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国际分工视角下的再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优势——基于国际分工视角的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优势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今天的全球化实践与20世纪初期的全球化区别不仅在于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而且关键在于各国对外贸易商品质量的变化。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大幅度地增长,完全改变了20世纪初期以最终产品贸易为主导的格局。

自1980年以来,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5%,其对外贸易总额从不足全球贸易总额的1%增长到2004年的6.2%。可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是中国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我国经济的崛起和贸易力量的强大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在传统的产业中,我国在世界市场份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皮革制品和鞋类中,中国占全球出口额的1/3左右,在服装产业中,中国占全球出口额的1/5左右),与此同时,在世界贸易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中,如电力设备和电子产业的出口中,我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2002年,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5。

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的视角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国际分工的视角,这就必定涉及到我国所利用的FDI;二是从单纯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视角进行研究,这就必定涉及到研究者所利用的研究方法。

中国作为国际分工的后来者,其发展进一步展示了不同国家之间价值链如何分割和企业跨国界的生产如何发展以及它们二者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增长的过程(UNCTAD,2002)。中国的发展同时显示了一个后来者是如何融入国际生产体系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香港特区、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地区和国家的企业开始将它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大陆地区,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的欧洲和美国跨国公司同样将它们的业务转移到了我国大陆,我国开始参与了亚洲的国际生产共享。然而统计资料显示,相对于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言,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大陆的直接投资要少得多。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生产的重新组织所导致的中国出口导向投资的增长之间关系密切(Lemoine和nal-Kesenci,2004; Masuyama,2004)。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张主要与国际分工和FDI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必须与国际分工、FDI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新近的研究表明,市场进入和接近于供应商是解释外资流入我国的主要因素(Fontagné和Mayer,2005)。但外资进入我国的动机依母公司所在国家的不同而不同(Masuyama,2004)。调查表明,亚洲国家的企业投资我国主要是考虑成本节约,并投资于出口导向的业务,而欧美国家的企业投资中国主要是它们的市场扩张战略,而不是成本节约,欧美企业投资我国更多的是资本密集型部门,为我国国内市场组织生产(Wei和Liu,2001)。

贺灿飞、魏后凯(2004)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决定于企业规模、产业以及区位特征;外资企业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促进了外商制造企业的出口。外资企业特别是亚洲投资者和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

林毅夫、李永军(2003)指出,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如于津平(2003)探讨了中国与主要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的互补性,通过RCA指标分析,发现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针对东亚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互补性。魏浩、毛日昇和张二震(2005)通过RCA指标以及收益性结构指数研究了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发现中国最具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仍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增长很快,而中等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相对而言处于比较劣势。傅朝阳(2005)通过RCA和NTR指标分析了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发现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劣势,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本文的分析视角与传统的RCA指标的分析不同,主要从特定领域实现专业化程度的指标——Lafay(1992)所提出的国际专业化指标,衡量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首先,从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出发,得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的领域;其次,通过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Lafay指标,进而从国际分工的角度阐述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指标选择

Lafay(1992)所提出的指标不仅考虑了进口,而且对产业内贸易和复出口都有所考虑。这一指标显然比Balassa(1965)所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和Bender(2001)所提出的利益结构指标更能正确地评估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

而且,与著名的Michaely指标和贸易专业化指标不同,Lafay(1992)所提出的指标能控制由于宏观经济变动所导致的扭曲。由于比较优势是结构性的,去除周期性的影响因素(周期性的影响因素能在短期影响贸易的流动)非常重要。由于Lafay(1992)所提出的指标考虑了每种产品的常规化贸易平衡和总体常规化贸易平衡,因而能有效地去除周期性的影响因素。还有,Lafay(1992)所提出的指标根据每种产品在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能正确地衡量每种产品对贸易的贡献。

对于某个特定的国家i,某种特定的产品j,Lafay(1992)所提出的指标可以定义为:

其中,x[,j][i]代表某种特定类型产品的出口,m[,j][i]代表某种特定类型产品的进口,N是所有进出口货物的种类。

给定每种产品对贸易总额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就可以得到LFI[,j][i]=0,那些LFI[,j][i]大于0的,表明该产品对外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该值越大,表明比较优势越明显,在该产品领域实现的专业化程度越高。那些LFI[,j][i]小于0的,表明该产品对外贸易具有比较劣势,该值越小,表明比较劣势越明显,在该产品领域实现的专业化程度越低。

三、产品结构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研究

基于本文是从国际分工的视角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产品分类根据联合国产品生产阶段的宽泛经济分类(BEC)标准,BEC标准根据产品的用途将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了重新划分,它将国际贸易资料转换为最终用途和中间用途的产品,诸如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和消费货物等类型,在本文中,将产品区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初级产品、半成品、零件和部件、资本货物和消费货物。具体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BEC标准划分的产品类型表

注:本表根据UN Statistics Division的分类,网址:http://unstats.un.org/unsd/cr/registry。

本文将计算1995年、2000年、2003年和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在5种不同类型产品各自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以及国际专业化指标,并比较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以及衡量对外贸易的优势。

从5种类型产品的对外贸易构成看,初级产品的比例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在1995年,中国中间产品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45%,2000年到2004年中间产品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49%左右,在中间产品中,半成品的比重逐步下降,零件和部件的比重日益上升,这就证明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在最终产品中,资本货物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日益提升,而消费货物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日益下降,这表明了中国进出口最终货物的质量有明显的改进。

从5种类型产品的出口构成看,最终产品的出口构成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95年到2004年,几乎每年都为60%左右)。在最终产品的出口构成中,消费货物的出口比例尽管每年都有所下降(从1995年48.05%下降到2004年34.25%),但它依然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资本货物的出口增长较快(从1995年的11.96%增长到2004年的25.27%)。最终产品出口中资本货物增长的速度较快,表明中国的出口日益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出口能力有所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占整个产品出口的比例最小,而且比例每年都有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5.23%下降到2004年1.89%)。中间产品的出口比例有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34.76%上升到2004年的38.58%),这其中半成品的出口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27.59%下降到2004年21.89%),元件和部件的出口比例有所上升(从1995年7.17%上升到16.69%)。

表2 各种产品进出口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0、2003和2004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的结果。

从5种类型产品的进口构成看,我国的进口严重地依赖于中间产品(从1995年到2004年,中间产品的进口平均占进口总额的60%左右),在中间产品的进口构成中,半成品的进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95年44.17%下降到2004年31.03%),而零件和部件的进口比例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进口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9.81%上升到2004年15.09%),这表明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对世界的初级产品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最终产品的进口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31.54%下降到2004年25.20%),其中消费货物的进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95年5.66%下降到2004年4.05%)。

中国对外贸易中元件和部件进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表明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深化。这一点和研究东亚国家生产共享所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Ng和Yeats,2003),他们的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元件和部件的贸易是最具有动态性的,根据他们的研究,如果一个国家在零部件的贸易中出现了贸易顺差,那么这个国家就是零部件的生产国,如果一个国家在零部件的贸易中出现了贸易逆差,那么这个国家就是装配国。显然,中国属于装配国,其地位与亚洲的其他低工资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类似。

Lemoine和nal-Kesenci(2004)认为,那些出口表现出最大动态性的产业,可能是一种高技术的产业(如机械和设备、电力机械、计算机和仪器等),我国的专业化表现出是沿着生产过程逐步回归其比较优势的特征:从零部件的相对赤字向消费货物的顺差转移,这种垂直专业化的态势说明了国际生产共享能解释中国出口业绩。

根据国际专业化指标的角度,可以发现,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特征是在消费货物的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而在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初级产品上具有极大的比较劣势,而在资本货物领域表现出了某种动态性。

从国际专业化指标的角度看,在初级产品、半成品以及零件和部件领域,我国始终处于比较劣势。初级产品的比较劣势日益明显,这主要与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国外原料、燃料等需求强劲增长密切相关。半成品的比较劣势有下降的趋势,零件和部件的比较劣势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零件和部件进口增长的速度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表明,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中有相当部分是依靠国外的零部件加工出口的。在最终产品生产中,我国始终处于强大的比较优势,资本货物从1995年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发展到2004年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就证明了中国资本货物的出口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消费货物看,中国消费货物出口的比较优势逐年下降,但比较优势依然明显,这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出口能力的快速扩张与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密切相关。

四、国际分工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

1.加工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是决定国家参与国际价值链分离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进口投入品的关税豁免和减让,能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有效地对国内产业形成保护,享受运用这些投入进行装配业务所带来的好处,因而关税结构能对不同部门的生产形成有效的保护。

许多东亚国家采取的是“双轨制”的贸易政策,一方面通过较高的关税,对国内最终产业形成有效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对进口投入品关税的豁免或减让,激励出口产品的生产(Ando和Kimura,2003)。我国是推行“双轨制”贸易政策的典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通过不同的手段鼓励出口(Lardy,2002)。为了鼓励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以及激励FDI的资本和技术流入,我国政府对特定类型的进口产品实行了关税豁免政策。用于出口生产的中间产品进口是关税豁免中的主要类型,从中获益最多。外商在我国分支机构初始投资中的设备进口同样享受关税减让。

表3 各种产品的国际专业化指标

类别1995国际专业化指标 2000国际专业化指标 2003国际专业化指标 2004国际专业化指标

初级产品

-2.28-4.97 -4.61-6.59

半成品-8.26-8.82 -6.48-4.57

零件和部件 -3.64-5.76 -6.24-5.99

资本货物

-6.93-0.19

0.83 2.06

消费货物

21.1119.74 16.4915.09

资料来源:根据1995、2000、2003和2004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的结果。

尽管我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92年的41%下降到了1998年的16.8%,但从关税豁免中所取得的优势依然强大,这种有选择的贸易政策为基于进口投入的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名义关税税率和实际征收的关税税率之间的巨大差距为我国的关税豁免提供了良好的证据(Lemoine和nal-Kesenci,2004)。

我国的双轨制贸易政策导致了贸易部门的分割,在对外贸易中,可以区分为普通贸易、加工贸易、外商投资者的进口以及其他类型的进口和出口等四个不同的贸易构成部分。

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张主要是依赖于出口加工业务,早在1992年,加工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46%,到199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5%,并自此始终超过了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1997年到1998年),相对其他类型的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出口表现得更好。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的影响要小。

与出口相对应,加工贸易的进口自1992年来,同样快速上升,加工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例从1992年的不足40%上升到1997年的50%。但自1998年来,加工贸易的进口落后于普通进口,这主要是因为1998年政府所采取的反走私措施以及98年以来货物进口的关税壁垒大大降低的结果。到2003年,我国加工产品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40%。

在过去10年期间,中国的加工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工贸易商品结构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

首先,从1995年到2004年,我国传统产业(纺织和服装,皮革和鞋类)的加工贸易相对比重有所下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从进口的角度看,从1995年的30%下降到2004年的17%,从出口的角度看,从1995年的40%下降到2004年的15%。这正是我国对外贸易消费品比较优势从1995年的21.11下降到2004年的15.09的关键原因之一。

其次,加工贸易的业务逐步转向了机械和电力机械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出口从1995年的29%上升到了2004年的56%,进口份额从1995年的24%上升到2004年的53%。这也正是中国对外贸易资本品货物从1995年具有严重的比较劣势(-6.93)发展到2004年具有相对比较优势(2.06)的重要原因。

第三,化工产品部门的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较大,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说明化工产品中的进口原料大量地被用于其他部门。

2.外商投资企业:中国贸易扩张的引擎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04年,占整个出口和进口总额的55%(在1992年,只占出口总额的20%和进口总额的30%)。在中国外贸中作用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它们从事的是加工出口贸易业务,我国80%的国际装配业务都由外商投资企业所控制。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加工业务占我国总出口额的45%,这就意味着加工业务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的80%左右。在进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业务的进口额只占其进口总额的50%左右。同时值得指出的是,从1992年到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中非加工业务进口的比例上升较快,到2004年,以国内市场为目标的进口比例达到了45%,这就意味着外商投资企业针对我国国内市场的进口占我国国内市场进口总额的25%左右。

3.亚洲生产网络的作用

由加工业务所形成的有效保护促使了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生产联系,中国逐步融入东亚企业所形成的生产和贸易网络是我国外贸快速扩张的核心力量。我国有选择的贸易政策因此决定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和地理结构。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变(从贸易伙伴和贸易不同的构成部分进行区分)可以衡量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亚洲生产的重新组织状况(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 中国进口成分构成表(1995年和2004年)

世界 小龙[*] 日本 欧盟15国美国 其他地区

1995年

所有贸易构成部分的进口 100 28 22 1510 25

普通进口37 3

8

8 5

13

加工产品的进口 35 18 8

2 2

6

其他方式的进口 28 7

7

6 3

6

2004年

所有贸易构成部分的进口 100 29 18 139

31

普通进口44 8

6

8 5

16

加工产品的进口 41 17 8

2 2

11

其他方式的进口 15 3

3

3 2

4

表5 中国出口成分构成表(1995年和2004年)

世界 小龙[*] 日本 欧盟15国

美国 其他地区

1995年

所有贸易构成部分的出口100 29 17 14

18 21

普通出口 47 12 10 76

13

加工产品的出口48 16 7

713 6

其他方式的出口5

0

0

00

2

2004年

所有贸易构成部分的出口100 27 15 17

20 21

普通出口 42 8

6

77

14

加工产品的出口55 18 9

814 7

其他方式的出口3

1

0

00

0

资料来源:1995年和2004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表4和表5中的小龙,在1995年包括韩国、香港和台湾地区,2004年包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

加工贸易成为了中国与亚洲之间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中国的总进口中,亚洲所占的比重之所以较高,关键在于进口中间产品的比例较大。在2004年,中国从亚洲四小龙的进口中,60%的都用于加工贸易,从日本的进口中,有40%用于加工贸易。东亚出口到我国的产品结构表明了东亚国家(或地区)之间价值链的国际分割。结果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为了中国出口加工业务进口投入的主要来源地,提供了投入进口总额的60%,其中40%来自于亚洲四小龙,20%来自于日本。

和亚洲不同,欧美国家只提供了少量的加工产品的投入进口,在2004年,它们的进口中只有少于10%的是用于加工出口。相对于亚洲,欧美国家在中国中间投入品进口中的表现表明了它们相对较低的出口密集度。提供供加工出口的中间产品的出口只占其出口总份额的较小比例,在2004年,欧盟15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5%,美国只有20%,相对于1995年几乎没有变化。

加工产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到亚洲总出口的比例相当大(2004年占60%,1995年占50%),亚洲的企业从中国内地的生产中重新进口了较大的比例。然而,相对于进口而言,加工出口的集中度有所下降。2004年加工出口中少于一半的比例出口到亚洲四小龙和日本(与1995年相当),由于香港特区的转口贸易(中国内地名义上向香港特区出口,事实上是向欧美国家出口)存在,这一比例也被高估了。欧美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出口加工品的比例(2002年达到40%)远高于其出口到中国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比例(10%)。而且如果加上从香港特区转口到欧美国家的出口,欧美国家成为了中国加工品贸易出口的主要市场。由于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市场表现出了不同的地理区位特征,中国的加工贸易因此表现出了一种地域上的不对称性。东亚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为了提升它们的出口竞争力,将我国作为它们生产和贸易的基地,为我国加工品的出口提供了大量的进口原料,结果是我国加工品出口中所包含的亚洲进口货物的比重非常高:每10美元的加工产品出口中有4美元是进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中间产品。从1993年到1997年间,与日本和四小龙之间的加工贸易构成了中国贸易赤字的主要来源,并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贸易盈余的主要来源。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东亚的企业不仅将中国作为向世界市场出口的基地,而且所生产出的产品同样用于供应它们本国或本地区的市场。

由于中国融入了亚洲生产网络,构成了我国和欧美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对称性。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摩擦根源于此,美国的贸易赤字与跨国公司的业务行为有关,这些跨国公司利用中国低价的劳动力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并因此而增强了它们的竞争力。

五、结论

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在2003年以前主要集中在消费货物上,而消费货物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产品。2004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在资本货物方面开始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比较优势,而这种比较优势的获得主要是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利用我国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的。可见,我国对外贸易是沿着比较优势轨迹而发展的。

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中(主要是香港特区、日本、韩国和亚洲5小虎),半成品以及零件和部件的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对欧洲、美国等的对外贸易中,资本货物和消费货物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加工业务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与欧美国家的贸易中,加工贸易构成了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如果扣除加工贸易,我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将变为中国的贸易赤字,与美国的贸易将基本持平。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对外贸易充分利用了亚洲所形成的生产网络,亚洲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了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转嫁了它们的出口。

外商投资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目标不在于中国国内市场,而在于对外出口,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平衡问题必须综合考虑贸易与投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总体平衡。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国际分工视角下的再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