]. 党芳莉. 新闻天地, 2002(06)
- [9]让“规定动作”出彩──弘扬主旋律的一个重要课题[J]. 陈新民. 新闻前哨, 2001(06)
- [10]记者的创作欲望[J]. 张万隆. 新闻与写作,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