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璟[1]2001年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以其蕴含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思想,而对当今世界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影响;以其揭示的对人类经济活动具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全新理念,迫使人们以最严肃的态度质疑过去和设计未来。审视中国农业,这个以仅占世界7%耕地却养育着占世界22%人口的基础产业,在势不可挡的工业化进程中,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存在现实;捍卫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不仅需要实现短期收益的实际操作方式和现实解决方案,更需要确立能够深刻影响人们行为的思想、知识和制度。基于对中国农业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的思考,本研究将中国农业置于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框架之中进行发展路径的分析与选择;基于对中国农业发展关键约束因素的认知,在研究中将中国农业发展路径的基础确立为资金支持体系;最终将研究主题锁定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研究目标设定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对策性建议。 从“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Wittgenstein关于科学的命题之一)”角度出发,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坚守事实的客观性。研究思路遵循着:研究问题的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研究——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的设计与对策分析的路径。研究逻辑服从于:核心概念界定——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资金支持构造解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的建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构建整合,这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根据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的设定,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导言。从世界农业面临的问题切入,提出区别于传统运行方式的资金支持体系是推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保障的命题; 第二部分二至四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缘起及内涵、农业生产的环境外部性、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地保护的经济效益分析等。该部分为研究主题中的第一研究对象,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研究起点,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效益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外部性理论对农业生产进行经济学分析以寻求矫正农业生产环境外部性的策略与政策性工具,并对由此引致的农地保护效益进行分析界定,本部分研究结论构成论文的第一论据群; 第叁部分五至六章。为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与中国农业投资现状分析。该部分为研究主题中的第二研究对象,围绕着国外农业投资的经验与国内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探寻面临21世纪的中国农业对投资的要求,本部分研究结论为论文的第二论据群; 第四部分七至八章。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该部分为研究的目标及结论。依据前述两个论据群的基本结论,在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构建前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设计了资金运行的模式,并在此模式框架下,就资金支持体系中的资金投入、资金补偿、资金保险分别进行规范,从而建立起以资金运行模式为核心的体现资金投入、补偿、保险、管理功能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同时以消除或减弱目前中国农业投资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为目标,对创新的资金运行模式的四大部分分别提出对策性建议,以保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为使本研究处于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研究中利用了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基本理论;运用了数量模型分析法、图形模型分析法、图表法、文献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借鉴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的先进经验,同时紧密结合WTo有关农业政策。以使木研究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在实践上具有操作性,使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支持体系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助于国家的宏观决策。
苏静[2]2015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奇迹”,但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消除,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障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反贫困事业,并且将农村金融视为缓减农村贫困的主要力量和基本政策工具。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有效地发挥减贫功能,政府先后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基于“改革存量,发展增量”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思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农村金融“新政”,力图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贫困缓减的良性互动。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检测、评价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效应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农村金融减贫向纵深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而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农村金融减贫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展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研究理论,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和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机制;然后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多维贫困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前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特征;最后,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金融减贫的实践与经验,就中国农村金融减贫的政策优化策略及其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缓减的典型事实和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贫困与贫困缓减相关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农村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间接机制以及通过金融服务作用于农村贫困缓减的直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各机制作用于贫困减缓的传导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二,在阐释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需求与供给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参数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展,但是农村依然存在较强的信贷约束,并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结构上的“错配”。同时,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均存在显着差异。第叁,分析了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现状及其成因,并利用fgt贫困指数就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叁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就中国2001-2011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基于fgt贫困指数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整体上呈现逐步缓减趋势,但地区差异显着;基于新构建的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综合指数分析方法以及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同时存在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叁大维度的贫困,且各维度贫困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济贫困对农村总体贫困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分别是社会贫困、环境与生态贫困;从贫困程度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总体贫困程度以及各维度贫困程度均表现为东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各维度贫困程度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且经济、社会维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环境与生态维度的地区差异。第四,在比较分析框架下借助状态空间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缓减的总体效应显着,并且大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2)中国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且两大效应在时间上均呈现结构性变动特征:农村金融缓减农村贫困的效应中平均有45.83%的比例来自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平均有54.17%的比例来自于金融服务的直接效应;其中1986—1992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0.17%,直接效应占比为29.83%;1993—2010年期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8.14%,直接效应占比为61.86%。第五,借助pstr模型识别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影响的pstr模型,并基于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与贫困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呈现鲜明的门槛特征:(1)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并且抑制效应随着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对贫困强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过门槛值之后,其促进农村贫困强度降低的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不明显;(2)对应于门槛值前后,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跨越门槛值之后这种抑制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以门槛值之后的抑制效应为主;对贫困强度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但均不显着;(3)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第六,采用PSTR模型和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多维纵向贫困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贫困缓减的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存,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贫困缓减的效应均存在差异:(1)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促进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只有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才能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有效带来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效应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2)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较高水平区间同样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教育文化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处在哪种发展水平区间,都无益于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以及农村居民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3)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影响均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整体上看,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已经凸显,但是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与潜力。
张峰[3]2015年在《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理论框架,系统梳理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架构、功能定位、运行目标、构建原则、基础条件、主要工作及其战略进程。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现状,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村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农业产业化不同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和特点,研究农业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和组织模式下融资体系的结构,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顶层设计方案与具体的实施对策,探索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路径,达到解决农业融资困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农业产业化国际上称之为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纽带和联动效应,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超强的组织号召、准确的市场预测、科学的技术指导、专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有效的政府扶持之外,更需要金融资源的大力支持,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实的状况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因素,中国农业产业化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融资体系问题尤为突出。农村资金供求缺口巨大,据估算,到2012年农村资金供求缺口达188489亿元。因此,我国急需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来有效解决资金瓶颈,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需求出发,以金融资源理论为基础,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深入分析金融与经济、融资体系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是农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面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状况,需要发挥“金融先导”的作用,通过构建“供给领先”的融资体系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因此,加快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通过做强产业和项目增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才能使得农村经济和金融步入良性循环的状态。(2)论证系统化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和重要意义。在“叁农”关系中,农业产业化对于农民增收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效应,是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环节;而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科学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又具有先导作用;支持和诱导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并实现农村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就成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核心功能。(3)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和组织模式,以及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和组织模式的融资体系。在萌芽阶段,融资体系应以小额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辅之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在初步发展阶段,融资体系应以合作金融为主,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为辅;在迅速发展阶段,应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融资体系,商业性金融占主体地位,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为辅;在成熟阶段,融资体系应以直接融资为主,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政策性和商业性间接金融为辅。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下,融资体系应以商业性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辅;农业产业化采取横向一体化组织模式的地区(或阶段)融资体系应以合作金融为主,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为辅。(4)利用中国26个省(自治区)2007-2011年的相关历史数据,首先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村金融支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其次,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和Tobit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政策建议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5)在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构建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分阶段、分地域、系统化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农业融资体系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的创新:初步构建了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理论框架,为农村金融体系研究和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2)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支持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我国26个地区2007-2011年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支持的相关面板数据,首先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其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26个地区2007-2011年农业产业化中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差异,并运用Tobit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制约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导。(3)对策建议的创新: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基础上,得出了解决农业弱质性和农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挥金融先导作用等中肯的结论,进而系统地提出了以金融先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指导战略,秉承普惠金融的理念,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系统化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孙纲[4]2016年在《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发布,彰显了新常态下国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心。作为“十叁五”开局之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通篇贯彻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强调了目前“叁农”所面临的两大重点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全国的1/10强,耕地占全国的1/9强,人均与劳均耕地均居国内首位,农业现代化水平国内领先,但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和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仍任重道远。为此,2012年发布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将发展现代大农业作为黑龙江省的一项重点工作,2013年的《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更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权重。《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县市卷)》统计显示,黑龙江省66个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605.05亿元,占全省的9/10强,可见黑龙江县域农业在整个黑龙江省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表明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将决定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作认真选择。由于黑龙江县域农业的制度模式普遍存在于中国农村,相关结论对于我国其他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研究聚焦在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突破性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探索商品粮主产区县域农业现代化突破发展的理论支撑、形成条件、发展路径、推进对策等一系列命题。论文沿着理论综析——理论参照系构建——现实参照系构建——实证支撑——目标确定——路径的现实选择,这样一个研究思路展开,并辅以案例比较分析,以增强实证的说服力。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理论参照系与现实参照系的构建,为研究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经验借鉴与现实参照。理论参照系方面,进行了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的基础理论综析,以及在理论层面上明确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现实参照系方面,选择了美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及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国内苏南地区、山西太谷县和山西乡宁县等地区作为参照系,并总结了六点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其次,本文在全局视角阐述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历程与整体状况,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优势基础上,结合农业现代化内涵和特征与黑龙江县域农业特点,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水平四个大方面进行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分析,在明确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测定基准层和指标层权重,分别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和目标值标准化法进行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并确定县域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水平,明确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原则、指导思想及目标,并在厘清存在的基本矛盾与困境基础上,在理论上完成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结合黑龙江县域农业发展实际,从实际层面对上述理论层面的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使路径更加具有操作性,并从宏观层面入手提出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选取资源禀赋相似但农业现代化发展差异较大的两个县域——肇东市与兰西县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实证分析,结合前述的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实证比较,探索共性路径下的个体路径的差异化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现状与评价对比基础上,提出了肇东市和兰西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路径与具体路径,以及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
顾晓君[5]2007年在《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开拓和协调发展,是当前都市农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问题,对此,要求尽快建立专门系统的支持理论和技术体系,以推进都市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论文研究将着重以农村发展理论、都市现代农业理论、农学原论(主要研究农业的价值目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农业现代化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为基础,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结构分析与层次分析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模式选择、评价体系、技术支持体系、保障体系和发展对策,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研究,在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模式选择。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分类分区域归纳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国外多功能发展模式,并以上海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发展模式有别于国外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同时重视生态、社会与文化功能。国内具体模式上有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代表的国内大都市型模式、部分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型发展模式等。都市农业正在演变成为多产业融合、多功能、高科技、服务型的农业。二是构建了都市农业多功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明确我国农业多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对都市农业不同的功能以及多功能体系从生产、生态、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农业的功能,尝试建立了分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即都市农业经济功能指标、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指标、都市农业社会功能指标、都市农业文化功能指标,并构建了判断矩阵、确定了相应的权重,可以应用于对不同类型的都市农业的多功能进行综合的评价。叁是提出了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技术体系。在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所要求的技术重点需求、技术重点选择分析、技术重点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提出了促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保障体系与对策,从而初步建立对我国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支撑系统。综上所述,通过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确立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技术支持和保障系统,对于推动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政策导向,促进我国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丁武民[6]2010年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无可回避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推动乡村发展是解决“叁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叁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至2009年连续六年发布以“叁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叁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要实现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在于加强、加大对乡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乡村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我国农业和乡村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乡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不管是通过城镇化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还是通过农业产业化调整乡村生产结构,都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均离不开乡村金融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社会资金的大部分均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部门,而乡村本已紧缺的资金也通过各种渠道外流,使得乡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乡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乡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构成了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困境,也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乡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仍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所有这些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总量、结构、制度等方面的矛盾急需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十七届叁中全会也给我们乡村金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乡村金融支持体系。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度不高,其突出表现在乡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会融服务难以满足“叁农”发展的需要,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八部分内容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普惠型乡村金融支持体系,以期为我国乡村金融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内容对乡村发展进行了分析界定,对乡村发展的特点、内容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乡村金融理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乡村金融需求与供给。本部分内容是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的延续,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乡村金融主体行为与特征。第叁部分,我国乡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概况。首先沿着历史脉络对我国乡村金融发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金融制度与政策、金融发展障碍等方面对我国乡村金融发展的概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与普惠金融。本部分内容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本部分内容对金融支持进行了界定,对金融支持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并对金融支持与金融发展,金融支持与普惠金融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普惠金融、小额信贷与微型金融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五部分,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绩效。该部分内容首先从定性角度对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金融市场供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乡村金融市场供求不均衡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剖析,最后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绩效进行客观评价。第六部分,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本部分内容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一个激励约束机制达到激励供给主体的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乡村金融市场上的农村信用社与民间借贷的供给行为,为乡村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第七部分,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乡村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按照乡村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目标、遵循的原则,进而结合十七大叁中全会提出的乡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提出了构建普惠型乡村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对策。第八部分,总结。对本文内容的一个总结,突出本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方向。
朱佶[7]2006年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初,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通过融资过程形成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已被提高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且几乎成为所有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的作用,资本供求的均衡状态与程度,都直接影响着整个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的资源配置集中体现在融资制度安排及其效率上,这是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现有的一般性研究表明,金融通过分散风险、提高资源分配效率、运用公司治理、影响储蓄率等功能来减少信息和交易带来的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是指为农村的生产经营提供一切金融服务的活动。农村金融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动员和金融资源配置,因而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农村金融体系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是连接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渠道,同样对农村经济增长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的支持机制,但关键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机制,这就需要金融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其次,从我国现在农村经济形势看,我国的“叁农”问题,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解决途径看,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叁农”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社会资金的大部分均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部门,造成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业银行根据商业化经营的原则,大量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随着主要商业银行逐个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成为了正规农业贷款的主要渠道。尽管农村信用社的网络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农户得到的贷款仍然非常有限。民间借贷作用巨大,但没有获得应有地位。同时,农村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城市。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与金融结构下,农村金融抑制的存在,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金融服务供给。而如何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局面,从金融体系的供给方面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正是本篇论文研究的中心议题。本文从文章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及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出发:首先,围绕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沿革、现状与问题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其中得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如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需求不仅量大,而且在需求结构上涵盖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需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客观上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功能与之配套。但在金融供给层面,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性金融名存实亡,商业性金融亟待加强。因此,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出现和加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村的民间金融的兴起。其次,深入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介绍一些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类型的争论。在笔者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供给型为主,以需求型为辅。并且,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五个基本原则即系统化、互补型多元化、组织化、利率市场化和可持续化的原则。然后,从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四个方位详述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提出不同性质的金融体系的功能与定位以及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最后,依据金融资产的规模、结构和转化率等指标对农村金融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实证性地评价,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农村金融处于“需求跟随”的地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长期对农村贷款的乏力导致农村存款与贷款的不协调等。
徐敏[8]2010年在《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构建支持新疆绿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机制(指外部融资机制)。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分析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金融投入效应,为构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提供依据。运用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可变参数模型分析财政支农投入资金和金融信贷支农资金对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拉动效应。应用金融相关率分析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量、资金供给量和供求缺口量。结合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现状和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包括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农业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激励机制等。依据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提出在财政补贴、政策优惠、财政支农作用方面加大财政支持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明确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同定位;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农业担保模式;规范民间融资;完善信用体系、健全法律制度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融资。通过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述和分析,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总结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以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的理论基础。财政、金融资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源环境提供资源和保障,以形成和促进社会进步。根据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机制不健全,如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与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农业风险的管理和分散机制不健全和农业信贷缺少相应的担保体系支持。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供给和需求分析。利用金融相关率测算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资金需求量、实际资金需求量;分析需求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产出效益低,农业生产投入只能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有剩余资金才能进行。测算正规融资渠道和民间融资总额,并分析资金供给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实证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在国内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人口叁个方面18项指标,作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89~2007年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不断降低。二是财政金融投入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均衡和拉动效应分析。应用协整分析验证外部融资的财政支农投入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支农投入资金每增加1%,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0.114%,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资金每增加1%,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0.108%。应用状态空间可变参数模型分析了财政、金融支农资金在1989~2007期间不同财政金融政策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拉动效应。国外其他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与借鉴。对美国、法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和印度、俄罗斯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财政性融资和金融性融资)经验、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在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现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和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绿洲农业可持续融资机制,以促进绿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农业风险的分散和补偿机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激励机制。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为完善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提出明确财政支农范围、发挥财政支农的引导作用;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控制经营风险,发挥其在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主力军的作用;明确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在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中的定位和职责;积极创新农业贷款担保模式解决农业贷款抵押问题;规范民间金融;改造融资环境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和建议。
蔡壮[9]2010年在《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富饶宝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对世界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发挥着要作用。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叁大黑土区之一,有着丰富的黑土资源,是东北农业发展基础,也是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区不仅是中国的粮仓,更是世界农业产量的主要贡献者。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中首先依据政治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生态学基础理论,阐述了东北黑土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概述了黑土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黑土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实现黑土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藏粮于土”粮食安全策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其后笔者对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水土资源要素、劳动力资源、资金要素、科技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强调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农业道路,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维护“人一自然”系统的平衡,具体运作上要求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原则或目标,寻求农业生物与其环境的最适关系,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制改革方向,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确保目前几代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得到持续满足。
祝健[10]2007年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作为一个国家社会资本形成与有效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是否合理并具有效率,是关系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管理涉农金融资源运行的活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叁农”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以确保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如存在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叁农”贷款难等问题,这些凸显出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以农村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如何通过金融体系的重新安排与创新,达到强化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显着增强金融服务“叁农”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的合理因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界定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内涵及特征基础上,考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演进历程,并审视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指出农村金融供求非均衡的症结主要来自金融供给抑制。进而从内外因两个层面剖析了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根源。由此,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与原则,阐述“叁农”发展金融支持的内在逻辑与现实依据,着重探讨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运行原理及其支农效应,并围绕金融支农效应,论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路径、竞争性金融市场培育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等问题,指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支农功能,必须从改革现行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与业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方面进行深化与拓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研究[D]. 黄璟. 华中农业大学. 2001
[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 苏静. 湖南大学. 2015
[3]. 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D]. 张峰. 山西财经大学. 2015
[4].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 孙纲.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5]. 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D]. 顾晓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6]. 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丁武民.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7].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朱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D]. 徐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9].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壮. 吉林大学. 2010
[10].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 祝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融资论文; 绿洲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